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花一学期津贴请班干部看电影,警惕奖励变“交易”!

近日,陕西汉中西乡某中学一位班主任,为感谢班干部帮助管理班级,花一学期的安全班主任工作津贴请7位班干部看电影,还请大家吃爆米花并打车送大家回家。
网友认为此举有区别对待学生的嫌疑,该老师解释称,自己刚调任接管新班级,平时多亏了班干部帮助,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岗位。
“我自己资金也有限,并且很多干部都是普通学生,我更重视他们的全面发展。我也答应所有孩子,考进年级前100名就有奖励。”
诚然,教师给予学生奖励没有错,而“自淘腰包”奖励学生更难能可贵。教师通过物质的、精神的奖励,调动学生积极性,促使学生严于律己以获得力量和坚强的意志,逐渐结束劣行而建立一种良好的行为方式,并形成好习惯。
如果学生通过教师奖励,朝着一个目标努力而获得了自豪和喜悦的体验,开始掌控自己的行为逐渐有了持之以恒的表现,无疑这样的奖励是成功的。
但是,我们也应当警惕另一种情况:当学生的一切努力变成了只是为了撷取教师奖品、获得物资上的满足。
毫无疑问,这时的奖励就成为一种收买,沦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易”。
事实上,班主任花一学期的安全班主任工作津贴请班干部看电影,关于这一奖励的出发点,当事人称是“接管新班级多亏班干部帮助”,奖励成为对学生的酬谢与报答,并未着眼于学生个体的成长与发展,这更容易让学生理解为“用自己付出”换取的一种“酬劳”,是一种理应当然的“获取”。
客观上讲,对于被质疑“区别对待学生”也并非没有道理。
看电影、吃爆米花,对小学生而言,该奖励颇有吸引力,甚至还被老师打车送回家,这样的“优待”全部给了7名班干部,不得不说,班主任的做法的确有将“班干部与普通学生”区分开来的嫌疑,容易致使普通学生与班干部产生对立。
在平时工作中,我们总会遇到以下情况:
老师:“好好学习,下次要考80分以上。”
孩子:(不语,对老师的话根本不放在心上,表示无所谓。)
老师:“如果你考到80分以上,我就让你当升旗手(班干部)”
......
其实,类似情景并不鲜见,我们以为,这种许诺式奖励对学生触动很大,学生能在短时间内规范孩子的好行为,养成好习惯,简单而又高效。
但实际上,这就是一种“交易”,往往会激发孩子下一次还说“不”,以达到跟老师讲条件,获得最大实惠的目的。
客观上看,与精神奖励相比,物质奖励见效快,但难以维持,久而久之,学生的兴趣、向上的动力会显著减弱。慢慢地,还会让孩子变得功利和斤斤计较,影响孩子的金钱观和价值观。
人的欲望永远有满足不了的时候,孩子也是一样,奖励并非是万能的,一旦不能满足学生的时候,不仅会失去意义,还可能会让学生向着反方向发展。
事实上,学生对不感兴趣的任务一般不会有内在动力,这时可以使用外部的物质奖励激发外部动力,继而再把外部动力慢慢转为内部动力。
有这样一则故事:
一群孩子喜欢在一位老人家门前打闹,让老人难以忍受。老人就给每个孩子10美分,并告诉他们,这是对他们让这儿变得热闹的奖励,孩子们感到惊喜。
第二天孩子们又来了,老人给了每人5美分,并告诉他们自己只能靠退休金度日,只能少给一些了,孩子们依然乐意。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人2美分。
结果孩子们怒气冲冲地对老人说:我们这样辛苦付出,才得到2美分,再也不会为他玩了!从此,老人门前又恢复了宁静。
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在1971年专门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实验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所有的被试都无奖励;
第二阶段,将被试分为两组,实验组的被试完成一道难题可得到1美元的报酬,而控制组的被试跟第一阶段相同,无报酬;
第三阶段为休息时间,被试可以在原地自由活动,并把他们是否继去解题作为喜爱这项活动的程度指标。
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奖励组)的被试在第二阶段十分努力,而在第三阶段继续解题的人数减少,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减弱;
而控制组(无奖励组)的被试在第三阶段有更多人花休息时间继续解题,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增强。
德西的自主决定理论说明:人有积极向上的本能,即使没有外部奖励,人也会从本能上要求自己成长和发展,而外部奖励使用不当,反而会削弱人的在这种自我成长本能。
换句话说就是内感报酬是努力的最主要的来源,外加报酬一定要适度,因为它只能让孩子们保持短时间的积极性。
其实,奖励学生,就要注意学生兴趣、内部动机的唤起和引导,更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切不可让奖励替代学生进步的内部动机。
而明确的人生目标和强大的内部动机,才是支撑孩子美好人生真正的基石。

关于这个事件
作为班主任的你怎么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