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鲁迅》先生诞辰 140周年

来源:财报网

为了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艺术家王亚伟先生创作了这个麦朵尔作品《鲁迅》。本枚作品刻画了鲁迅先生在生命最后阶段的形像,并采用木刻与浮雕相结合的手法再现了德国女艺术家珂勒惠支的版画作品“反抗”,整枚作品外形如同一本《呐喊》小说集。鲁迅 珂勒惠支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鲁迅先生作为中国版画之父,首次将德国女艺术家凯绥·珂勒惠支的版画介绍到中国来,画家高度的思想力量和精湛的艺术技巧,引起他的重视。在1931年9月,他将一幅珂勒惠支木刻组画《战争》中的第一幅《牺牲》刊登在《北斗》创刊号上,作为珂勒惠支第一幅作品介绍到中国来的版画,有着深刻的含义。此后,鲁迅先生将这些画陆续发表在刊物上。

凯绥·珂勒惠支(1867年7月8日~1945 年4月22日)德国版画家,雕塑家。是本世纪很有影响力的画家。早年在慕尼黑女子美术学校受教育时,就接触了社会主义思想 ,一生旗帜鲜明地支持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她的早期作品《织工反抗》《起义》《死神与妇女》《李卜克内西》《战争》(组画)等,不仅以尖锐的形式把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阶级的悲惨命运和勇于斗争的精神传达出来,而且唤醒人们反对侵略战争,要根除战争根源,实现世界大同的理想。

《农民战争》之五《反抗》《反抗》作于一九二一年,画面中的人物在草地上如雷鸣电闪般地奋力冲锋,领先的是个少年,喝令的却是一个妇人,整体上充满着复仇的愤怒。她浑身是力,挥手顿足,不但令人看了顿生勇往直前之心,还好像天上的云,也应声裂成片片。她的姿态,是所有名画中最有力量的一个女性形象。被称为“这有丈夫气概的妇人”精神。

创作手记王亚伟记得2018年10月5日我有个感动想做鲁迅浮雕,花了两个小时但并不满意,那是我第一次接触鲁迅先生。2018年12月12日又重做鲁迅,这是第二次;第三次在2020年4月29日我早上做了一些预备翻阅了两遍鲁迅写真集,我选择的鲁迅形象是1936年是他生命最后的时刻,鲁迅先生面容憔悴(不是我们中学课本里的鲁迅),眼神流露出对生命的渴望。当时的鲁迅已被诊断肺结核晚期,他感到自己有很多事没有做完,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我根据这张写真用线条勾勒了一张,又默写了两张。在雕塑习惯上我之前是以雕塑刀为主,这次我以手为主,手无法完成的我才用刀。时间上我突破了过去长期作业的模式,尝试用最短的时间来完成作品,整个塑造只用了30分钟!这也是我雕塑上的里程碑!让我忘掉了手法,技巧,表现,风格,像厨师一样考虑的是火候和味道!传达出来的是一种视觉,味觉的混合感受。一位朋友看了我做的鲁迅后说:“有死亡即将来临的压迫感!”这位朋友说的很对,这两年我的父母相继离世,从情感上我把鲁迅先生当成我的长辈来想象,他就如同我的一位亲人。有很多人不知道鲁迅先生是中国版画之父!他一生收藏国外三百多位艺术家的两千多幅版画作品。堪称中国版画收藏第一人!鲁迅倡导的版画运动也是推动中国版画走向世界的第一人!史沫特莱在《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集》序中说:“我们试观本集所收的<德国农民战争>连续画中间的题名为“反抗”和“暴力”的一副,我们看见挺然立在面前的是一个女人的身影,高举着手,号召那如潮如浪的农奴起来前进。这女人的身影,错不了,正是凯绥·珂勒惠支的身影,凡是认识她的人一看就认出来。鲁迅在《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集》序幕中说:“谁都在草地上没命的向前,最先是少年,喝令的却是一个女人,从全体上洋溢着复仇的愤怒。她浑身是力,挥手顿足,不但令人看了就生勇往直前之力量的女性的一个。” 凯绥·珂勒惠支是鲁迅先生最尊爱的版画家,虽然终生未晤一面,但他们的思想和心是相通的。我理解的是黑白艺术是世界语言,不用翻译,不像文字,所以版画的形式更直接更有效!我的想法是让鲁迅的《呐喊》与凯绥·珂勒惠支的铜版画《反抗》在我的作品想象的时空中相遇。1936年鲁迅带病自费编印出版了《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集》,可以说凯绥·珂勒惠支的版画伴随着鲁迅走完了他最后的人生。在雕塑语言上我尽力尊重原作的特质,大胆地尝试了铜版画向浮雕的过度和转化,在做之前是不敢想象的。鲁迅一直呐喊到最后一刻!1936年10月19日清晨5:25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