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辛芦头与马兜铃酸
之前在一些资料里面知道,细辛属于马兜铃酸容易超标的品种,它的马兜铃酸主要存在于细辛的根茎(芦头)中。
看长辈服用的中药,发现里面的细辛,芦头占比较大。觉得这样比较危险,医院抓药时,应考虑每一份药材的均一性问题。
将情况反映到药剂科,得到回复:药典并未规定根和根茎的比例,不能胡乱说话,容易闹笑话。
感悟到学海无涯,每一个知识点都有漏洞和改善的地方,对此,收获很大。思考问题,需要从更多角度出发。
而后,我司来了一批细辛,小伙伴直接从外观上就拒收了,原因是有芦头,之前的检测发现,即使芦头掰的非常干净,马兜铃酸还是超标了20多倍。
对此,又和小伙伴有所争执,别个来的是根及根茎,且根茎占比很小很小,是符合药典外观性状的。
含有芦头不能说明一定会马兜铃酸超标,还有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土壤,品种种植胁迫等。你应该检测后,根据仪器给出的数据再做判断。
而后,找安同学咨询。得知:如果有大量的检测数据支持,是可以因为上面有根茎,而从外观上拒收的。
又提到,细辛的马兜铃酸限量确实有点低,是个很难做的品种,要求纯根的话,价格就比较高了。
按照药典限定的马兜铃酸的标准,加之细辛用量较小,煮提后,吸收到人体的马兜铃酸的量是很少的。
安同学还提到:取样、打粉很关键,多打进去一个芦头结果就天差地别了。
对此,想看一看文献中细辛与马兜铃酸的关系,收集了相关资料,我们一起学习一下。
细辛属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辛的干燥根和根茎。其性辛、温,有小毒。
有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通窍的功效。
主治风寒表证,头痛,牙痛,风湿痹痛,痰饮咳喘,鼻塞,鼻渊,口疮等证。
细辛中主要成分为挥发油和木脂素类。
《本草新编》指出:
细辛,
止可少用,而不可多用,
亦止可共用,而不能独用。
多用则气耗而痛增,独用则气尽而命丧。
细辛阳药也,升而不沉,
虽下而温肾中之火,而非温肾中之水也。
火性炎上,细辛温火而即引火上升,此所以不可多用耳。
现有“细辛不过钱,过钱命相连”的说法。
本草古籍原本记载细辛药用部位为根(含根茎),但因资源匮乏、用量紧缺等原因。
导致20世纪60年前后,细辛以全草代替了本草记载的根及根茎,致使2000版以前的《中国药典》,均记载细辛的药用部位为全草。
而同期的及当前的《日本药局方》,均始终记载根及根茎作为细辛的药用部位。
自2005年版始,《中国药典》收载的细辛药用部位订正为北细辛、华细辛或汉城细辛的根及根茎,而不再是全草。
为保证细辛的用药安全,2010年版《中国药典》又根据课题组的建议增加了马兜铃酸-I 的 HPLC 限量检查,规定 马兜铃酸-I 不得过0.001%。
规定这个限量主要是为了防止细辛地上部位,特别是叶柄残基混入细辛药材,而不是为了防止细辛药材(根及根茎)本身的马兜铃酸-I超标。
这是因为细辛中含有微量的马兜铃酸,长期服用可引起肝损伤和肾衰竭,有研究显示含马兜铃酸的有毒草药,是导致亚洲肝癌的重要原因之一。
近年大多相关研究来看,细辛中是含有马兜铃酸,但含量很低,在正常使用细辛药材情况下,不致于引起肝、肾损伤。
研究表明,细辛地下部分所含有的马兜铃酸Ⅰ的含量极低,均在百万分之四以下,一些样品甚至只有千万分之几,属于痕量。
一些地区把非药典收载的细辛属植物如杜衡、青城细辛等作为“细辛”药用。
而药材碎断、无花果的细辛商品药材,一般人常常难以鉴定具体物种,混杂或冒充的细辛难免进入流通领域。
有文献提到长尾细辛、青城细辛等非药典细辛中能检测到较多的AA类和/或AL类化合物。
相关文献关于不同品种细辛马兜铃酸的含量测定中,都是结果甚微,但是孰多孰少的问题说辞不一。
造成差异的原因,可能与药材种植土壤、气候、采挖年限、季节及检测条件(提取测定方法,仪器灵敏度……)等因素有关。
另外,希望日后可开展关于马兜铃酸的个性化用药测试,以免出现马兜铃酸限量测定合格,但用药敏感,造成生命隐患的系列问题。
从文献整理的知识看:
第一点,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一些药材资源量不够的时候,我们改变及扩展其药用部位,需要更多角度的思考,例如其肝肾毒性成分的分布问题,同时应该多多阅读古籍,古人也的确提到:多用会对肾脏不好。
第二点,该课题组规定的限量标准,是为了防止混入地上部分,但实际上,即使没有地上部分,也容易超标。也许是市场药材中存在品种混淆?但目前细辛是大规模种植的,真的会出现基源不对吗?
或许关于该限量,还可以根据市场上的数据,再做进一步的调整。
声明
医家讲求“辨证施治”,人人“证”皆不同。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为探讨学习之用,不构成用药建议,如有需求,请谨遵医嘱。
参考文献
(1)细辛不同药用部位马兜铃酸的含量测定 侯帅红 李晶晶 韩林涛 黄芳 汪琼 李亚敏 戴王强 周祯祥 湖北中医药大学 湖北武汉
(2)3 种马兜铃酸和 2 种马兜铃内酰胺在北细辛、华细辛及汉城细辛不同部位的分布及含量分析 张翠英 俞 捷 刘广学 徐 风
北京大学药学院 北京 日本富山大学和汉医药学综合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