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主播,AI记者,AI主持人纷纷出世……但人类还不危险
最近两年AI概念有多火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AI换脸、AI智能机器人、AI虚拟人等等,各种AI产品层出不穷。
两会、春晚等重要场合当然也少不了AI这个角色。
今年两会期间的记者助理机器人——小度:
没错,就是百度家的小度。
3月4日,新华社和搜狗联合培育的“全球首位AI女主播”新小萌上岗,报道两会新闻。
看上去果然和真人一样!
今年网络春晚上的AI虚拟主持人小小撒:
新华社和搜狗公司联合推出的“全球首个AI合成主播” “新小浩”:
街头执勤的“机器人警察”:
还有其它各种类型AI产品就不意一一列举了……
总之,这些AI产品无一不告诉我们:AI正在进入我们的生活,并且将成为常态。
然后,问题就来了:“人类要失业了”“人类要被AI取代了”“AI会控制人类”“以后就是AI的天下了”……这种声音从大家知道AI这个概念后,就没有断过。
对此,我只想说,科幻电影看多了,这心操的有点早!
电影大片中的AI机器人能飞天入地、颠覆世界、控制人类,确实特别酷炫,甚至恐怖!
但现阶段的AI,人工智能,离“智能”还有十万八千里!
美国著名学者,计算机科学家,计算机科学和认知学教授侯世达说:“我讨厌‘人工智能’这个词,因为它们没有‘智能’”。
AI在操纵数据,但不知道这些数据是什么意思,不知道它们还对应着一个现实世界。脱离现实的AI永远不会懂得现实……
情绪是智能的核心,没有它就没有智能。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确实是这样。
放眼已经出现的每一个“AI”“智能”产品,哪个有情绪?哪个做到了“智能”?
AI记者、AI主播?看过它们的视频就知道,声音呆板,面部表情僵硬,完全是程序式的表现。
当年击败围棋冠军柯洁的Alpha Go,在常人看来,够厉害了吧?这也只是证明了它的计算能力、深度学习能力达到了一定水平,这是AI的强项,但跟“智”没有半点关系!
就像,任何一台电脑的计算能力都比人类厉害,但你能说这是一台“智能”电脑吗?
没有“意识”,再厉害也只是一台工具。
2017年,美国导演、制片人Tommy Pallotta要拍一部关于人工智能的纪录片《人上人》,他想创造出一个能够自主拍片的机器人,并且还让这个机器人采访他。
结果,这个“机器人”硬是把“采访”变成了“审讯”。
这就是现实中的“AI”,没有意识,不会思考,没有同理心,只是基于一堆大数据,通过人类设定的算法,进行深度学习后表现出来的看似很"智能"的东西。
和人类相比,现阶段的AI有强大的计算能力、深度学习能力,而且不知疲倦。所以,AI一定会取代重复性强、又不需要什么创意的工作岗位。
但真正的AI就像侯世达说的:需要有情绪,而且要懂得人类的情绪。等AI真正有自己情绪的时候才需要担心它们会不会取代甚至控制人类,现在离我们还远着呢。
我们承认AI的优势,但真没必要将其妖魔化!
- END -
近期热点文章回顾(点击即可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