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形与神俱,才能长寿,如何“养神”?有5个注意
《黄帝内经》:形与神俱,才能更长寿,如何“养神”?有5个注意。
《素问.上古天真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这句话归纳起来,其实就是中医养生里的“动养形、静养神”。
而我们俗话也说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由此可见,实际上我们更难做到的养生,主要就是在如何养神上。
那么,该如何去养神呢?具体该怎样做呢?我认为,所谓养神,主要就包括如下五个方面。
1、顺应自然。
早在《黄帝内经》里,对于顺应自然就有反复的叙述。认为古代那些能够长寿的人,就是在于节制饮食、规律作息、不过度操劳。
这几个方面做好了,才能全方位保持形体和精神的健康。
但现代人生活条件虽然好了,身体却更容易出现“亚健康”。
这里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更多违背了自然规律。比如最常见的熬夜玩乐、醉酒纵欲,日常生活失去规律,就是对“神”最大的损耗。
2、精神内守。
一个人的思想,是最为损耗元神的,唯有思想安静、心态平和,真气运行才能通畅。
于是,精神就能更好地守护于内,疾病就不会产生。
想要做到精神内守,既包括要做到心情安定,首先就要避免心里的恐惧,对于吃穿等欲望适当控制。
尤其要避免那些不正当的嗜好、欲望,更多以享受的心情去感受生活、快乐地生活。这样的人,才能更好地接近精神内守。
3、清静养心。
为什么说“静养神”?最需要养的就是心神,静心才能使人长寿。
养心可以利用一些“入静法”来达到目的。比如孙思邈就曾总结出4个“自”:自治、自克、自悟、自解。
也就是说,一个人要善于自我排解,自我进行心理调节,以及自参悟、自我解脱,最终才能达到气定神闲的目标。
此外,可以培养多种正能量的兴趣爱好,传统的琴棋书画之类的知识,太极瑜伽、音乐散步等等。
慢慢从这些兴趣中陶冶自己的情操,最终彻底掌握自己的情绪。
4、良好心情。
中医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太过,人就会生百病丛生。
这是因为七情变化长期剧烈波动,会导致体内气机紊乱,气血运行异常,从而发病。
那么,我们如何保持一种好的心情呢?如下几点要注意:
一是淡泊名利;二是知足自乐;三是不要妄想;四是善于面对逆境;五是要保有童心;六是要心宽。七是要性格和缓;八是要耳顺。
5、道德高尚。
孔子说:“大德必得其寿”。这句话的意思很明显,一个人的品德是否高尚,能直接决定其寿命长短。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品德高尚的人,才可以做到真正的无所畏惧、更少畏惧,可以使自己心中更少敌意,从而减少烦恼。
这样的心情,看似和养生关系不但,却能保持体内气血平和,从而增强抵抗力,延缓衰老、预防疾病。
从心理上来说,一个人如果品德高尚,便会更愿意帮助别人,并真正以助人为乐。他们的心怀更坦荡,却又施恩不图报,心里的压抑与怨忿就会更少。
于是,整个身心才能更长保持在轻松状态。这样的人,自然可以得到健康与长寿。
总之,长寿看似很神秘,其实却又全靠我们平日一点一滴做起来。
所谓养生,无非就是从养形到养神的兼顾。做好了上述5点,相信便能更加神清气足,长寿就在我们自己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