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悦读·散文】田明霞《永生永世等着你》

【阅读悦读·散文】田明霞《追梦人李百》

文/田明霞

【作者简介】田明霞,四川绵阳日报记者。

————————————————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

一个晴好的春日下午,我路过城里那条古老的小巷,看见3号小院的梅太婆,坐在院门旁的柳树下,戴着老花眼镜在看报纸。我凑上前去,发现她手上的那张报纸竟是英文的!

梅太婆见我注意她,抬起头来,忽然说:“What'syourname?”。我很惊讶,梅太婆80多岁了,在我印象中一直都疯疯癫癫的,怎么今天像换了个人?职业敏感让我觉得梅太婆肯定是有故事的人。我忙对她说我是记者。她说记者好啊,敢打抱不平。我笑了。这时,和我同行的摄影记者对着梅太婆拍了起来,梅太婆忽然就怒了,手舞足舞蹈地吼那摄影记者:“你又要来偷我啥东西?”

对门裱画店的柳大娘忙丢下手中的活路,过来拉梅太婆坐下,指着我们温言对她说:“你忘啦,这两位是记者呢,前两年,他们还联系爱心人士看望过你呢……”柳大娘若的话,把我的思绪拉回到了几年前——

一个腊月天的下午,一位城管朋友打电话给我:“我们今天在街头执法时,又遇到几个以街为市的商贩,没收了一只母鸡,真不好处理。不如你想个法子,把这只鸡送给困难群众……”我赶忙给柳大娘打电话,说了送鸡一事。

那天黄昏下班后,柳大娘带着我和城管朋友,拎着那只宰杀了的母鸡,走进了小巷3号院最靠里面的一间房里,那就是梅太婆的家。眼睛大大的、身材小小的梅太婆正靠在那张奇特的大床边看电视,我注意到她看的是电影频道,正放着一部外语片,只是下面打有中文字幕。

梅太婆的屋里很乱但不乏情调,到处都是书啊报的,还有一个破旧的二胡靠在屋角,特别是那张床,古色古香的。桌上水杯里还插着一束腊梅花,冷冷地香着。

当晚,我们在柳大娘的厨房里,用高压锅炖了那只母鸡,端给梅太婆吃了。天黑了,我还很想和梅太婆聊天,听她讲那些古老的故事。但夜深了,柳大娘拉着我走出了梅太婆的屋。

柳大娘除了忙裱画,还热心地代收邻里的水电费,是这个小院的“院长”。但柳大娘不愿多说梅太婆的事,只说当年她当知青返城后,就见三号院里多了个姓梅的女人。梅太婆无儿无女无亲无友,这几年一直吃着低保,是小院里的人轮流帮她买些米面菜,照顾她。几年没见,当年只看外语电影的梅太婆,今天居然看起了英文报纸,我对她更加刮目相看,觉得她肯定是个有来头的人,但柳大娘在我们面前,还是对梅太婆的过去只字不提。

不久后,我听到消息,说社区居委会作主,把梅太婆送进了养老院。柳大娘每隔十天半月去看看她。半年后,敬老院忽然打电话来,说梅太婆不见了。柳大娘急了,带着街坊到处去找,没得下文。又隔了半月,省城一家救助站打来电话,说那里有个太婆自称是这城里一条小巷的居民。柳大娘急忙让儿子开着车,跑到省城的救助站,我也跟着去了。

我们终于见着了梅太婆,她似乎认出我来,伸手来扯我的照像机,对我说,“你能到处跑写新闻,是个福气事。以后哪里有唱歌跳舞好玩的事,你也把我叫上。”她又对柳大娘说:“我年轻时,爱人带着我去过不少地方玩过呢。”

救助站工作人员说,梅太婆有时嚷着要去城南找她的老家,找她的爱人;有时侯,又说她要化妆,她的爱人马上要开军车回来接她走了。

第二天,我们把梅太婆接回了她住的那间小屋。一周后,梅太婆去世了。临终前,她对柳大娘说,要把她睡了一辈子的床送给柳大娘,千万不要把她床下的一个鞋盒扔了。

又一个春天来临,我在一个拍卖会上采访,意外地看到了柳大娘。她拍卖的物品竟然是梅太婆赠予她的那张床。我眼前的这张床,早已不是当初的破败样,床框四周雕龙绘凤,泛着幽雅古韵,像是个落难的公主,终于重回属于她的家。当天,这张清代古床以高价被人拍走。柳大娘走上拍卖台说:“这张床是我一个孤苦到老的邻居大娘送我的,我今天来参加拍卖会,就是要把这张床的拍卖所得,用于敬老院的建设,让更多的老人们晚年生活会过得有尊严些、有温暖些。”柳大娘的话赢得了大家的掌声。

走出拍卖场,柳大娘又从包里摸出几张泛黄的报纸给我看,说是梅太婆藏在床下鞋盒子里的,那是民国时期省城的报纸。我仔细一看,其中有张报上登着一对年轻夫妻的结婚照和结婚启事,照片中美丽的新娘,竟是梅太婆。原来梅太婆年轻时是古城名媛,留过学、擅歌舞,和照片中的男子郎才女貌,佳偶天城。后面的几张报纸,讲的是抗日战争的一些战事报道,梅太婆与丈夫新婚不久,川军出川抗日,梅太婆上前线看望丈夫及其战友,还采写拍摄了一些战事报道,发回后方见报,鼓励民众抗日。还有报道说,梅太婆的丈夫在抗战最后关头,与日军对战,消失在炮火中!天啦,梅太婆竟然有这样的壮举和传奇经历。也可以算是我们的同行吧!柳大娘对我说:“你是年轻记者,梅太婆过去受过许多不公的待遇,我不好对你多讲。她年龄大了后神智不清,也许正好让她忘了痛苦和思念!”

在我的建议下,我和柳大娘等小巷居民,用拍卖那张古床的一部分钱,在城里最清幽的公墓里,为梅太婆和她的丈夫购买了一处夫妻公墓。把梅太婆的骨灰和那些旧报纸同葬在一起。墓碑上,我们的摄影记者,把翻拍的那张旧报纸上的梅太婆与丈夫结婚照镌刻其上。我们让人在墓碑上写着:你存在,你来过。我等你,今生今世,来生来世,永不分离。

《琴泉》微信号stzx123456789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