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子能过审,万幸
这几年小成本电影在市场上展露了几部,有的是学生作品,有的则是导演高阶迷影的段位追求,诸如程耳导演的《犯罪分子》、仇晟导演的《郊区的鸟》、毕赣导演的《路边野餐》。
今天聊聊去年的一部小众影片《学区房72小时》对于青年影人来说具有一些值得借鉴的意义。
这部电影也是拍摄成本低,宣发费用少,编剧痕迹明显的一部影片,但是却难得一见的在视听方面显现了精彩的一面。
《学区房72小时》在宣发前期操作有些失误,因为在早期本人与宣发团队接触过,在电影上映之前的高校路演阶段,团队似乎与某个高校有一点关系,在路演以后高校要求该校三千学生必须在豆瓣上打上满分好评并撰写100字评论,可加学分一类。
但是强制打分的操作引发了学生的逆反心理,学生们申请小号打差评,该片一度豆瓣评分跌至3.4分,并被学生控诉,情节混乱,三观不正,导致宣发期间,敢接宣发文章的媒体不敢冒险。
这波营销翻车值得宣发团队反思,以后操作要慎重啊。
目前《学区房72小时》在院线上映之后,豆瓣评分已经回升至7.1分,质量也属于上乘,非常值得一看。
这部小成本影片呈现出来的最终样貌很不错,我要好好夸一夸,但是在夸它之前。
先聊聊本片两个无法忽视的致命缺点。
一,场景混乱,毫无美感
电影从头到尾只有两三个场景,应该是临时租用,原主人生活痕迹很重,房间里堆满了杂物,在镜头上显得没有侧重点。
其实这并不能扣上小成本拍摄团队没钱的锅,参考毕赣的第一部长片《路边野餐》,一样的乡下非主流拍摄,也多次在镜头上用心,画面和谐耐看。
男主人大部分拍摄地点都在家里,家里实在太乱也就罢了。
一段男主人追保姆的镜头采用了跟拍,看的还以为是《刺激战场》,隔着屏幕都能看出来摄像师已经扛着摄影机上气不接下气了,这个镜头比娄烨还晕人,比法国印象派默片还印象派。
同样扛着单反坐摩托车的《路边野餐》,几次颠簸,在跟拍上也还过得去。
这片子其实剧情节奏感很强,但是画面起码使得故事廉价了一个level。
二,女主气质不搭
这部电影两个中年危机的夫妻,都处在人生极度焦虑的阶段,男人虽然一会憨厚无能一会又野心勃勃。
但整体强撑、欲哭无泪的心态还是能够展现出来的,但女人则打着抑郁症的旗号一直病怏怏的面对镜头,太木讷了。其实夫妻两原本是故事发展的主心骨,女主却生生被保姆抢了戏。
特地要把这个环节拎出来说的原因是,我觉得近几年的家庭女性主角都有此类问题,从《找到你》开始,我就有种说不上来的感受。
最近终于想到了原因。
上个年代,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奶奶,都是一群极度性压抑的群体。
她们是妈妈,是奶奶,是菜市场大妈,是保洁阿姨,是保姆,是中老年妇女,但她们不是女人。
她们什么都没有,连性别也没有,她们可以是社会上的角色,但她们不是女人。
上了年纪的大叔有时泡泡小姑娘,而上了岁数的女人,再聊性、爱,就太不体面了,实在让人不适。
女性在她们很多人的世界里,只是一个上厕所的标识,家庭结构的一个小符号,社会上叽叽喳喳、家里啰啰嗦嗦的一群人。
生活用日常的琐碎和恶意的社会意识训练束缚这个群体,剥掉她们实现自我意志满足自身欲望的权利。
近期的女性电影《春潮》虽然剧本里男人都是废物,过于刻意展现女性,但老、中、少三代女性在狭小的家庭空间里话语权的争夺则处理的很好,郝蕾的沉默不语恰到好处。
大部分中年女人,在潮流审美中落伍,在自我表达上后退,在厨房里花费了青春,在社会话语权失势。人到中年,不是少女了,就不再被偏爱了。她们只有年轻时候享受年纪价值,很少能实现其他。
接着她们就被人们质疑,长了一双翅膀为何不会飞翔,伸长了健全的双手为何不能独立生活,活在这个社会为何视野有限。
而《找到你》的姚晨与《学区房72小时》的女主,一眼看去,一个是女明星一个是知识分子,一个笑的肆意,一个端庄大方的优雅。
在现在社会上的上一代中年女性当中,姚晨她们才是极少数的女性群体,在中年来临之时,只有事业转型的危机没有人生境遇的麻木。
没真正经历过生活的女演员,是不会在角色当中产生强烈共鸣的。
现在我看到的很多女性演员在饰演囿于家庭结构的电影角色时,生活的再惨,似乎都是嘴里的一句台词而已,生活仍然平稳向前,仍然保持着中层阶级的体面与优雅,知识分子骨子里的责任与坚定。
面对苦难,毫不畏惧,让人羡慕,却不现实。
除去这两个缺点,影片整体表达的较为上乘。
说说几个镜头细节的用心设置。
一、夫妻关系分离,镜头从不在同一水平线
剧中为了学区房焦虑的一对夫妇,悄悄协议离婚了,为了孩子才生活在一起,这里用了很多镜头暗示两个人感情已经不对等。
原本夫妻两人同框对立抗衡。
两人在家里多数都是男人说了算,在镜头上两人同处一个画面,也是男人站在前侧占据画面多数,女人站在后方。
在一家人同框出现在同一画面里,男人单独坐在角落打电话沟通卖房,在镜中折射为上方,女人处画面下方,仍然是话语权弱势被压制的一方。
两人同框与镜中,各自与身边的情侣对立,两人生活观念已经产生较大分歧。
二、关系由高下到对等
1、雇主与保姆
保姆本身为家庭弱势成员。
保姆在前期镜头当中与雇主不对等,弯腰曲背,点头哈腰,低于主人,占画面比例低。
卖房起争执后,律师调解,两人平等面向镜头同框,并且两人头顶留空白较少,画面显压抑。
且男人为单一主体,从原本地位高于保姆的雇主变成平等且被保姆压迫。
他们的身份悄然转变,都是为了孩子付出又没有能力送孩子上更高等级的普通家长而已。
2、老师与学生女友
原本两人自我认为是自由恋爱,在画面中同框虽然一个站着一个坐着,但在画面中仍有电脑物体填充显示对等关系。
后老师被学生逼问,占据空间较少,靠立墙体,话语权变弱。
3、唯一意像
最后事情逐渐失控,本片唯一在显示当中出现的意象化表达,用强曝光从头顶摄下,落叶飘零。
男主最终被辐射还原为渺小的个体。
上述简单列举几个不错的镜头设置,虽然本片经费有限,空间逼仄,但团队用心设置的几处暗喻镜头仍然显得富有张力值得观摩,特地截图与大家交流。
感慨一句本片片名也实在拉垮。
最后:
《学区房72小时》这部电影题材从生活而来,概念贴近写实,真实折射了为子女奔波劳碌放弃底线节操的一群家长,在利益的不断趋势下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蛀虫。
社会,有时不过是一层灰尘笼罩着另一层灰尘。
凝视深渊,深渊回报以凝视。
----
本文作者:方舍予(感谢)
原创首发:慢慢游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