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幅传世书法赏析(十九)休兼众妙“真草千字文”
师宋堂2018-06-18 23:15:29
中国百幅传世书法赏析(十九)休兼众妙“真草千字文”
《真草千字文》,真草二体,是隋代僧人智永传世代表作,也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留传千古名迹。 智永,陈、隋间僧人,名法极,姓王,会稽人,善书法,尤工草书,王羲之第五子徽之之后,羲之之七世孙。出家山阴(今浙江绍兴)永欣寺为僧,人称“智永禅师”。
传智永曾写千字文八百本,散於世间,江东诸寺各施一本。现传世的有墨迹、刻本两种。墨迹本为日本所藏,纸本,册装。计二百零二行、每行十字,原为谷铁臣旧藏,后归小川为次郎。后有杨守敬、内藤湖南所写两跋,论者认为墨迹本为智永真迹,也有人疑为唐人临本。故宫博物院藏拓本。
《真草千字文》法度谨严,一笔不茍,其草书则各字分立,运笔精熟,飘逸之中犹存古意,其书温润秀劲兼而有之。宋米芾《海岳名言》评曰:“智永临集千文,秀润圆劲,八面具备”。又如苏轼所评:“精能之至,返造疏淡。”此书代表了隋代南书的温雅之风, 继承并总结了“二王”正草两体的结体、草法,从体法上确立了它的范本作用。
关于智永的传说,民间也是流传日久。相传智永常居永兴寺阁,临池学书,闭门习书三十年。初从萧子云学书法,后以先祖王羲之为宗,在永欣寺阁上潜心研习了30年,所退废笔头满五大竹簏,埋之成冢,谓之“退笔冢”。智永成为声名卓著的书法家后,求墨宝者络绎不绝,踏破门槛,不得不用铁皮裹上,后来,这故事变成了一个典故,叫“铁门限”。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