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小区级公办综合托育服务才能纾解人口生育问题的长痛

育邻梦

网友提问:好老师都去了待遇高的学校了,农村穷人家的孩子还有出路吗?

回复:完善小区级公办综合托育服务才能纾解人口生育问题的长痛。

生命,被赋予了繁殖能力+生长周期+小部分损伤自愈功能的自然物质组合形态。生命个体该长什么样、以何种方式实现代际轮替、适宜在哪些自然环境中生存.....这些都由自然生理基因遗传决定。但是,作为高等一级的自然生命,动物族群除了基本生理特征之外,适应自然生存环境的能力都需要通过后天摸索习得,比如狮子+老虎+猎豹等食肉动物的捕食技能、羚羊+野兔+野牛等素食动物逃避敌害的能力。

人类,自然生命体系中最具智慧的社群性高等级哺乳动物,每个人都必须依赖群体才能实现幸福生活、每个人也都必须为群体提供服务才能换得社会价值认同。自然生命体系之中唯有人类进化出了成体系的抽象社会文明成果、唯有人类具备通过大规模同类分工协作改造自然物质组合形态的本领、唯有人类通过驯化播种植物+驯服圈养动物改善了自我食物供给结构......然而,除生理特征以外,人类社会后天形成的社会文明生活技能都不具备遗传特质。因此,在千万年的进化实践历程中,人类社会形成了完整且独特的引导&辅助子女长大成年的综合性社会实践活动——教育。

教育是现代人类引导、辅助未成年子女长大成年的综合性社会实践活动,就是国家、家长和老师把当前社会中业已形成的正确生活方式传递给下一代,教育的核心工作就是言传身教和成长行为督导。因为,行为模仿是人类适应自然生存环境最基本的“筹码”,也是人类孩子从出生之时的完全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蜕变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基础。《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成长就是不断从别人身上借鉴优良品行,以他人被惩戒过的拙劣品行警示自己。因此,人只有融入群体才能知道自己是高还是矮、是胖还是瘦、是智慧还是愚笨......

群体活动是童年成长最好的方式

嬉戏打闹中练习奔跑、过家家体验不同的社会生活角色、与长者&少者互动过程中学会“尊老爱幼”......人类社会文明成果源于生产劳动与生活实践,学习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社会。所以,缺少小区级公办综合托育服务才是人口生育问题的长痛。因为——

1.城镇之中土地等公共生存资源都“寸土寸金”,依靠单个家庭着实难还给孩子们快乐的童年

2.人类社会文明成果积淀越丰厚,孩子们需要“学以备用”的知识内容必然就越多。因此,如果孩子学习成长过程中每项都试探一下、每项费用都由家庭独自买单。那么,家庭生育的负担就没法儿“减负”

3.孩子们的童年成长就如搭积木,成长层次可不能乱、不能错,很多能力成长一旦“过了这个村,就没了这家店”,比如群体社交能力。这不,越来越多缺乏童年社交环境长大的90以后正成为独居者

3.北宋史学家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育则必须在群体社会生活实践中才能习得,知识讲授、课文阅读仅仅能让孩子们知道。然而,德育的知道与做到、一次做到和一生做到可是相差“十万八千里”,比如制法、知法、执法者是犯法人群中的绝对主角儿

4.参与职业工作的时间不能看管孩子、看管孩子的时间不能参加职业工作、每个家庭都抽专人看管孩子也不一定能够独自教好......因此,近距离群体互助才是缓解城镇家庭生育“后顾之忧”的上策,而这最好的场设就是小区级公办综合托育设施

.......

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三原则:“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文化知识可以从课堂、课本上学到,但关于人类社会的综合生存素质却多数只能从生活实践中研习。孩子是未成年人,他们缺乏独立参与社会生活事务的能力。但是,这并不等于孩子们的学习成长就不需要群体社会生活。相反,处于童年期的孩子比成年人更需要群体社交环境,而城镇居民小区则是当前孩子们最主要可自由、自主前往的公共游娱场所。所以,缺少小区级公办综合托育服务才是人口生育问题的长痛,补上这个缺儿不仅能够真正建成儿童友好城市,还能为匡正人口、减轻家庭生育负担注入澎湃动力。育邻人使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练和顾问。

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育邻人: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探索一套以邻里互助方式化解“独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难题的公益、普惠性教育事业,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为孩子们提供游戏、合作、共享成长空间......即社区邻里教育服务生态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