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言,是一种难得的修养
来源:慈怀读书会(ID: cihuai_dushuhui)
言不苟出,行不苟为,择善而后从事焉。
知乎上有人提问,“真正成熟的人是怎样的”?
有一个高赞回答这样说:“真正成熟的人,懂得慎言。”
很多网友留言表示感同身受,说自己就是说话不够慎重,引起误会,遭受创伤。
弘一法师说:“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为人处世,看破不说破,知人不评人,往往能收获更多。
水深流缓,人贵语迟,说话的技巧,从不再多,而在心。
01
聪明人,往往不多言。
毛姆说:“你要克服的是你的虚荣心,你的炫耀欲,和你时刻想要冲出来、想要出风头的小聪明。”
真正聪明的人,往往喜欢不动声色,谨言慎行,因为这是对自身的一种保护。
三国演义里的杨修,就曾因为话太多了,招来杀身之祸。
汉中之战时,曹操得陇望蜀,窥视西南之地。
可是,刘备领蜀中精兵进入汉中,屡次大败曹操。
曹操进退两难之际,厨师端来一碗鸡汤,曹操看着碗中鸡肋,苦笑不已。
恰巧夏侯惇进来请示行军口号,曹操便半糊涂半认真地说道:“鸡肋,鸡肋”。
口号一传出去,旁人只以为是普通军令,只有聪明绝顶的杨修明白其中之意,于是开始收拾行李。
众人不解,杨修却说:“如今对战就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丞相恐有退兵之意。”
听到杨修的解惑,众人纷纷开始收拾起行囊,一时间军心动摇。
战场之上,此乃大忌。于是为安军心,曹操以“蛊惑”为由,杀了杨修。
杨修是聪明,可也正是这份聪明害了自己。
不管是谁,放纵自己的表达欲,总归有哗众取宠之嫌,殊不知,说得越多,错的越多。
俗话说“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语言总是会有局限的,一个人交谈越多,暴露自己的短处越多,带来的问题也会越多。
聪明人往往可以把握好“言少”、“言多”这个度,寻常之时可以话不多,一旦开口,往往掷地有声,切入要害。
与人相处,与其多言,不如沉默。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这份沉默的修养,正是聪明人的表现。
02
成熟的人,往往不戏言。
《红楼梦》中有一个丫鬟,名叫四儿。
她本是贾宝玉屋里打杂的一个粗使丫鬟,一次偶然,她讨得了贾宝玉的高兴,被提拔了上来。
这本是大宅门里的寻常之事,可四儿却常常以此为傲,不懂收敛。
因为她和贾宝玉是同一天生日,一次炫耀时,她说了一句玩笑话:“同一天生日的是夫妻。”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她的一句戏言,为她带来的严重后果。
因为这番言语,她被王夫人当面修理,更被赶出了大观园。
四儿本可以有个不错的前程,却因为傲慢与戏言,惹得众人厌烦,落了个得不偿失的下场。
曾国藩在《曾国藩家书》中讲到:“古来言凶德致败者约两端:曰长傲,曰多言。”
自古以来,招致失败的凶德有两种,一是骄傲自满,二是多言妄语。
那些真正成熟的人,从不会轻说戏言,因为戏言,不仅给人不端庄、不稳重的感觉,还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算计。
人生在世,当爱惜自己的羽翼,玩笑戏谑的话,能不说,便不说。
戏言易招祸患。有时候,一句玩笑毁终生。
03
理智的人,往往不出恶言。
主持人寇乃馨曾讲过这么一件事。
有一次,寇乃馨和老公吵架,气头上,她大骂道:“黄国伦,你是个离过婚的二手货,你哪一点配得上我”!
话语一出口,她便后悔了,眼见老公默默收拾行李,离家出走了。
临出门时,老公看着寇乃馨,平静地说,“有些话是不能说的。”
虽然两人之后和好了,可这份悔恨依旧留在寇乃馨心中,从那之后,她再也没有对家人说过伤人的话。
寇乃馨冲动时的口不择言,并不是一个特例。生活中,很多人情绪一上来,便尽挑伤人的话去说,而且越是最亲的人,讲的话往往越恶毒。
人们总以为亲人会原谅我们的过失,可殊不知,亲人的心也是会受伤的,虽然表面上没说什么,但隔阂就是这样一点点产生的。
佛家讲:“舌是杀人刀,语是剔骨魔。”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利刃割体痕易合,恶语伤人恨难消。
理智的人,从不会轻易说出伤人的话,因为他们知道,有些事和好容易,如初太难。
口出恶言,则伤人不利己。
不出恶语不伤人,是一种莫大的修养。
04
慎言,是处世的基本修养。
《淮南子》里说:“言不苟出,行不苟为,择善而后从事焉。”
说话,从来是一门学问。说得好,是有效的沟通交流,说不好,就可能惹祸上身。
聪明的人,往往不会太过表现自己,三思而言,才是他们的处事之道;
成熟的人,往往不会冒失戏言妄语,谨慎而语,才是他们的为人之理;
理智的人,往往不会轻易说伤人话,家和事兴,才是他们的一生追求。
有些气人的话,多忍一忍;有些伤人的话,再想一想。
别因为一时之气,一刻之欢,而错了情分,失了机会。
好好说话,好好做事,努力做一个说话暖心,相处舒心的人,唯有这样,才能余生不烦,将来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