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也是一种幸福(14)
王文斌老师
以下三篇短文是我2010年9月份撰写的、向青年教师学习的随笔记录(我想着这三位教师或许至今也不知道我曾写过关于他们的文章),现与大家进行分享。
(1)向王文斌老师看齐
下午放学时,我又一次看到王文斌老师的带队外出的身影。知道王老师始终坚持带着自己班级学生并把学生送出校门外的事是在开学初的青年教师座谈会上。当时我就很感动,很想写篇文章来赞赞王老师,可由于一些琐事而耽搁下来。今天再见此情景不禁“写心”涌动,急忙在食堂吃过饭后就回到办公室写下这段感言。
向王文斌老师看齐,应该是年轻教师自觉的事。之所以这样说,理由很简单: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尤其是刚毕业的年轻教师教学经验、管理水平、处理问题的方法和老教师比起来那是有一定差距的,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出现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可年轻教师有的是精力和干劲,有的是与学生相通的心理,要想迎头赶上,就要扬长避短,与学生打成一片,做学生的大哥哥大姐姐,与学生学在一起,吃在一起,玩在一起,走在一起。试想,你始终把学生当成是自己的人,学生怎能不喜欢你?自然你就会走近学生中间,成为学生的知己。要知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呀,王老师的做法值得年轻教师自觉学习。
向王文斌老师看齐,应该是中年教师坚持的事。三十而立,四十知不惑。中年教师年富力强,经验丰富,处理问题往往是成竹在胸。同时中年教师经过多年打拼,此时大多也是功成名就,因此他们失去了年轻教师的热情和活力。于是他们无意地将自己和学生拉开了距离,成了学生心声不愿倾诉的严厉“父母”。也正因为如此,中年教师往往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事必躬亲已成过美好回忆。可我们的中年教师呀,此时的我们正是重任在肩。无论工作还是家庭,我们都是压力最为沉重的时候,我们只有坚持像年轻教师一样把事做好,我们才会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在社会的大风大浪中不断前行。
向王文斌老师看齐,应该是老教师学习的事。老教师青春年华已成过眼云烟,眼看着年龄渐大,期盼工作轻松,心情愉快,益寿延年。于是在后期的工作生涯中他们往往回首往事,感叹不已,同时也期盼自己能够最终平安着陆。可我要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我们老教师要“人老心不老”,要乐于向年轻教师学习,积极向年轻教师学习,用他们的热情来感染自己,激活自己,使自己成为学生喜爱的“老顽童”、年轻教师乐交的“铁哥们”。若如此,老教师就会在工作中欢乐开怀,青春常在。
向王文斌老师看齐,更应该是学校领导必须的事。“安全重于泰山”“安全警钟长鸣”已经成为学校工作的头等大事。作为学校各级领导要始终把校园安全放到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在维护学校安全上更要始终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王老师的做法无疑给学校领导做出了很好地示范,值得学校领导认真看齐。“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假如我们的学校领导都能够像王老师那样始终坚持做到安全第一,并把安全工作作为一件每天必须做的事,我相信我们的校园就会天天平安!
向王文斌老师看齐,我从现在做起。
向新教师李颖学习
应李颖老师的邀请,昨天上午第二节课我走进她的课堂,又一次亲身感受年轻教师的风采。李老师也是我校去年新招聘的政治教师,工作经验也就半年多,可她的这节课上得很有生气,更有灵气。让我顿时感觉有一种自己已经过时、老啦的感觉。这让我脑中蹦出向新教师学习的想法。
1.双语教学——独树一帜。李老师的课堂是欢笑的的课堂,更是新奇的课堂,这一点从她使用不多的的双语教学环节就可看出。当她不经意地用英语来提问和回答学生问题时,学生竟衔接的那么流利和自然,这不能不让我有些激动。如:李老师一开篇就问:“你们预习过了吗?用两分钟时间回一下预习的内容,Are you ok?”学生答:“Yes”;然后开始提问:“over , number one,校园中存在危害生命健康的现象…”;在教学探究阶段,李老师说:“现在你们还有疑问吗?Yes or no? ”;至于象“Are you ready?”“very good!”“numberne…two…three…”“sorry”“class is over”等等词语在教学过程无关紧要的环节被屡屡用到,丝毫没有影响教学质量之处,相反还在一定程度上融洽了课堂气氛,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课后与她交流提到此事时,她说本想多用几句英语的,可又怕冲击了原来的思品课堂。而我却以为,此法值得在新教师中大力提倡,这也应该成为我校将来课改努力的一个方向。
2.名言警句——脱口而出。上课开始,李老师就用发明家诺贝尔的名言导入:“生命,那是自然会给人类雕琢的宝石。”歌手高峰也说:“你想要怒放的生命,那么你对生命抱怎样的态度?”;在过渡到探究平台环节,她用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来导入,让学生立马兴奋起来;在我来练习环节,她又用陆游的一副对联:“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非经过不知难。横批:学以致用”来过渡等。这些名言警句的熟练运用不仅反映了李老师扎实的文学功底,而且也较好的完善了课堂教学环节,起到了增强课堂趣味性、文学性和知识性的功效。
3.学生活动——扎实有效。整节课学生始终处在悱发状态,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之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或表演,或思考,或讨论,或成果展示,或各抒己见,形式多用而又不离主题,将预习案、巩固案和教师的教案融为了一体。李老师就像一个导演,学生在她的指挥下探究合作,寻疑解难。整个课堂气氛热烈,活动有序,教学预设与知识生成相得益彰,真是一节不可多得的示范课。
作为一名老教师,我深知不学习就不会有进步。但怎样学习才可以跟上时代的步伐?开学以来我的体会就是——向新教师学习!新教师的知识、干劲、活力、阳光、热情和新潮无一不是我们这些老教师怀念的对象和羡慕的目标。因此,向新教师学习应该成为我们这些老教师与时俱进所必须的、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觉需要。真的,向新教师学习,你会顿时感到年轻起来,不信你试试!
为冯东至老师叫好!
下午第二节课,赶上了我校青年教师青蓝工程汇报课,执教的是我校去年刚毕业调入的语文教师冯东志。三间多媒体教室挤得满满的,我只好找把椅子一半身子坐在门里,一半身子坐在门外,认真观摩了冯老师的这节汇报课。
冯老师执教的这节课课题是《黄河颂》。作为一位非语文学科教师,我不好对这节课的教学细节进行评价,可一节课听下来我觉得我应该为她鼓掌,为她叫好。我为她叫好的理由有三:
1.敢于“冒险”示范。我以前听过不少语文公开课、示范课或者观摩课,有不少教师不是用录音机播放下载下来的录音,就是用视频播放现成的光盘,或者自己不读让班级中读得比较好的学生来代替。而冯老师一开课就自己深情地朗诵了一遍这首诗歌,虽说不像李瑞英那样令人激动不已,却是的确难能可贵。因为,大多数语文教师是没有勇气在那么多教师面前“亮相”的。而她竟然敢于在几十位老教师面前冒险、示范,就凭这一点就让我服气。
2.如此“镇定”自如。整节课冯老师自始至终不慌不忙,娓娓道来,就像一位工作多年的老教师,不仅时刻注意对学生适时多加鼓励,而且对学生还多有“怨言”——你们今天是怎么啦?这可是年轻教师的忌讳,要知道这样做会暴露自己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法上存在缺陷的。可冯老师敢于亮出缺点,指出学生不足,引导学生积极发言,这恰恰反映出她当时真实的心态,同时也反映出她的自信与率真,这是一些教师总是在“表演”所无法比拟的
3.放手“发动”学生。听了很多课对“三案六环节”仍没有具体感受,可我觉得一个关键就是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才是我们课改的方向。而冯老师的这节课一个突出亮点就是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形式多样的诵读方式,让学生自己谈体会、谈感想、寻找关键词和知识点等都是让学生亲力亲为。如让学生挑战教师、根据语句进行有感情诵读、齐读等,让我们这些听课教师也一起融入到文章的情境之中,就像自己正站在黄河岸边在倾听黄河“咆哮”一般,那种美,那种意境,那种震撼真的不一样。
当然,冯老师的这节课并不是完美无缺的。我们不喜欢“演”课,可一节真实的课却是我们需要认真研讨的。我们应该明白从一节课中学到什么,感悟什么,这才是我们观摩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