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津渡,中国古渡博物馆(下)
★旅游地点:镇江西津渡之历史街区
从待渡亭右拐,是一条小巷,可以通往长江路。这条巷子两侧,还有几条巷子,虽然巷子深深,但里面的面店生意还不错。
有一间店铺挺有意思,正好设在凹进去的一个空档里,逼仄的空间,居然还摆了好几桌。镇江的锅盖面几乎是全国知名的面点,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在旅游景区,一碗面的价格居然也很亲切,十来块钱的猪肝面、牛肉面啥的,料还特别多。
往前走就是长江路,这有可能是西津渡的正入口,这里应该也算是个小广场吧。石头下面,还刻着《西津渡赋》。
游客服务中心也在这里,清代小码头遗址现在放了一只非常华丽的船,上面还有三面帆,小动物啥的。虽然看着像游乐场的作品,但还真有不少游客在这里合影留念呢。
小码头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同治至光绪年间,随着江淤上涨,码头改向上发展。1900年前后,码头被彻淤成了陆地。据说,这是清代救生会、义渡局的专设码头。
蒜山游园看着就像是一个小公园,规模虽然不大,但布置得很雅致。京江亭旁边有一个小池塘,这是真的小,不过池边还有位古代仕女的雕像,不知道是何许人也。
旁边的草坪上,有动物的雕塑,一群火烈鸟或闲庭散步,或低头觅食,梅花鹿则在另一片草坪看着这群鸟儿。
从长江路继续回到西津渡老街,旁边有一座街巷剧场通体都是朱红色,看着与两侧的青砖建筑有些格格不入,倒是特别醒目的。
看到“都天行宫”的时候,我以为是某个道观,门口看着像一间服装店,售卖的是民国风格的服装,走进去还有一进,里面挂着画,展示柜里也陈列着一些文物。看了介绍才知道,原来所谓都天,是指都天庙会。
都天大帝在道教上被称为旻天大帝,世居京口,原来是一介书生,某年瘟疫时遍寻草药,不幸尝到毒草,脸上发黑,因此后人供奉的都天大帝多为黑脸的塑像。不过这里供奉的画像,倒看不出是黑脸。
后来在历史的发展中,逐步演变为唐代大将张巡的化身。张巡,唐开元年间进士,唐朝御史,安史之乱时起兵雍丘,破敌军十余万人,后来城破被杀。后来唐肃宗下诏封张巡为保仪尊王,很多地方的都天大帝庙都供奉张巡。
都天崇拜衍生出的文化现象包括祀奉、求护、祈福、巡游、庙会等文娱活动和商业活动,据说行会之时周围的城镇都会赶过来看会,各地的商贾行客趁机在这里做买卖,旅客群集高峰时达到二十万人呢!这个庙会持续的时间长达一个月,也就是说在这一个月内,镇江就是全民狂欢的节奏。
今天的西津渡游人如织,尽管新冠疫情还没有完全控制,但镇江人民似乎很镇定,大概是开始,镇江就是低风险地区。
古街全长1000米,始创于六朝时期,历经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的建设,留下了今天的规模,整条街上随处可见历代的历史遗迹。
走着走着和家里人就散了,然后再往回走一遍,也并不觉得不耐烦。沿着古街一路走,一边看街道两边鳞次栉比的建筑,它们大多是两层楼,可见当时的西津渡还是很繁华的,建筑风格大多是明清的样子,之前的建筑可能在明清两代都经过了翻整。
有些题额看着就很有年代感,像“民国元年春长安里”、“吉瑞里西街·1914”“德安里”。
要说这街道真心不算长,不过向南北延伸出去,还有很多巷子也可以逛逛,街道上有很多店铺,现在当然与时俱进,除了售卖一些镇江特产和经营镇江本帮菜以外,还有一些网红商店,也是在其他古街古镇都必备的。
据说,从观音洞下行一直到现在的长江路,短短的几百米街道曾经有超过一百五十家的店铺。用现在的话来说,这一段的房市那曾经也是“寸土寸金”的存在啊。难道女作家韩素音曾感叹:“漫步在这条古朴典雅的古街道上,仿佛是在一座天然历史博物馆内散步。这里才是镇江旅游的真正金矿。”
古街由东向西共有四道券门,上面的题刻分别是“同登觉路”“共渡慈航”“飞阁流丹”“层峦耸翠”。既有宗教人文,也有世俗自然,它们似乎在这短短的古街上,和谐地交融了起来。
自驾游:镇江西津渡之历史街区
10月初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