遇到困难找援军:如何开口求助于他人的力量丨个人成长
多数人缺少人生经历的原因是他们从来不去求助。
——乔布斯
很少有人喜欢求助他人。在《乔布斯传》里提到“求助”这件事,他说:多数人缺少人生经历的原因是他们从来不去求助。
我们时常给自己很多借口不去求助:
“那样太麻烦别人了,不想做那种招人讨厌的人!”
“我一向都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依赖别人不是我的风格!”
“我这个问题很复杂,我搞不定就根本没有人能帮我解决!”
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研究证明,求助涉及一系列社会威胁,包括:不确定性、被拒绝的可能、自降地位的风险以及必然要出让的自主权,这些都会刺激大脑中感受生理疼痛的区域。
而在工作场合,我们往往特别希望能展现自己的专业技能、工作能力以及自信心,求助同事因此变得更加别扭。
不信任他人,把自己处于孤立状态
心理学博士,领导力专家亨利·克劳德(Henry Cloud)在《他人的力量:如何寻求受益一生的人际关系》中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状态分为了四种可能,分别是:
1. 孤立状态;
2. 坏的连接关系;
3. 虚假的“良好连接”;
4. 真正的连接关系。
当人处于第一层次:孤立状态时,对人际关系丧失兴趣,与人相处时兴味索然,有种与他人切断联系的感觉。
孤立状态在给予和接受的两方面都存在问题——要么是给予受阻,要么是接受无能。遇到困难,没有意愿没有能力求助于他人,往往就会把自己陷入了第一层次的人际关系:孤立状态。
处在孤立层次的人,有时候就好像完全没有意识到其他人存在一样。在团队中,如果团队的领导者处于孤立状态,那么决策的形成往往是在隔离状态下完成的,要么完全由领导者做出决策,要么是由领导者建立或培养的组织孤岛做出决策。这种“封闭系统”的领导模式就像所有的封闭系统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变得越来越糟。
通常,阻碍我们向他人开口求助的心理障碍是:自卑感与优越感(自大)。
害怕麻烦别人;
认为没面子;
不能接受别人拒绝;
不想示弱;
觉得自己配不上;
觉得别人都不如自己;
固执己见、唯我独尊;
我很牛逼,能搞定一切事情,为什么要找别人;
向别人求助,那是弱者才会干的事情;
自卑感情结是个体心理学的重大发现。
心理学的先驱阿德勒区分了自卑感和自卑情结两个概念,提出“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发现我们自己所处的地位是我们希望自己去加以改进的”。
然而,如果一个人不再设法克服障碍,反而用一种优越感自我麻痹,真正的问题却被遮掩起来则会造成“自卑情结”,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所说的自卑。
生命太短暂,而我们的躯体又如此脆弱,必然会产生无能为力的自卑感,而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必然会与他人产生联系,人与人的差异性也会导致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所以我们不必介怀自己心中的那点小自卑而羡眼别人的自信,自卑感反而能像一只牛虻,不时提醒我们自身的差距,鞭策自己不断向前,超越自卑,成就人生。
这就是为什么生理缺陷的儿童虽然会有比正常人更强烈的自卑感,但如果能够得到正确的引导,反而有超越一般人的成就。
TED视频《请求的艺术》里谈到:我们之所以不愿意向别人求助,最本质的原因是没有与他人建立起信任。
然而,在现代组织中,一个人想获得发展,不求助他人是根本不可能的。跨部门团队、敏捷项目管理技能、矩阵结构或层级最小化结构,以及日益流行的合作型办公室文化都要求我们不断努力,赢得来自主管、同事以及雇员的合作和支持。你的工作表现、进步以及职业发展越来越仰仗于寻求所需建议、参考及资源的能力。据估计,同事间互相提供的帮助,多达75%到90%来自直接诉求。
那么,我们该如何更有效地寻求帮助?如何在求助别人的时候不让对方感到困扰?
大多数人都非常愿意伸出援手
也许,最容易让我们在求助时克服恐惧心理的,是明白大多数人其实都非常愿意伸出援手。
康奈尔大学教授瓦内萨·博汗斯(Vanessa Bohns)是该领域的优秀研究者,近期她评估了一组由她和同事完成的实验,发现当人们向陌生人求助时,对方提供帮助的比例,也就是依从性,比求助者预计的平均高48%。活雷锋的人数比我们想象中更多。研究还表明,大家低估了助人者所需要付出的努力。
部分原因是,拒绝或随意的帮助需要一点心理成本,而这点我们往往会忽略。另一原因在于,多数助人者知道(即使是下意识的),无偿并有效帮助到他人,能让人感觉良好。
2017年瑞士的一项研究发现,我们即使只为别人花一点钱,也比只满足自己更快乐。
寻求他人帮助时应避免的表达陷阱
成功获得他人帮助的关键,是将焦点转移到这些好处上。要让人们感到他们提供帮助是出于自己的意愿,并非不得已为之,他们拥有决定权。
下列这类开场白应该尽量避免:
“能请你帮个忙吗?”
解析:这会让人感到前面是个陷阱;
“我感到让你做这件事很过意不去……”
解析:不要表达多余的歉意这让事情变得消极;
“你帮我我也会帮你……”
解析:不要强调互惠性,这会起反效果,因为谁都不喜欢欠别人,也不喜欢纯粹的交易型关系;
“我一般不会求助他人”、“就一点儿小事儿……”
解析:弱化自己的需要也不合适,这会让人觉得提供的帮助微不足道甚至很多余。
你可以避开这些陷阱寻求帮助,让人们对自己的回应有掌控感,感到助人为乐的幸福。
要实现这些,你可以在具体求助中采用“强化”策略或“诱因”。也许更重要的是,你可以在日常和他人的互动中使用这些方法,让身边的人准备好提供更有益的帮助。
成功获得他人帮助的四种强化方式
面对自身的弱点和脆弱性时,我们应尝试主动求助,伸手向外界寻求帮助。去了解自己的需求,对自己保持诚实,对他人保持真实,敢于暴露自己的需求,才有可能被满足。
1
自己人心理
对潜在的助人者可以采用的一种强化方式是,确保你和他或她是一队的,而且这个团队很重要。这点利用的是人类天生需要归属感,需要维护身边社交圈的利益。具体有几种方式。
例如,斯坦福大学朴雅卡·凯尔(Priyanka Carr)和格雷格·沃尔顿(Greg Walton)证明,仅仅加上“一起”这个词就能产生效果。
当独自解决难题的实验参与者被告知,在其他房间还有人在一起做着类似的工作,之后他们可以互相交流,这些参与者的解题时间延长了48%,正确率更高,比那些认为自己在独自作业的人感到更轻松。
2
积极形象
第二种诱因是让求助对象意识到自己提供帮助的独特身份或强化他们的这种意识(通过他们的特性或者角色),说明他们并非是可能会施以援手的路人,而一直是助人为乐的人。
研究表明,当询问人们是否愿意“做一名慷慨的捐赠者”(而不是“捐款”)时,慈善团体获得的捐助更多。
如果你告知一个年仅三岁的孩子,他可以“做一个小助手”(而不是“帮忙”)时,他会更愿意完成类似收拾积木的任务。
但是记住,并非所有人对正面形象的看法都一样,记得在措辞上随机应变。
3
感 激
感激是另一种能激发助人者积极形象的有力途径。
生产率软件公司Boomerang最近进行有关35万封电邮往来的研究,结果发现,如果邮件中包含“提前致谢”“谢谢”这样的词,平均回复率超过63%到66%;
而普通的通用语,如“祝好”“致意”和“再见”,回复率仅有51%到54%。
提前致谢会提高人们的兴趣,让人愿意帮助他人,只要你别把关注点放在自己从帮助中得到的好处上,而是放在对方的慷慨和无私,以及助人展现出的品质上。
4
效 力
人们希望看到自己的帮助行为产生的效果。这并非出于自负。很多心理学家认为,人们感到行为达到预想中的效果,是人类根本的行为动机。这是让我们感到人生有意义和有参与感的根本。
确保潜在助人者知道他们的帮助会起到很大作用,阐明你所需要的东西以及预期的效果。
例如,在请同事帮忙评估一份客户提案时,你可以说:“在我发给XX之前,你能帮忙看下这份提案吗?之前就是因为你的帮忙,我才拿下了XX案子。”
如果你承诺接下来会跟进,信守诺言。可能的话,让对方选择提供帮助的方式,如果和你预想的不一样,也愉快接受。要让助人者选择自己感到最有效的方式,给予你力所能及的帮助。
下次当你感到需要求助他人时,记得多数时候大家都愿意帮助他人,很少有人会因为你需要帮助而看低你。寻求帮助是让他人感觉良好的不二法门,它让我们获得最好的感受,同时看到自己最好的一面。
整编:旋琳
参考文献:《援军:如何获得他人的帮助》、《他人的力量:如何寻求受益一生的人际关系》、《自卑与超越》
编辑:陈晨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