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北京人在北京赚不了钱?
现在北京满大街的便利店
确实让人感觉生活变得更加方便了
但每次从里面出来总感觉少了些什么
却又说不出来是什么...
讲良心
都说北京人不靠坑蒙拐骗活着
的确,那是因为北京人做生意
凭的就是个良心
北京有句老话说的是:
“买卖人做的是买卖,卖的是手艺!
可不能把良心搁称上给卖了!”
哪里都有好人,哪里也就有坏人
北京的买卖人里面以前也掺杂过一些败类
可北京城就这么几条胡同
生意也都是有限的
那些坑人的为了赚快钱
坑来坑去把自己的主顾都给送到别人手里了
您说他还卖得下去吗?
时间一长
北京城里就见不到那些坑人的商贩了
北京正经的买卖人讲究的是一个童叟无欺
甭管您是大人还是孩子,都不能蒙人
您说人家挣得那三瓜俩枣不够看
可人家挣得踏实
您要不信
一提小时候胡同里的小卖铺您就知道了
老板跟顾客都是街坊
缺德买卖咱不能干
不然孩子走在胡同里都抬不起来头!
吆喝声几乎听不到了
再想想咱现在买点东西都得精挑细选
不然让人家坑了回来都找不着人
现在很多买卖人冲钱不冲良心
这样做买卖的,长不了!
让人舒服
这个舒服倒不是说卖家天天在家躺着舒服
而是说让顾客感到舒服
让人有种客至如归的感觉
您说那能不舒服吗?
北京人有句话叫:
“挣钱像孙子,花钱像大爷!”
您说您都当大爷了,能不舒服吗?
下次还得来这家
这要是反过来,这要是能赚钱都新鲜了
待着舒服,吃着舒坦
就说咱北京过去走街串巷吆喝的小贩吧
夏天买上一碗炒红果儿
小贩绝对给您一个板凳让您坐那喝完了他再走
绝对给您照顾周到了
到了饭馆也是如此
坐满了也不会冷落任何一位食客
都得照顾好了
尤其是过去的火锅店
不用您说,人家自动就提着壶来加水了
再看看现在的饭馆
里面吃的人多外面排队的人也多
人一多就照顾不上
您吃完了还得想办法轰您走
这真叫“花钱当孙子”呢!
聪明又热心肠
要说热情,还是北京过去的勤行干得好
也就是跑堂儿的伙计
说话不光有规矩有礼貌
还透着一股幽默劲儿
再大的事都能轻松翻篇
过去的勤行有套专门的“外交辞”
不比现在的外交官差
一边捧着您,一边还能捎带着夸自己的饭馆
这话说的多妙啊!
顾客:“你们这菜越做越差了啊,不能越活越抽抽啊!”
伙计:“各位老爷以后可得常来指点小店,不然可真要不如从前啦!”
顾客:“这菜怎么这么久啊,今儿还能吃上吗?”
伙计:“火候做得还不到家,可不能端上来,不好吃您还生气。宁可晚一会儿挨您两声骂。”
顾客:“你们今儿这菜可不新鲜啊!”
伙计:“今天确实到了新鲜的菜,可我们没抢到。都让您府上的师傅给买回去啦!”
现在不冷着脸的都算是热情了
您看,伙计说得在理吗?
那就是胡扯一气!
但人家这热情一边应着您一边捧着您
想生气都难,也就让他把这事给搪塞过去了
有人情味儿
其实最让人怀念的
还是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
生活中那一声问候
胡同里的小卖铺
街上的副食店
路边的杂货店靠的也是这人情味儿
他们说的可比饭店门口伙计说得那句
“来了您内”要亲切许多
您一边选着他一边跟您拉着家常
满满的都是人情味儿!
拉家常也不简单
家家户户的事都得记着点
“您家儿子上大学了吧?”
“您那工作怎么着了”...
聊也讲究个投其所好恰到好处
金毛:“能赊我根冰棍吗?”
有的时候天热
孩子们在胡同里也跑得一身汗了
小卖铺的叔叔就经常出来给孩子们几根冰棍吃
家里大人看见了要过去给钱
老板是死活都不要!
小时候出去吃早点也是
看您带着孩子来的就给孩子撑杯豆浆
也不要钱
吃完了还得问“吃饱了吗?
没吃饱大爷再给你拿俩包子!”
您要说手头紧先赊两天也没关系
孩子们天天来买糖也没少赊账
等家长来买东西了也不会主动提这事儿
显得生疏
不管是胡同里叫卖的小贩还是商贩
这买卖里面都透着浓厚的人情味儿
反观现在,扫个码都不带说声“您常来啊”
北京人做买卖一直以来
秉承传统,讲良心、热情、有人情味儿
还得让顾客舒服了
小卖铺做得比现在所谓的百年老店还规矩
真叫人怀念
声明:本文章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有出处以真实情况为准,本平台不对因使用本文章而产生的任何后果承担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最终解释权归本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