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的羁绊》:母爱能滋养孩子,带刺的母爱则羁绊孩子一生

据统计,在中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发布的《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中学生考虑自杀的最大因素,来自父母。

这太令人震惊了吧?!

中国有句家喻户晓的俗语:“天下无不是之父母”,尤其在说到母爱时,我们的脑海中会迅速浮现出“伟大”、“无私”等形容词。

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其实,“天下无不是之父母”这句话并不是说父母不会犯错,而是重点强调父母对子女的心都是好的,无论是是溺爱纵容还是严厉管教,都是出自一片爱子之心,但是,用错了方法的爱,往往让子女受伤更深,却不自知。

爱来自于父母,伤害往往也来自于父母。而且,无论是爱还是伤害,都将被孩子继承下来,传给下一代。

我最近在读一本书——《母爱的羁绊》,作者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出发,剖析了母女关系中复杂的心理状态,以及如何疗愈母亲所带来的创伤。文字平实温暖却又发人深省,书中例举大量女儿们的心声,引人共鸣,心生同情。

当我看到其中一些章节的内容时,也会不自觉地结合之前看过的现实例子,带入更深层次的思考。

我喜欢看湖南卫视《少年说》节目,因为它像挑破现实表皮的一根细针,露出平静的表面下那些真实的冲突和创伤;它像一个万花筒,折射出中国家庭教育、亲子关系的种种问题。

节目中,无数受伤的孩子登上勇气台,对父母喊出心声,令人动容,引人反思。

接下来,我想结合节目中一些孩子的陈述,根据《母爱的羁绊》中的相关内容,从心理学的角度给出一些建议,与各位家长共勉。

必须强调的一点是,我们探讨的出发点不是为了对母亲角色进行口诛笔伐,也不是为了将责任甩锅给“原生家庭”,而是为了找到创伤的源头,是为了更好的自我疗愈,摆脱母爱的羁绊,是为了创伤不再代代相传。

《母爱的羁绊》:自恋型母亲的3种类型

作者卡瑞尔·麦克布莱德,是著名的治疗家庭问题方面的专家,已有28年的心理咨询实践经验,她通过临床工作研究大量的案例,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发现了自恋型母亲对孩子,尤其是对女儿,有很深的负面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麦博士在写作本书时,得到了她那位曾经羁绊她的母亲的支持,虽然老太太担心会被女儿写成一个坏妈妈,但终究还是祝福了女儿,这无疑具有积极的象征意义!

“自恋”一词最早出自古希腊的一个神话:纳喀索斯是一位非常英俊的少年,他被自己的倒影所迷住,不吃不睡,无法自拔,最终憔悴而死。

自恋就是过度以自我为中心,自我陶醉的行为表现。《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将自恋归为一种人格障碍。

事必躬亲型、心不在焉型和这两种类型的混合型,是自恋型母亲的3种类型。

1、事必躬亲型母亲

对女儿无微不至、事必躬亲,她们为孩子付出一切,并沾沾自喜甚至自我感动着,却对女儿的真正需求毫无察觉。

正如那个把女儿娇惯成“高商低能”的妈妈:

小时候,女儿吃饭不会用筷子,她却不教,只给女儿一个勺子,每次吃饭,她总是不断往女儿碗里夹菜,女儿只管低头吃,导致她上高二了还不太会使用筷子。

当同龄的孩子们已经会自己挑选各种款式的衣服,而她竟然连衣服型号是什么都不知道。

当同龄的孩子们都能为自己的事情拿定主意,而她连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由父母做主。

初二的时候,他们才尝试让我自己穿衣服,前几天,他们才开始让我自己倒热水。

高二了,白天和同学们出去玩,他们都要接送。

在家里,他们什么事都不会让我去做,就连插个电源,都怕我一不小心就触电。

事必躬亲型母亲在现实生活中比较普遍,她们剥夺了孩子自主探索的权利,干涉了孩子的成长,她们自以为的爱,实际上带来的却是伤害。女儿被无用感包围,无法认同“低能”的自己,甚至很可能会成为“巨婴”。

2、心不在焉型母亲

顾名思义,心不在焉型母亲心里没有足够的位置来容纳孩子。

这个类型的母亲,或过分关注自我,或“重男轻女”,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在妈妈心目中无足轻重。

被妈妈忽视的孩子,长大后内心总有缺憾。

《都挺好》中的苏明玉,她的母亲对两个哥哥砸锅卖铁,有求必应,但却连辅导材料都舍不得给她买,不愿意供她上大学。

3、混合型母亲

事必躬亲型和心不在焉型的混合体,行为表现有些分裂。

比如电影《母女情深》里的那位母亲,总是紧张兮兮地反复检查自己的女婴还有没有呼吸。她甚至通过摇晃女儿,把她吵醒进行确认。而当婴儿哭闹时,她才放了心,然后关起门,让孩子一个人在摇篮里继续哭。

作者还在书中刻画了母性自恋的6张面孔,分别是:浮夸外向型、成就导向型、心身疾病型、成瘾性、不怀好意型和情感饥渴型。

细心观察,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对标的例子。

《母爱的羁绊》:自恋型母亲和女儿的互动方式——

你觉得自己不是自恋型母亲?

据说90%的母亲都有不同程度的自恋倾向哦!

以下,欢迎对标自查:

1、女儿总是想得到爱和赞许,但是却永远无法取悦母亲。

有位妈妈总爱把女儿和她的学霸闺蜜放在一起比较,为了打压教育女儿,甚至残忍地对女儿说:

你看你成绩那么差,为什么她会跟你做朋友?

当女儿委屈地向她喊话:“妈妈,孩子不是只有别人家的好!你自己的孩子也很努力,为什么你不看一下?”

妈妈却固执地表示,“我是为你好,因为如果不打压,你很容易会飘。”

其实女儿的诉求很简单,她知道别人很优秀,可自己也很努力了,她只希望妈妈不要总是再拿别人家的孩子跟她比较,希望妈妈可以多夸夸她。

然而在这位妈妈看来,所有夸赞的话语都犹如“糖衣砒霜”,只有不断打击、打击、再打击,才是真正“为你好”。

2、母亲更在意事情看上去好不好,而不是你感觉怎么样。

有位妈妈从自我的角度出发,以自己的喜好,强制决定孩子应该上哪些兴趣班。

女儿向“霸道”老妈发出了灵魂质问:“妈妈,非洲鼓、舞蹈、美术、乒乓球……都是你喜欢的,没有一个是我喜欢的。”

妈妈表示,觉得孩子的人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不能因为不喜欢就不上这些兴趣班,她说最近又给孩子看了很多特长班:骑马、跆拳道、羽毛球,而且还报了一个化妆班。

“化妆班,化妆,很美的!”

3、母亲爱挑毛病,指责别人。

这大概是很多母亲的通病了,我的小姑子就曾不止一次在我面前埋怨自己的妈妈“毒舌”。

节目中了有一位女生吐槽:我的妈妈一定很苦,毕竟她的嘴那么的毒。

哦吼,你真是一个人才,你怎么考成这个鬼东西的呢?你要是再考成这样,你就不用来学校了。哪凉快哪呆着去,你看看我的智商,再看看你的,真是半点没有遗传。

你看看你,眼睛都长哪里了,你哪里觉得这个衣服好看,这面料又土又旧又廉价又幼稚,请问你买回来干嘛,做装饰品吗?

你以后要是再买这样的衣服,我就把你的和你的衣服,一起丢出去。

但是我就是啥不也不干,你还是不肯放我过。我弟在写作业,你就会来一句:

“哎呀呀呀呀,你说说你,以后要好好学习,不要像你姐一样干啥啥不行,学习真是一塌糊涂,喔呦,啥都干不了。”

总是对女儿冷嘲热讽,还自诩“犀利直白并无不妥,是有效的沟通方式”,孰不知,柔软的舌头最伤人!

4、女儿和妈妈之间没有隐私,她不尊重你。

查手机、偷看日记大概也是很多妈妈的“拿手好戏”。

这不,有位妈妈强势地对女儿说:“我特别想要知道你的全部。”

因为老师拖堂,女儿比平时放学晚了点,一到家妈妈就开始夺命三连问:

你为什么这么晚回家?

是不是早恋了?

不是早恋为什么这么晚回家?

“我的事情,我妈妈全都知道。我觉得手机是我最后的私人空间了所以我改过几次密码,但在我妈妈眼里,改密码=有秘密=早恋。

我妈妈会半夜进我的房间,用我的指纹开过我的手机。”

5、母亲会嫉妒女儿。

6、不支持女儿的自我表述。

7、家里所有的事都得围着母亲转。

8、母亲没有同情心。

9、母亲无法处理好自己的情绪。

10、自恋的母亲会把女儿当朋友,而不是女儿。

【互动:以上你中了几条?还能理直气壮认为自己不“自恋”的妈妈请举手!】

自恋型母亲的女儿们

自恋型母亲养育大的女儿,最终却会成长为两类人:高成就动机型和自我破坏型。

这两类孩子看似成长路径、人生成就完全不同,但是其内心本质是一样的,通常会有以下特征:低自我价值感、缺乏自信、缺乏安全感。

自我破坏型的人的特点:容易破罐破摔,自暴自弃;用各种成瘾物来麻痹痛苦;在自我破坏的生活方式中无法自拔;成就水平很低。

她用行动和境遇“迎合”自恋的母亲,向她证明自己确实不够好,不值得被爱。

高成就动机型代表人物:《都挺好》苏明玉

因为遇到了亦父亦师的蒙总,对苏明玉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努力奋斗,成为更好的人”这一信念支撑了她的整个成长,她终于可以在母亲面前挺起腰杆,证明自己的优秀和价值。然而她还是不快乐,自恋型母亲带给她的创伤,伴随着她半生的挣扎。

有自恋型母亲,女儿们该如何自我疗愈?

简而言之,接受过去,改变自己。

第一步,认识到自恋母亲的客观存在,接受母亲的缺点。

《奇葩说》中,有一次马东和蔡康永谈到“原谅”。

马东说: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终究会原谅那些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

蔡康永说:“那不是原谅,那是算了。”

第二步,真实地面对这些问题带来的情绪,感受真实的情感。

过去的伤害是真实存在的,怨恨也是真实存在的。

所以,女儿们大可不必自我谴责,不必怀着“不原谅”的愧疚,可以选择“算了”,然后继续好好的生活。

世上没有绝对的好妈妈,也没有绝对的坏妈妈,尽管母亲有自恋人格障碍,但她也非一无是处,女儿们不要忘记母亲给予你的礼物,比如生命、天赋、明亮的眼睛等等,并始终对此感恩。

第三步,重建积极的观念,心理上从母亲身边独立出来,终结“自恋遗传”

心理上从母亲身边独立出来,《母爱的羁绊》作者给出了三个步骤:

① 弄明白母亲是怎样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你身上的;

② 理解并解决妈妈和其他人的嫉妒;

③ 消除内化的负面观念。

不必讨好,也不要期待妈妈的改变,当自己跟妈妈的意见不符时,坚持自己独立思考。

情感的遗传如同基因遗传一样,代代相传,一些家族传承着令人喜悦、赞叹,以及让孩子心怀感激和自豪的品质,另一些则让人心碎,并且具有破坏性,它们不应该传给我们的后代!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学会共情。

即同情理解母亲,也能换位在孩子的立场去接纳她。

2、对自己的行为和情绪负责。

不做把情绪甩锅给孩子的母亲,更避免暴力对待孩子。

3、帮助孩子树立正确价值观

教会孩子敢于做真实的自己,不在刻意讨好中迷失自己,也不对别人抱有不切实际的期待和幻想,坚持独立思考,勇于承担。

4、父母爱孩子,是因为孩子是个什么样的人,而不是因为他们能做什么。

用无条件的爱滋养孩子,而非用自我的价值认定羁绊孩子,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无条件被爱,被接纳。

写在最后:

不用担心从自己的母亲那儿习得了“自恋人格障碍”,接受现实,积极自我疗愈。但愿这本书,也能带给你智慧、勇气和力量。

附上《母爱的羁绊》目录,给需要的人——

——感谢阅读——

(0)

相关推荐

  • 守候雨季的大伞读后感800字

    以前,我对母亲的爱似有似无,就像太阳下的微尘一样容易被忽略,然而读了<守候雨季的大伞>这本书以后,让我重新明白了母爱的伟大. 一个入室抢劫的歹徒,遇到一位留着钱为女儿治眼病的勇敢母亲.真的 ...

  • 推荐书籍《母爱的羁绊》

    这是一本人人都需要阅读的书籍,无论是当父母的还是未当父母的,通过阅读改变和子女的关系,更会改善和父母的关系. 每个人都带着原生态家庭的爱和伤害长大,如果得到的爱是充足的,那么恭喜你,你的人生路上少了些 ...

  • 好书简读《母爱的羁绊》:别让自恋型母爱毁了你的孩子!

    阅读本文约用时|9分钟 来源|TINA心理.樊登读书  KNOWLEGE 本/文/知/识/萃/取 KNOWLEDGE EXTRACTION ✎这是一本关于母亲对女儿所产生的影响的书.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 ...

  • 济南蚂蚁逛街教育科技靠谱吗?-母爱的力量,学会感恩

    有一天,一个母亲怀抱被困在倒塌的建筑物下,时光一天天过去,救护队没有找到她们.饿得奄奄一息时,母亲用石块割破静脉,让鲜血滴进孩子的嘴里.等人们最后找到她们时,母亲已死去,一响亮的啼哭歌颂着母爱的伟大. ...

  • 自恋的母亲,是女儿一生悲剧的开始

    一群30+的兴风作浪的姐姐近日大火.她们是入圈36年的伊能静,当众选妃的宁静,9点睡觉的钟丽缇,为X牌骄傲的张雨绮,坚决跳舞的许飞,被群宠的万茜,来当女王的黄圣依,音乐界传奇女侠阿朵-- 她们每个人的 ...

  • 如果让你痛苦的人是妈妈,你该怎么办?

    主播:Bobo 本书作者卡瑞尔是美国注册婚姻和家庭治疗学家,有近30年的心理咨询经验.作者通过大量的心理咨询案例,向我们展示了被不健康母爱所困住孩子的痛苦与无助.如果无法得到疏解,不仅给孩子的个人成长 ...

  • 母爱是什么:是艺术,是成长,是让孩子长硬翅膀展翅飞翔

    如果有人问你母爱是什么,你恰好很有研究又有感触,会如何回答呢? 这对我是个挑战,因为我几乎会本能的立即回答,迅速催眠又自以为是,这恰恰是大忌. 恰当的回应在昨天文章说过,就是三句话"不知道& ...

  • 鲁稚丨孩子不能缺失母爱,女性不能失去自己

    鲁稚:作家,亲子教育专家.著有<与孩子一起炼爱><三年能走多远>等十余部家庭教育著作,<你不来我也等><正在消失的物品>等十余部散文.随笔. 英国伦理学 ...

  • 蒋勋:孩子会在母爱的暴力里渴望孤独

    我一直感觉到自己在成长的过程里对孤独的渴望,我用"渴望"这个词,可能很多朋友不理解.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和家族的关系很紧密,却不知道为什么在青少年的时候我很想逃开家庭的捆绑.当然用& ...

  • 【家长讲台】 滋养亲子关系,说给孩子听,不如带着孩子做

    阅读本文之前,请您先点击上面蓝字"追梦教师袁建国",再点击"关注",并介绍您亲朋好友和同事.这样,每天我们都会收到撞击灵魂的精神盛宴,得到高境界的精神陪伴,在幸 ...

  • 沉迷垃圾快乐的孩子, 大脑严重受损: 请警惕孩子世界的上瘾性行为

    点击加载图片 用陪伴代替手机,用关心填满孩子的人生,给予孩子精神的富足和真实的快乐,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作者 | 番茄妈 这几天放假,我带着孩子去朋友家做客. 期间大家坐在一起吃晚饭,朋友喊他家9岁 ...

  • 该怎样能够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让孩子保持善良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在当今社会上有一个这样的现象,就是孩子在很小的时候都比较的善良,但是当他们年纪大了之后就会开始变质.他们可能会变成偷奸耍滑的商人,或者是一些别的不好的人,那么当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时 ...

  • 父母常带孩子去这三个地方, 孩子长大后智商更高, 你去过几个?

    点击加载图片 老师,父母都很关注宝宝的智商,大家知道吗?孩子的智商并不是与生起来的一个恒定制,随着后天的我们的教育环境和父母的言行,孩子的智商也会有变化,那么我们父母常带孩子去这三个地方,会对宝宝宝宝 ...

  • 育儿•音频:培养一个孩子不易,养废一个孩子,冰冷的话足够了┃可乐

    作者┃可乐  朗读┃小莫 编辑┃丄学号  主持┃梁山伯 一 家长的语言攻击 胜过对身体的伤害 古语言: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父母对孩子恶语相向,面对这些语言暴力,孩子只能逆来顺受,最后导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