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回到《大明王朝1566》,你会对高翰文说什么?
《大明王朝1566》里有个高翰文,他本在翰林院当值,因为提出了“以改兼振,两难自解”而被严世蕃重用,
“以改兼振,两难自解”是什么呢?
原来,朝廷为了赚钱,和外国商人定了50万匹丝绸的生意,要织50万匹丝绸,就需要大量的桑叶,没有桑叶怎么办?只能让老百姓“改稻为桑”,
问题是,老百姓都不愿意,因为改稻为桑,老百姓就无粮,无粮就无法生存,
严世蕃为了推进改稻为桑,就把几条大河决了堤,大水淹了稻田,才有改稻为桑的可能,
但老百姓还是不愿意,因为现在抢种稻谷,到年底还会有些收成,抗一抗还能抗到第二年,如果改稻为桑,即使今年朝廷给补贴,明年还得饿死,
改稻为桑,改,百姓饿死,不改,朝廷生意没得做,这就是两难。
这时高翰文说话了,“以改兼振,两难自解”,
怎么个“以改兼振”呢?就是让地方上的大户购买老百姓的田地,然后把购买的田地改稻为桑,同时雇佣卖田的百姓种植桑树,第二年百姓也不至于饿死。
是不是很完美?
是,理论上是,但有很大的风险,什么风险?
首先是购买价格,
按市场价买?大户没有利润,无利不起早,他为什么要买?如果不买,朝廷强迫买吗?显然不合适,
按低于市场价买?老百姓愿意卖吗?卖了之后能挨过今年冬天吗?如果不卖,朝廷强迫卖吗?显然更不合适;
其次,大户们一定会雇佣这些没有土地的农民吗?如果不雇佣怎么办?农民没饭吃的问题还是没解决,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
某些官员是要在这个过程中捞一笔的,所以他们势必会强迫大户们以低价购买百姓田地,这样,官员们捞一笔,朝廷的50万匹丝绸生意也有着落了,
至于百姓的生死,不在他们考虑范围内。
“以改兼振,两难自解”,一个看似完美的方案,要么执行不下去,要么只解决朝廷做生意的问题,并没有“两难自解”,
这些风险,老百姓知道,大户们知道,官员们也知道,
但,高翰文不知道,幸而他在上任的路上遇到了胡宗宪,严格来说,是胡宗宪特地要见高翰文,并告知了其中利害,
结果,可想而知,方案没有执行下去,高翰文也差点把自己搭进去。
有时我们很容易就发现问题,也能根据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但就是实施不下去,
为什么?因为方案不落地,
方案为什么不落地?因为很多方案都是“解决方案”,缺少了“实施方案”,
什么是“解决方案”呢?
比如,灯泡坏了换一个,就是解决方案。
什么是“实施方案”呢?
你要买灯泡,找螺丝刀,找梯子...,这些就是实施方案,任何一个环节考虑不周,都会满盘皆输!
我想,高翰文提出“以改兼振,两难自解”时,也没考虑过具体要如何实施吧,
高翰文为什么没考虑?因为他是个书生,
我并非看不起书生,因为我本身也是书生,
我只是想说,
纸上谈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一点不假。
上一篇:没想到,文景之治也制造特权阶层
推荐:
如何修好街上的路灯?
商鞅、张居正,比诸葛亮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