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主席、评委!
我们这次比赛的辩题是“曹操与刘备谁是更好的领袖”,我方的立场是“曹操是更好的领袖”,我会就以下五点我方观点进行立论。第一、曹操善于用人,爱才惜才。在三国时期,袁绍手下的谋士陈琳写了一篇讨伐曹操的檄(xi二声)文,在这篇檄文中,陈琳可谓是将曹操骂了个狗血淋头。但是,曹操却在抓获他之后并没有杀了他,反倒因为他有才华而将他收为谋士,这恰好证明了曹操对于人才的爱护与珍惜。第二、曹操善于听取他人意见,几乎不意气用事。曹操正是因为听取了郭嘉“有勇无谋者若气衰力竭之时,便不久于败亡”的意见才能在兵困马乏之时攻下下邳,擒杀吕布。而刘备则因为不听众谋士的意见,孤军深入孙吴,最后死在白帝城。第三、曹操善于用兵,创造了“官渡之战”这一历史上以少胜多的传奇战役,这也恰好佐证了曹操是一位优秀的军事领袖。
第四、当今学术界给曹操的头衔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诗人”,而给刘备的头衔只是“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曹操比刘备多出了“杰出的”和“军事家”两个和领袖有关的词,强有力地证明了曹操是更好的领袖。
最后,地球是圆的,世界是多元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曹操确实犯过一些错误,但是难道这就能证明他不是一位伟大的领袖吗?请问对方辩友,如果自己没有军事才能而仅仅靠身边的军师扶持,那么这个人可以算是在战乱时期的一位优秀领袖吗?请问对方辩友,刘备嘴上口口声声讲着仁义,却夺了刘璋的西川。这是真正的仁义吗?请问对方辩友,刘备当时拜徐州,占荆州,夺西川。要不是刘备老是那么没有主见、拿不定主意,哪会死那么多百姓和将士?俗话说“乱世用重典”,我想请问对方辩友曹操在当时的乱世采用强硬的统治政策有什么问题吗?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正如春秋时期“尊王攘夷”一样,为什么齐国就受到赞扬而曹魏政权就要被对方辩友抨击呢?请问对方辩友,您知道刘备亲自带兵打过那些战役吗?或者,您能举出刘备斩杀过任何一位有名的上将吗?请问对方辩友,您知道罗贯中写作三国演义时的历史背景吗?我方回应:当时是元末明初、社会动乱,正统思想严重。罗贯中正是以蜀汉为正统,对曹操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艺术加工,所以,应该从正史入手来研究曹操。曹操平定内乱,结束北方的战乱,用毛泽东的话来说就是“顺应潮流,减少天下百姓痛苦”。难道对方辩友就可以用三国演义中对曹操的丑化来说他不是个比刘备更伟大的英雄吗?我方从正史中曹操的功绩以及对后世的贡献来论述曹操是比刘备更好的领袖,而对方却一再从三国演义中对刘备和曹操分别的艺术加工来论述他们的优劣,根本没有把握住本次比赛的重心。第一、曹操是乱世的一位杰出的领袖,统一了北方,为人民带来了安定;第二、曹操具有极强的领导能力,他手下的文官武将几乎没有投敌的;第三、曹操的军事能力非常突出,在官渡一战中,曹操非常理性的与袁绍做了比较,采用合理战术最后给袁绍致命一击,统一北方。第四、曹操知人善任,他手底下的人有谦谦君子也有狡诈之徒,但曹操都能用其所长,避其所短。最后,来引用毛主席对曹操和刘备的评价来结束我的陈词:
毛主席对曹操的评价是:“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创立魏国。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毛主席对刘备的评价是:“刘备其一为人太过感性,容易感情用事;其二缺乏明确的大局观,不能再关键时刻分辨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小作者简介:默默,2008年10月生,初中一年级好问少年。周五专栏小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