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新论:曹操赤壁战败源于血吸虫,精彩故事难道都是演义?

三国新论:曹操赤壁战败源于血吸虫,精彩故事难道都是演义?
曹操赤壁之战失败的原因,近年来,有不少论者都对火攻产生了质疑。研究者有了新的看法。他们认为曹操的失败,火攻不是主要原因,很多学者认为血吸虫才是曹操战败的主要原因。
这一论点的提出也有史籍可查,如陈寿在《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叙述赤壁之战时,并未提及“火攻”。他说,曹公到了赤壁,与刘军大战,未占上风。后来曹军内发生瘟疫,死了大部分士兵,曹操只得带领部队退回。
 《三国志·曹操传》: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
而从曹操在战后写给孙权的一封信中也可以看出,他并不承认失败是因为遭到火攻,《江表传》记载:(曹操)后书与权曰:“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
信中写道:“赤壁之战,有疾病侵袭,我烧船而退给周瑜白捡了可好名声。”
三国志·孙权传》记载:公烧其馀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可见战马没有草料,人也好不到哪去,饥饿与瘟疫是困扰曹军的两大难题。这样的部队即使数量多也很难取胜。
仅曹操所说还不足以证明,《吴书·吴主传》中也记载了曹操自己烧掉战船一事:“曹操烧剩余船而退败。”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於赤壁,大破曹公军。公烧其馀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备、瑜等复追至南郡,曹公遂北还。——《吴书·孙权传》
根据上面的这些记载,论者认为,“火攻”一说不足以令人信服。曹军失利的主要原因应是疾病,即血吸虫病。 瘟疫成了左右战局的关键因素。
那周瑜火烧赤壁难道是杜撰的?当然不是,《周瑜传》里,出现了一段最为详细的记载:
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於赤壁。
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
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又豫备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
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
备与瑜等复共追。——《周瑜传》
这段说的是:孙权派周瑜和程普同刘备一起抵抗曹操,双方僵持于赤壁。当时曹军已经有疫病,所以交战之初便已失利,只能在江北驻扎,而周瑜等人则驻扎在南岸。
此时,周瑜的部将黄盖建议:敌众我寡,不利于持久。我看他们把船收尾连起来,似乎可以火攻。周瑜同意了这个提议,于是才有了黄盖诈降,烧了曹操的船。
曹军死伤无数,败走南郡。刘备和周瑜等人一起追击,曹操无奈退回北方。
所以瘟疫是有的,火烧赤壁也是有的,曹操兵敗原因多多,有方方面面的因素。
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在长江岸边赤壁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大战,曹操兵敗原因多多,有方方面面的因素,除疫病之外,综合看来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曹操日益骄横
由于曹操在此前的战事中一路高奏凯歌,接连消灭了袁绍、吕布等割据势力,壮大了自己的力量,从而内心开始漂漂然起来,他率领大军来到长江后,根本不把孙刘联军放在眼里,在战斗之前就已经开始盘算胜利后在江东如何享乐,没有象此前管渡之战时那样细心研究战略战术。
赤壁一战中,曹操却没有表现出将帅的智慧。纵观战役全过程,无一不显露着曹操的傲慢。因傲慢而不顾荆州人心未稳的隐患、军队急需休整,而冒险进兵;因傲而无视军染疾病之实情;因傲而长时间疏于防犯,致使全军一败涂地。故与其说曹操为周瑜所败,倒不如说曹操是被自己的傲慢所伤。曹操向来自负,睥睨群雄,普天之天我为大,刚愎自用,我行我素,只能吞噬失败的苦果。
第二,南方不是北方
孙刘联军在夏口部署后,溯江迎击曹军,遇于赤壁,大战一触即发。曹军多北方士兵,不善阴雨天气,其步骑面对大江,威势便失了大半。此外,曹军又逢疾疫流行,以致初战失利,慌忙退向北岸,屯兵乌林,船船相连,与联军隔江对峙,为周瑜火烧战船创造了条件,埋下惨败的隐患。
第三,水战不同陆战
更为重要的是曹军不习水战,他的军队组成绝大部分是北方人,不习惯船上作战,其中唯一善于水战的部队是是荆州被迫投降的水军,而这些人军心不稳,战斗力大为削弱。曹操的主力部队和孙刘联军对垒赤壁时,他希望以荆州水军为主力,利用绝对的兵力优势渡江,但一部分将官认为,荆州水军还远没有达到让主公放心的地步,需要再训练,才可委以大任,但曹操依旧一意孤行,坚持己见,最终葬送了水军的士兵。
第四,无储备无准备
赤壁之战首先是曹操争夺天下战略的失误。虽然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但并不稳定。而南方的割据势力中,东吴的孙权和刘备都是雄才大略之主,部下人才济济,上下团结,不能一战而胜。曹操如果占据荆州后,不攻东吴转而西进先取巴蜀。攻取巴蜀后休养生息以待天时再求南征,岂有后来的三足鼎立?
曹军大都是北方人,不悉水战,进攻东吴的实际作战主力是荆州的降兵,军心不稳。曹操想狭统一北方灭荆州之威,迫使东吴归降,已经犯了骄傲急躁的兵家大忌。如果屯兵江北,积极训练水师,认真经营江北各地,待得水师练成,再求战机而战,态势就大为改变。
第五,战术上接连失误
赤壁大战实质上是一场敌对双方斗智斗勇的心理博弈。曹操“百万雄兵”杀至,使得东吴上下,陷入一片混乱。诸葛亮、周瑜和鲁肃等不为所惑,精辟分析局势,穿针引线,促使孙刘联军达成联合抗曹的战略联盟。
之后,孙刘联军的计中计环环相扣:周瑜打黄盖的“苦肉计”、曹操误杀两员水军大将的“反间计”、庞统献曹的“连环计”,加上诸葛亮的“草船借箭”和“借东风”等精准确凿,扎实有效的行动,得以使孙刘联军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占据了主动,最终打败了老谋深算的曹操,奠定了赤壁鏖战以少胜多的基石。
总结:赤壁之战的失利使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而孙刘双方则借此胜利开始发展壮大各自势力,刘备向孙权借荆州后实力迅速壮大,进而谋取益州,孙权屡次亲率大军进攻合肥,数战不利,损兵折将。曹操在退回北方后,休养生息五年,平定关中后才大举南征孙权。此战形成天下三分的雏型,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