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父母脸色长大的孩子,心里有多苦?”| 对家人有用,是我为生存做出的所有努力

今天,壹心理和你聊聊“亲子职能反转”。
综艺节目《妈妈是超人》中,曾出现过这样一幕:
董洁和儿子顶顶在餐厅吃饭时,顶顶被一个金发碧眼的小朋友吸引了,本来听妈妈说话的他,转过头和小朋友打招呼。
一个活泼好动的小男孩,不爱听大人讲话,而被同龄的小孩吸引——这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但董洁却因为儿子的注意力不在自己身上,而感到浑身难受。
她叫了好多声“顶顶”,压着火说:“你现在可以管管我了吗?”
甚至一而再再而三地表示自己“伤心了”,软中带硬地威胁说:“你再不过来,我就要哭了。”
 
然后董洁真的哭了起来!泪流满面。
顶顶赶紧过去,面对这么沉重的情感勒索,小孩子手足无措地说:
“妈妈你别哭了”
“别流眼泪了”
“妈妈我跟你了”
“我陪着你,我陪着你,我陪着你”
隔着屏幕,我都觉得这场面简直太沉重了!
董洁作为成年人,应该做的是,保护孩子不因他们夫妻关系破裂、反目成仇而遭受创伤。
但是正相反,她自己更像是一个缺爱的孩子。
她需要年幼的儿子全身心地关注自己,确认自己的感受,并在她伤心绝望的时候,帮她找到继续活下去的意义——这个责任太重大了,根本不是一个小孩子的人格力量所能承受的。
节目组努力把这一幕渲染成母子间的温馨场面,但实际上这非常荒诞:
一边是七岁孩子的母亲,非常情绪化;
一边是只有七岁的小男孩,瘦瘦小小的,却要扮演母亲的“心理父母”,来化解母亲的不满与痛苦。
很明显,孩子和妈妈的角色颠倒过来了,也就是说:在这个家庭里,父母变成了孩子,而孩子变成了父母;也可以说,父母变成了小孩,而孩子变成了大人。
这种现象,就是英国心理学家、依恋理论之父约翰·鲍尔比所说的“亲子职能反转”(Parentification)。
在这种反转的亲子关系中,父母可以投射焦虑,比如发脾气、诉苦,但是孩子不行。
久而久之,孩子的身心被父母的情绪塞满,逐渐和自己的真实感受失去了连接——这也是最可悲的结果。
“心理溺水”的父母,
把孩子视作救命稻草
为什么会出现“亲子职能反转”这种现象呢?
在这儿,我想提出两个原因。
a. 家庭中缺乏心理边界
知乎上一个网友说,从小她妈对她“无话不谈”。
连她爸出轨、她爸和她妈性生活不好、她妈曾有过一瞬间想杀死她爸这种话,都对她“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自她有印象起,妈妈就总在亲戚面前,说女儿是自己的“小闺蜜”,母女俩可以“无话不谈”,言语中满是骄傲、欣慰。然而只有她知道,这闺蜜当得有多沉重痛苦。
听那些话的时候,她还不到10岁,连一个男孩子的手都没牵过,却要和她妈一起咀嚼一场失败婚姻里的龌龊。
这种母亲看似和女儿亲密,实际上完全没有心理边界,对于孩子是噩梦一般的存在。
每一次,当满怀的委屈、怨恨、绝望,全部宣泄一空后,母亲恢复了平静,又可以继续做事情了。
而女儿却在越来越强烈的精神痛苦中感到:她好像拖着一个溺水的人,快要喘不过来气了,而这人把她当作唯一的稻草,绝不会撒手。
她必须救她,负担她的重量,却觉得自己也越陷越深、精疲力竭了。
亲子之间,最重要的就是边界。
如果父母把孩子当死党,对孩子“无话不谈”,是对孩子最严重的剥削和侵犯。
b.父母转嫁焦虑给孩子
英国精神分析师比昂(Wilfred Bion)说过:系的本质,就是谁向谁投射焦虑、谁为谁承担焦虑。
好的父母,除了给孩子提供吃穿,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替孩子消化焦虑。
而人格不成熟的父母,不仅不能为孩子消化焦虑,还要反过来让孩子从小成为他们情绪的容器。
综艺节目《亲爱的小课桌》中,一个叫徐敬凯的男孩让人印象深刻。
原因是他一个寒假要做376张试卷,每天不仅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要完成妈妈布置的作业,而妈妈布置的作业量远远超过老师。
如果被发现偷懒、错三道题目以上或者不仔细的情况,都会被妈妈训斥,并增加作业量以示惩罚。
徐敬凯面对镜头时表示,他讨厌写作业,但在面对妈妈时却乖巧地说:自己想要做完书店里所有的练习册。
很难想象,一个只有七岁的孩子,当着妈妈、背着妈妈会反差如此之大。
显然,他要看妈妈的脸色过日子。
而父母这样不顾孩子内心感受,逼孩子学习,尽管打着关心孩子、为孩子好的旗号,本质都是在转嫁自己的焦虑。
很多父母,他们的成长完全停滞了,对融入这个社会产生了巨大焦虑,于是通过逼孩子竞争来转嫁自己内心的焦虑。
他们有种种心理需求和愿望,但没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而是逼迫孩子去实现。孩子是最爱的人,孩子实现了,就像自己实现了。
但父母这样做,无异于剥夺了孩子的自我,同时给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内心冲突:
· 说父母不爱自己吧,他们的注意力全在自己身上;
· 说父母爱自己吧,他们连真实的自己是什么样的都看不到,又何谈爱自己呢?
孩子对父母的愤怒和罪疚交织在一起,造成严重内耗。
正常而健康的关系中,强者为弱者承担焦虑;
 
在病态的、反转的关系中,强者向弱者宣泄焦虑。

反转的亲子关系
会给孩子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a. 虚假自我
当父母很焦虑,并且要求孩子符合自己的想象,来安抚自己时,孩子会忠诚地压抑真实的自己,围着父母的感觉转,形成“假自我”
“假自我”也可以有很高的智商、良好的社会功能,但它是一层虚假厚重、没有灵魂的壳。
他们的真自我被牢牢压制在这层壳内,忍受着巨大的愤怒和痛苦一旦爆发,就会造成极可怕严重的后果。
北大吴谢宇弑母案震惊全国后,吴谢宇的同学和邻居说:
“他是地球上我最后一个想到会犯罪的人。”
吴谢宇,成绩常年全校第一,人称“宇神”,被北大提前录取。
极善解人意,哪怕别人细微的情绪变化,他都能感觉到并主动宽慰。
他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对他各方面要求极其严格,吴谢宇也努力做到了处处吻合母亲的期待。
在同学朋友眼里,他是偶像一般的存在:高智商、高情商、一表人才、内心温暖;
在老师长辈眼里,他既懂事又孝顺,曾在QQ空间里转发:“宁愿减寿十年换得妈妈活得更久。”
可惜这一切都是他的“虚假自我”,一个以让母亲满意为第一要务的完美作品人偶。
真实的他在弑母后就干了两件事:骗钱、与性工作者交往,以释放他因压抑过久而狰狞扭曲的能量。
b. 成年后易陷入无助、抑郁的状态
年幼的孩子,缺乏现实检验能力,无法估计自己能力的高低。
如果父母总是和孩子诉苦,向孩子传递这种感觉:“我有一个重大的问题,我需要你帮助我,需要你帮我化解。”
孩子会觉得义不容辞,觉得我一定尽全力拯救父母。
但成年人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塞到孩子的幼小心灵中,会怎么样呢?
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确实做不到,例如无法使父母相爱,无法使妈妈快乐,也无法使家里气氛改变。
孩子很可能会产生一种“我什么也做不了,我真差”的感觉,然后陷入可怕的无助与自责情绪中。
生活小大人家庭中
长大后如何破局?
 
那么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怎么做,才能让自己的心理更强大呢
a. 和父母之间,物理隔离
有人说,每次回家和父母相处一段时间,就元气大伤,像得了重病一场,要好多天才能缓过来;
也有人说,每次接到母亲的语音消息,都要先做半天的心理建设才敢点开。
如果已经到了“一和父母接触,焦虑和恐惧就扑面而来”的地步,就可以暂时先不见面。
与父母达成和解,可以帮助我们完成自我的接纳和整合,对自己是有益的。
但对于力气还不足的人来说,不和解会是一种自我保护,可以远离父母的伤害,隔离出独立空间完成自我修复。
b. 试着尊重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别人的
这也是最重要的。
如果你总是考虑别人的感受,就等于你的身体里住着的是别人,而不是自己。
可能以前住的是父母,后来会变成爱人、朋友、同事,甚至是不相关的人。
你习惯性地以他人的感受为重,甚至当他人的感受与你的感受相冲突时,你第一时间会放弃自己的感受。
而现在,你可以试着拿回自己的地盘,刚开始你可能会觉得:只考虑自己的感受,我是不是太自私了。但这个自私同样是别人的声音。
只有当你属于你了,才有多余的温暖给到别人,否则给出来的也不是爱。
当你更会爱自己,你会有更多的力量来爱别人。
前提是先学会爱自己。爱自己并不是自私,记得这一点。
最后,所有从小以父母感觉为重的改变虽然很难,但仍值得你去做。
正如阿尔贝·加缪所说的那样:只要我能拥抱生活,那拥抱得笨拙又有什么关系。
一点点来。
世界和我爱着你。

参考资料:

1.视频《董洁与顶顶相处方式》

2.《吴谢宇:北大学子弑母案始末》

3.《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戈登·诺伊费尔德

- The End -

作者简介:晴岸,心理学硕士,年轻妈妈,大千世界一个耐心的倾听者、记录者。知识星球:晴岸心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