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鸣】围观:阿Q闰土祥林嫂孔乙己组队大战僵尸

温馨提示:本文约1700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 

【写在前面】

2017年全国卷高考作文题余温未退,关注当下的文化热点,无疑仍是高考作文的重头戏。因此,让学生们的课前演讲倚重于关注现实,就显得更具意义。

但是,怎样谈论文化热点?怎样才能评论得有深度有价值?这些都是绕不开的难题。于是,在学生们演讲后,进行适度的点评和指导,就显得很有必要。

这次演讲针对颇具争议的手游《鲁迅群侠传》(据悉,该手游曾下线,经过修改后重新上线),评论的重点应该放在“鲁迅作品是否适合娱乐化的开发”上,颇有参考价值。

【演讲正文】

2016年,鲁迅先生逝世80周年,一款为纪念这位思想文化巨擘而开发的名为《鲁迅群侠传》的手游,吸引了众人的眼球,在游戏中,玩家率领闰土、孔乙己、祥林嫂等众多鲁迅小说中的人物,一起过关斩将,挑战强大邪恶的僵尸军团。为了保卫鲁镇,离乡多年的阿Q、闰土不再沉默,他们纷纷拿起刀箭,还招呼上赵太爷、藤野先生等一齐出马,誓与可恶僵尸决一死战。

对此,网上众说纷纭,争论不断。开发者称,自己的初衷是“尝试用通俗化的再演绎方式重新解构鲁迅小说,从而让当代年轻人更易接受鲁迅文化”。又称“鲁迅都被请出教科书了,把他放进游戏里,更易让年轻人接受,有助于传播鲁迅文化”。

实际上,网友们争论的焦点,大抵就是“经典文学的娱乐化传播”或者说“经典文学二度开发的边界”的问题。

于我看来,将名著或严肃题材通俗化、借助电子游戏的方式进行经典文学作品的二度开发,未尝不是一种使它们走向大众的上佳方式。很多对这款游戏的批评实则源于对严肃题材通俗化的无法接受。如同六小龄童先生一直对《大话西游》嗤之以鼻一样,因为在《大话西游》中,孙悟空谈起了恋爱。

然而这并不能改变大家对《大话西游》的喜爱,它用所谓“后现代解构主义”重构《西游记》,这不但使这本400多年前的小说更接地气,还在一定程度上让《西游记》的故事重焕光彩。

类似的还有国外的电影《林肯大战僵尸》、电影《傲慢与偏见与僵尸》、游戏《科学格斗》,这些都是曾轰动一时的文化产品,而它们无不是以通俗化的再演绎方式再现经典,并受到大众的喜爱与追捧。

因此,我们不能否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游戏在传播文化传递正能量方面所能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对于文学娱乐化这种现象或是说趋势,我们需要理智看待。

但问题是,以鲁迅及其作品为代表的严肃人物,严肃经典,真的适合成为被颠覆,被媚俗消费的对象吗?答案是显然的。毫无底线的娱乐化,也许能满足低级的趣味,但会使经典作品的深刻含义荡然无存,让读者误解,让民族文化受伤,到头来仅是徒增文化垃圾。

就拿鲁迅来说,其作品的特质决定了它们不适宜被改编成以娱乐为追求的游戏产品。鲁迅的小说以深刻揭露旧社会的黑暗和国民的劣根性见长,其中一些人物如阿Q、祥林嫂、孔乙己等不仅毫无侠性可言,而且还多为悲剧人物。让他们以侠客形象出现在游戏中,如果尊重原著题旨,那这游戏就玩不下去;如果按照侠客的套路来重塑这些人物,就构成了与鲁迅原著完全相反的观感。而在游戏中,号召“不愿辗转麻木生活”的玩家做“勇敢的战士”这种粗劣的套用,实际上更是瓦解了鲁迅作品的深刻意义,体现出来的不过是弥漫在游戏产业中的恶劣趣味。美其名曰“让当代年轻人更易接受鲁迅文化”,怕是会变成严重的误导,让玩家明白“鲁迅不是伟人,只是一个IP”。这样看来,这款游戏其实是对鲁迅作品的颠覆,是对鲁迅的不尊重。

所以,我们说,以具有娱乐性质的活动如电子游戏为途径的经典二度开发,将合适的文学元素嫁接到游戏中并无不可,就好比《红楼梦》《儒林外史》与游戏有些牛头不对马嘴,而《三国演义》《天龙八部》之类就比较适合被改编。但应明确的是,呈现和解读经典要有底线,即不能抛却对原作品的尊重。娱乐也要有底线,就是对历史和文化的敬畏。

鲁迅的作品穿越了时代,至今仍给予人们文学的温暖,思想的启迪。这对于当下的文化经典二度开发无疑是一座富矿,然而,如果开发者们暂时找不到正确而恰当的表现方式,那么宁愿选择放弃,来维护对鲁迅及其作品的敬意,才是最正确的吧。

感谢您的关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