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性作文”来了!!!
新年将要来临,新考纲呼之欲出。在漫天飞的消息中,“分析性写作”的说法分外引人注意。就像前面推文中预测的那样:写作的发展方向将是“任务驱动型”观念的深入,而不是相反。
(插画作者:17届毕业生 王怡苹)
何以如此?咸鱼公主认为有以下原因:
1
实用主义的实践观念要求语文由高蹈回归现实。语文,首先是一种工具。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是它的首要功能。在古代,一个读书人首先要会写各种应用文:写信、田契、请柬;然后才是会做策论;最后才是讲求个性抒发的性灵文字。这样的能力层级才是符合实践需要的。如果,只会写一些抒发性灵(不同于作文中的灵性)的文字,却对实用功能掌握不够的,那就是“酸腐文人”了!而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却在性灵的层面要求过多,有流于“无用”、陷于“酸腐”的倾向!这也是当下语文饱受病诟的原因。
2
经济发展需要的是更多的人通过文字,阐释观念,交流信息,沟通意见。重视语文的使用功能,就是要为社会培养出大批“张嘴能说,动笔能写”的人才。这种人才才能有效推动工作的开展。文学性的东西虽然也在语文的范畴之内,但它不是语文的核心。就像我们说珍珠是蚌的精华,但蚌的核心绝对不是珍珠!
3
这下我们就不难明白以下事实:16年任务驱动型作文出现!从17年逻辑思维能力考查题出现!据说18年高考作文将是“分析性作文”!这还难理解吗?一个让语文回归现实,服务实践的时代已经来临!
有人问:难道语文追求文学性错了吗?答曰:没有错。一个人可以追求文学性,直到他到达文学艺术的巅峰。然而,对于教育事业而言,它需要的不是人人都成为文学家,它首先需要人人都能把语文用好,解决好实际的问题;而且,解决实际问题和文学性并不矛盾——鲁迅先生不就是把语言化作了投枪匕首的语文高手嘛!
那么,什么叫“分析性作文”?(注意此处是重点)
“分析性” 首先说明写作要侧重知性,而不是感性;
其次,说明凭借的方式侧重议论、说明,而不是记叙、描写、抒情;
再次说明写作的对象侧重事理,而不是事件、物象;
又次说明文章展开的结构应该是认识逻辑,而不是情感逻辑;
最后,写作的目的是为了说服人,取得共同的认识,而不是感动人,取得情感的共鸣。
总结起来就是:分析性作文就是以知性为基础,借助议论、说明的方式,对事理按照认识逻辑进行剖析,以说服别人,取得共同认识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