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历史故事——聪明的徐渭
郑燮自称“青藤门下一走狗”。近代画家齐白石曾说:“青藤、雪个、大涤子之画,能横涂纵抹,余心极服之,恨不生前二百年,为诸君磨墨理纸。诸君不纳,余于门之外,饿而不去,亦快事故。”吴昌硕说:“青藤画中圣,书法逾鲁公。”大家如此评说,可见徐渭利害!
第 一次,他选择了倒插门潘家,虽然有点被看不起,但是岳父和妻子爱其才华,对其照顾有加,徐渭真正有了家的感觉。三年后,在第 一个男孩出生。孩子出生第 二年,妻子便因病去世,阴阳相隔,徐渭悲痛不已,联系其童年的遭遇,以及现状,徐渭十年未娶。
徐渭作为水墨大写意花鸟画的鼻祖,用笔用墨被后人尊为典范。大写意这种形式本身就寓含了强烈的泄愤意味,泼墨手法的运用在徐渭绝不是单纯的形式技巧问题,是因为他有太多的积郁需要发泄,情感太过于激烈。
父亲死后,徐家渐渐衰落。可喜的是,徐渭自幼聪颖,他6岁入私塾,读书过目不忘。8岁学做八股文,得到老师夸奖,说是“徐门之光”。10岁,家里的4个奴仆逃走,二哥带他到县衙告状,县令见他年纪虽小,却应对有节,当堂出题考他。徐渭下笔如流,县令赞赏有加,特意赠送纸笔,鼓励他好好学习。但也就是在这一年,由于家境艰难,苗氏狠心卖掉了徐渭的生母,徐渭哭了3天3夜,滴水未进,从此在心里埋下了创伤。
翻开徐渭的履历,简直惊叹,他不仅在文学方面有着过人的才华,在书画、戏曲、军事等诸多方面均有过人之处。据悉,他出生在读书人的故乡绍兴,在我国江浙一带,徐渭的名字妇孺皆知。
徐渭,明代后期的“奇”才,是书法、诗词、戏剧、绘画艺术的集大成者,开明代书法、绘画奇崛之风。徐渭的绘画一反吴派文人画那种恬雅闲适的平稳,处处表现出一种情感的发泄与个性的追求。这与当时社会上泰州学派传人那种反传统的思想特征是十分相合的。他们都代表了当时明朝知识界强烈的思想变革要求。因此徐渭的绘画带有极强的随意性,不受任何局限,不求模仿。
虽然徐渭把人生视为一场游戏,但在他心中未必没有神圣可言。在对徐渭思想、艺术的考察中,我们不难发现其中有受王阳明心学影响过的痕迹。而徐渭受王氏心学影响的结果,是直接表现为一种理想的圣人型艺术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