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莫泊桑《羊脂球》,高尚与卑鄙,高贵与低贱
莫泊桑的小说,我们在学生时期就早已接触过,《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脍炙人口的佳作从很早以前就震慑过你我的心灵。
记得当时的我,不止一次地为着《项链》中的主人公玛蒂尔德深感惋惜。她的爱慕虚荣和愚蠢,不满现状、崇拜奢华,令人唏嘘。为了一串项链而赔上了整个青春年华,也失去了一生的安逸与幸福,她的遭遇和命运叫人惋惜、同情,可悲又可叹,真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啊!
还有《我的叔叔于勒》,读来更是让人别有一番滋味。记得当时年少,只觉得“我”一家人前前后后对待叔叔的态度忽爱忽憎,简直到了可笑的地步。随着年龄慢慢长大,方才愈加深刻地体会到故事中的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连亲人尚且如此,何以妄论其他?想来很是心酸。
总之,莫泊桑的这两篇小说,被选入课本,给当时年少的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一直很清楚的记得,课文注释对莫泊桑的介绍,其中有关他的代表作,特别是《漂亮朋友》、《羊脂球》,这两个故事的名字总吸引着我去想象那该是怎样的故事。
直到有一天,我读到了《羊脂球》,读了一遍又一遍后,合上书,思绪难平,感慨万千。
胜利者入侵后的逃亡
《羊脂球》是莫泊桑的中篇小说,故事发生在普法战争时法国的一个小镇鲁昂城。确切地说,当时法国军队溃败,连连撤退,胜利者普鲁士军队开进城市。城中有身份、有地位、有头有脸的人物寻机逃离鲁昂,去到相对安全的地方。去做生意、去寻求安宁、去继续“防御工事”、去“救护伤残”、去逃离不能容忍的外国气氛……
他们通过认识的几个普鲁士军官,从总司令那里获得离城特许证。于是,一行十人,于凌晨四点半聚合在诺曼底旅馆院内,等候马车,天亮之前动身启程。
高贵的正人君子与低贱的粉头的同程之旅
这同在一辆马车上的十位旅客分别是,鸟先生夫妇、卡雷-拉马东先生夫妇、于贝尔·德·布雷维尔伯爵和夫人、两位修女、民主家的高奴代、粉头羊脂球。
也就是说,这里面信奉宗教、讲究道德、有威望的正人君子居多,他们是商人、省议会议员、教会人员、民主党人,而唯有羊脂球是唯一一个低贱的下流社会人士,更甚一步,她乃是处于下流社会中的下流阶层。是这些有身份地位、为人妻室的正经女人口中的“社会耻辱”。
然而,不出几小时功夫,羊脂球,这个众高贵人士口中的“无耻的婊子”,便一度成为他们“可爱的旅伴”、“好心肠的人”。他们之间的交集、故事自此拉开帷幕。
《马赛曲》中的饮泣与悲啼
故事中的人物虽少,却囊括了当时法国社会的政界、商界、教会以及社会底层的人。他们在国破家亡之时每个人的立场和做法,通过各自的行为表现得淋漓尽致。
鸟先生这个诡计多端、快活俏皮的葡萄酒批发商人,借机将窖藏的普通葡萄酒全部推销给法军后勤部,这次的旅行他就是打算领取国家欠他的一笔巨款。卡雷-拉马冬先生也早就留了一手,将六十万法郎汇往英国,以备不时之需。而伯爵则表示战争虽给他造成损失,但神情中仍不失亿万富翁的自信。
他们是国难家亡之时自私自利的资产阶级代表。关键时刻,为了一己私利不惜任何卑鄙手段。这在他们对待羊脂球的反复无常的先后差别上即可看出。在饥肠辘辘之时,羊脂球的一篮子食物,能使大家迅速地抱成团、紧密地融为一体。而当羊脂球面对普鲁士军官的无耻要求表现出大义凛然的气概时,他们却竭力演绎出一场惟妙惟肖的集体闹剧。
自私、卑鄙、虚伪。在整个事件的前前后后,有求于人时,他们谦和、温婉、甚至慈祥,为达目的,各显其能,用尽心机与手段。一旦摆脱困境,资产阶级无耻、傲慢的丑恶嘴脸便恣意彰显。出卖弱者,利用弱者,而后再把她当作肮脏无用之物,鄙夷地将其摈弃。
傲慢、冷酷、伪善。阶级的分野,使得资产阶级永远不可能正眼看待下层人民。然而,傲慢却不是他们最可恶的本性,为达目的时,对弱者的哄骗和伪善,以及之后的翻脸不认人,还原最初的丑陋面目,才更加令人不齿。
再者,故事当中,作者对两个修女的着墨不多。关键的时候寥寥几笔,恶之本性便栩栩如生。自始至终,她们似乎都置身度外,可在需要她们为集体效力、为自我摆脱困境之时,年龄大的老修女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决定性作用。“只要意图光明磊落,干什么事都不会惹怒天主”、甚至“值得称颂”,她的每一句话,都在可怜的妓女羊脂球愤怒的纺线中攻破一个缺口。可笑的是,这帮无耻之徒才不管自己的意图是否光明磊落!商人、议员、伯爵,如此。修女,亦如此。
于是,羊脂球便成了众人的替罪羊。在这一群家世、地位、财产显赫的正人君子之中,没有一个是光明磊落的爱国人士,而唯有羊脂球,一个下层社会的低贱角色,当面对普鲁士军官时,怒不可遏,表现出难得的舍生忘死的爱国主义精神。她从不拒绝与高奴代之类的法国男人发生金钱与肉体的关系,但唯独不能在敌人的附近同人寻欢作乐。因为这样,有辱她的爱国主义节操。
由此,也就不难理解,当普鲁士军官要和她睡觉时,她的愤怒和抵制,“您去对那个无赖,对那个臭流氓,对那个普鲁士的狗东西说,我决不同意,您听清楚了:我决不,决不,决不同意。”
莫泊桑在作品中,刻画了“羊脂球”这样一个独特的形象,一个正义、善良、遭人同情又让人倍加赞赏的人物,读后总使人感慨万千。她的社会处境和职业选择,在无论什么时代都是遭人非议且备受耻笑的,然而,在故事中,当她面对上流社会的精英时,她却是殷勤的、羞愧的、很有分寸的胆怯姑娘。
毋庸置疑,羊脂球的命运是拜这万恶的社会和众多体面的伪君子所赐。从某个层面来讲,她所从事的职业,乃是身处社会底层的人为了生存下去被迫为之,她是资本主义社会中两极分化、贫富差距当中劳苦大众的独特代表。单纯、勇敢,生活中虽饱受摧残,在国将有难的关键时刻却可以为国捐躯,为正义、为荣誉而战。
然而,尽管如此,他们的力量毕竟是渺小、微不足道,且随时都有可能受到意外压制的。所以,故事最后,那位斟酌再三勇为同胞献身的可怜姑娘,当再度受到鄙视和冷落,当她面对这些体面的恶棍,在愕然、气愤、悔恨之余,别无选择。怒火平息之后,是汩汩涌出的泪水接连往下流淌。
在接下来的行程里,伴着那唯一一个看似对她表示同情的旅伴所吹出的口哨的旋律,在《马赛曲》的单调复仇的哨声里,她一直饮泣,不断悲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