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9陶晗菲:不同风格的本科生导师如何查漏补缺
关键词:导师指导风格;任务导向;关系导向;学生成熟度
摘 要:通过对ZSTU经济管理学院部分学生及导师的访谈,笔者发现,同一导师指导风格大多数情况会比较集中地表现为一种类型,但对于不同主动性学生也可以有所改变。根据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构建导师指导风格模型,将导师风格分为“父型”、“母型”、“友型”、“兄型”,基于每一类型的特征,本文对每一类型导师指导时应注意的事项提出了建议:其一,“父型”导师在全面督促学生同时亦需关注其心理健康;其二,“母型”导师在多方位培养学生同时亦需注意适当放手其三,“友型”导师侧重给予学生心灵指引同时亦需适当给予方法引导;其四,“兄型”导师选择适当放养勇士也要注意主动性培养。
导师指导风格会对指导过程及结果都产生深刻的影响。同一导师指导风格大多数情况会比较集中地表现为一种类型,但对于不同主动性学生也可以有所改变。学生在根据导师指导风格进行适应的过程中,导师也应当根据学生特征,作出相应调整,以提升指导的有效性,增强导师指导风格模型应用的适切性。
一、父型:全面督促亦需关注身心
“父型”导师相对于关系导向更侧重任务导向,通过给学生安排具体可行的学习任务,来督促学生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身专业素养。这类导师确实是更侧重学习导向,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注重关系,只是相对来说,他们更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帮助学生进行个人发展规划,而在学生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关注度较低。这类导师会主动跟学生沟通,并询问其近期学习状况。但若在学生那边常常得不到积极的反馈,导师也会减少主动的频率。因此,这类导师在培养前期应当督促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积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此外,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为校方及社会热切关注的方面。父型”导师在遇到心理受挫能力较弱、人际交往较为困难的学生时,应适当提高对其生活及心理健康的关注度,帮助其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母型:多方培养亦需适当放手
“母型”导师既重关系导向又重任务导向,这类风格的导师不但阶段性地给学生安排学习任务,同时还会比较关心学生的情绪、心理成长与人际交往等,帮助他们建立豁达的人生观,通过关系和任务双管齐下,用自己的行为和专业度影响学生,促使学生自律性与综合素质的提升。但是这类导师往往会比较辛苦,一旦学生增多,那导师的指导压力就会很大,另外过于完善地帮学生制定计划,不利于学生成熟度的提高。当然,这类导师也有一个极大的优势,他们可以向别的风格转变,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指导风格,以减轻其负担,当学生成熟度从较低转变为较高的时候,可以根据需要向“友型”或“哥型”转变。简而言之,“母型”导师在指导时,应避免“过度包办”,对成熟度较高的学生应予以适当放手。
三、友型:心灵指引亦需传授方法
“友型”导师相对于任务导向更侧重关系导向,这类风格的导师以引导为主,更多地像朋友一样去开导学生,帮助学生拨开云雾,找回自我,探寻人生的价值。这类导师会关注学生的学习,也会给予一些方法的传授,但是更注重启迪学生对于人生的思考,关注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心理健康,给予他们心灵指引。然而,从学生层面看,大学生进入大学时,普遍对学习方法、研究方法等比较迷茫,在前期还是需要导师给予一定帮助和指导。因此,“友型”导师在注重思想引导的同时,可以在学生培养前期增加一些理论知识、方法的传授,帮助学生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为增强学识和能力打好基础。在面对成熟度较低的学生时,需适当像“母型”或“父型”转变,随着学生成熟度提高,再逐渐放手。
四、兄型:适当放养亦需激励主动
“兄型”导师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较多的扮演稍加点拨的角色,更多地授权给学生,让其能够自由地成长。这一类型导师更希望学生能够主动来找他,并且是带着想法和规划的,对学生成熟度要求相对较高。如果学生遇到困惑主动来找他,那他也会给予积极的回应,主要是扮演点拨者的角色。但是一般来说,刚进入大学,较大多数的学生还是比较迷茫的,成熟度总体来说不高,若要尽可能好地发挥这类导师指导的效果,激发学生主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另外,这一类型导师在指导前期还是需要给学生一定的任务和要求,以避免过分散养情况的发生、出现导师制度名不符实的情况。
本科生导师制背景下,一个导师需要指导多个学生,且指导周期较长,随着学生成熟度的增强,导师的指导风格也应做出相应的改变。领导的生命周期理论认为,有效的领导应该根据情境的需要以及下属的成熟度恰当地采取不同的领导方式。[1] 类似的,有效的导师也应根据情境的不同以及学生的特性恰当地采取不同的指导方式。导师的指导风格随学生特性的变化而变化,有利于更好地结合学生特性,提供针对性指导与引导,使其在大学生涯中能够成人、成材,实现真正的人才培养。
[1]毛云芳. 西方领导方式理论综述[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1(12): 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