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之外:孩子,我想和你一起“玩”出精彩!
90W+师生家长都在看!
一个坚持 原创 的教育公众号
全文共 | 2500字
预计阅读时间 | 7分钟
你是谁,你从小就知道
纪录片《小小少年》
小帮总能收到这样的留言:“孩子总想着玩,怎么办?”
想了想,我们用来区别“学习”和“玩”的标准是“对未来是否有帮助”。由此得出肯定答案的,我们鼓励孩子坚持;得出否定答案的,我们判定为“玩物丧志”。
而最近看到的一部纪录片,镜头中那些“玩出精彩”的小小少年,让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新的思考。
想象一下,若你的孩子坚持往家里搬运各式各样花里胡哨的虫子,你会怎么办?
小男孩殷然的“玩伴”让很多人避之不及。他痴迷于昆虫,连用了“迷人、可爱、漂亮死了”三个形容词来表达自己的热爱。
每天回家的第一件事便是照看自己的“虫虫特工队”;最喜欢做的是到户外捕捉、收集、观察各种各样的昆虫。
他说:我的主业是养虫子!
于是,他们将“野外探索”发展为一项家庭活动。有时间就会一起进山,找到珍惜又漂亮的虫子,爸爸会比殷然更加兴奋。
共享,搭建了沟通的桥梁。
谈及这看似“没用”的爱好,妈妈坦然:
没人能保证将来他一定会成为优秀的昆虫学家,但当下的快乐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必将使他受益终身。
拥有更多可能性,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这便是“无用之用”。
相信我们有一样的感受。每每看到这样的故事,都会内心激荡,但这些感触却像是飘在云端。
我们很难将纪录片中的孩子与自家的小毛头作类比,因为那些镜头中的专注和热爱,很容易让人误以为他们是天才,优秀是理所应当。
但实际上,我们都是平凡的小孩。
“玩”昆虫的殷然既不是三好学生,学习成绩也不突出;他还调皮捣蛋,校服永远都是脏的。
老师们不明白这个孩子特别在哪,甚至委婉告知摄制组学校有更优秀的孩子,要不要考虑换人;
没有老师,在妈妈的猪肉店中“玩”芭蕾的小云儿是真正大山里的孩子,家乡云南那夺村是个几年前在地图上都搜不到的小村落。
但她却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执著走上央视的舞台、领略山外的世界;
“玩”摩托成为职业选手的女孩怡娜为了弥补生理短板,在任何训练中都会自己比男生多加一倍的量;
“玩”机器人而提前斩获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启泽也并不是无所不能,他的小有成就只是因为投入得更多。
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不看手机也不追八卦,把时间全用来做机器人了。
用妈妈的话说:要是能把研究机器人的精力放在学习上,他的成绩会更好。
镜头里的孩子来自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家庭条件,有的钻研高精尖科技、有的一心扑在乡野。
但他们却在不同的领域表现出一样的挚爱,也因为这份挚爱而变得闪闪发光,像个天才!
那些“没用”的爱好,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成燎原之势。
看到这里,很多爸妈又皱起了眉头。
我也可以做这样的父母,守护热爱、托举精彩,但我的孩子好像没有这样的天赋异禀啊!!
今天想学跳舞,明天想学乐器,后天又对乐高有兴趣,每个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怎样才能让孩子进入“沉浸”的状态?
对此,“昆虫学家”殷然的妈妈给出了这样的回答:
举个例子。
昆虫之外,殷然还沉迷挖掘机,放学路上看到有挖掘机在工作,他跑过去整整看了三个小时,妈妈便在旁边陪了三个小时。
易地而处,你是会陪着孩子一起看挖掘机,还是催着孩子离开?
如何顶住压力去看见一个“平凡”孩子的精彩?让他活出自己的模样?
如何让一个“平凡”的孩子也能获得持续的热情和不断向上的力量?这是故事的背后带给我的启迪。
生命本就是独一无二的。
对世界充满好奇、有自己热爱的事物、独特的个性,还有一些擅长和不擅长的事。
作为父母,能做的是拓宽边界,陪伴他们去寻找热爱。但赤裸裸的现实摆在眼前,想要支持孩子的兴趣,不是一拍脑袋那么简单。
是顺其自然不求结果,还是逼他“再坚持一下才知道有没有到尽头”?
这其实不是孩子有没有耐力的问题,而是方法和规则的问题。
曾带领球队赢得两座超级碗冠军杯的橄榄球传奇教练汤姆·兰德里如是说:
孩子们总要经历从“兴趣”到“专业训练”的环节。而新手入门最重要的是滋养信心,让他觉得“我可以”而不是“我不行”。
01
告诉他,你做对了什么
孩子喜欢画画,他们理解不了“明度太高、构图松散、加强练习”的专业点评,但却一定能感受到“是我不够好”这一讯息。
长期处于自我怀疑,生活自然没劲。但若是换种方式呢?
「这幅画的颜色太漂亮了!若是后面再暗一点,这些鲜艳的水果就更突出了!」
不是很笼统地说“你很好”,而是非常具体地告诉他,你做到了什么+我的感受+可提升的点。
不是为了指责错误而欲抑先扬,而是真心肯定你的进步,复盘并感受成功。
鼓励+修正,成功也可以是成功之母。
02
不是“上帝视角”的爸妈
而是“共同进步”的战友
无论在哪个领域,“更进一步”的路上都撇不开枯燥、乏味和日复一日,产生惰性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
这也是很多朋友表示自家孩子喜欢上课,却从不练习的原因。
有位妈妈分享过自己的经历:
学会装傻,不耻下问;当孩子的老师,不如让孩子当老师。
有时候我们执着于“家长”的角色,而忽略了“朋友”的角色,要重视沟通和以身作则的力量。
有些人,终其一生都不清楚自己喜欢什么,在人生初期就找到挚爱的领域,这简直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了。
借用导演孙超的话:
这部作品,可能是给更多的家庭一种新的可能性。支持孩子的兴趣,它不一定能成功;但是它可能创造不一样的力量,去面对时而无聊又困难重重的人生。
你是谁,你从小就知道。
▼
每个人都是“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