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素材3法,日更2000字不再是梦!
文/苏乐
提到写作,最令人头疼的问题,莫过于不知道写什么。
没有素材的写作,就像没有材料可以做菜。
而不知道写什么的本质,是无法发现并使用适合的素材,纵有千言万语萦绕心头,也难以通过语言把想法付诸笔端,实现写作目的。
但是,这个困扰无数人的问题,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困难。
相反,只要你找对方法,这个问题完全可以解决,并让写作变得如虎添翼。
1.人
一路走来,我们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
每天朝夕相处的同事,亲密无间的伴侣,伴随第一声啼哭一直参与生命的家人,在路上擦肩而过的陌生人,准时准点给你送快递的快递员,看病遇到的或亲切或严肃的医生,喜欢侃大山或者一言不发的快车司机……
假若你跟每个遇到的人用心交流,耐心倾听,一定会发掘到精彩的故事。
经过文字的千锤百炼后,变成笔下千变万化的人物经历。
每个人都像一本翻不完的书,不管他高矮胖瘦,贫穷富贵,身上都有一些不为人知却又精彩纷呈的故事。
只要你愿意探究他人的故事,一定可以得到你想要的文字素材,随后倾注感情到故事里面,变成一篇篇感人肺腑的文章。
作家赵星曾经写过家里一位又有钱又精致的保姆,也写过去台湾旅行时,遇到的那些给予她帮助的路人。
这些文章的阅读量都刷新了记录,成为小有名气的爆文。
试着打开你的口,耳,鼻,眼,用心去感受每个与你相遇的人。
有人会给你留下彻骨的冷漠,但也有人给你触手可及的温暖。
有人会给你描述一段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也有人让你感慨生命的苍白和无常。
有人会让你看到人性中闪耀的真善美,也有人让你看到了人性的黑暗面……
但不管是哪一种,都极大程度地丰富了我们的人生,也丰盈了我们笔下的文字。
让我们通过别人的人生,突破自身的桎梏,获得更多生命的感动和顿悟。
2.物
物指的是任何静态或者动态的东西,简单来说,就是生活中看到的一出影像,偶然读过的一本好书等。
这些物件的存在,总是能够给人带来不一样的灵感。
看到一本好书,我们忍不住写下由书出发的感悟,继而触发到生活层面的体味。
看到一部电影,我们的心里也会随着情节的发展,产生翻江倒海的情绪。
电影就是人生的缩影,通过影视呈现的立体人物,紧张而剧烈的情节演变,我们都会联想到自己真实的人生,然后产生一连串想法。
当你找不到东西可写的时候,不妨读读书,看看电影,认真体验这些来源于生活的艺术人生,给空空如也的脑袋注入一点新的东西。
3.景
有个很经典的语录:
你写PPT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你看报表时,梅里雪山的金丝猴刚好爬上树尖。
你挤进地铁时,西藏的山鹰一直盘旋云端;你在会议中吵架时,尼泊尔的背包客一起端起酒杯坐在火堆旁。
有一些穿高跟鞋走不到的路,有一些喷着香水闻不到的空气,有一些在写字楼里永远遇不见的人。
不走出去看看,你会以为这就是世界,看问题的角度会变得单一,思维会变得狭隘,久而久之,你再也写不出什么新鲜的东西。
看过一部电视,里面的女二号是一个才华出色的珠宝设计师。
她准备开办一场作品展,于是没日没夜地投入到工作上,试图设计出更好的作品。
一天,一直陪伴在她身边的学长,突然把她带到一个非常漂亮的地方。
跟她说,有一位名震全球的顶级珠宝设计师说过,想要辨别真假珠宝,只要你看过,摸过一千个珠宝就可以知道,根本不需要借助机器甄别。
他想告诉她,当你看过很多很多美好的风景以后,你就能本能地识别出什么是不美的。
大自然是妙手偶的的佳作,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来源,一只昆虫,一瓣落叶,一缕阳光,都可以唤醒沉闷的心灵。
写作不也是如此吗?
当你走在旅行的路上,那些抵达的城市,看过的风景,听过的故事,都会一一呈现在故事的纹路里,成为写作的一笔财富。
例如:
《徐霞客游记》是作者游历了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多处名山后有感而发记录下来的。
作家余秋雨在探寻了世界名迹后,用平淡的散文笔触,以真实的感触和深沉的情怀,浇灌出了《文化苦旅》这本经典不衰的文字著作。
有人说,人生旅途上,横竖都是路,苦辣酸甜都要尝。
任何经历都是一种积累,经历的多生命有长度,经历的广生命有厚度。经历险恶的挑战,生命有高度;经历困苦的磨炼,生命有强度;经历挫折的考验,生命有亮度。有丰富的经历,才有丰满的人生。
诚然,当灵魂有了深度,生命有了厚度,写作就有了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