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吐噎膈病之病因病机与治疗方法》
关于呕吐病,经文曰:“善呕,呕有苦,长太息,心中儋儋,恐人将捕之,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日呕胆。取三里以下胃气逆,则刺少阳血络以闭胆逆,却调其虚实,以去其邪。”此段说的是,如果病人经常呕吐,且呕吐物中挟有苦水,并常常叹气,心中恐惧不安,害怕有人将会逮捕他;这便是邪气在胆腑,阳气上逆于胃的病证。因为胆中的汁液外泄,故而导致口苦;又因胃气上逆,所以呕吐苦水,这叫做呕胆。临床治疗此类疾病,应当取足三里穴来和降胃气,并针刺足少阳胆经的血络以消除月日气卜谫的痒状。根据病邪和正气的虚实状况斟酌以祛其邪气。
而关于“噎膈病”经文曰:“饮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在上脘,则刺抑而下之,在下脘,则散而去之。”这段说的是,患者如果饮食不能下咽或者感觉胸膈阻塞不通,这就是病邪留于胃脘所致的病证。治疗方面,若邪在上脘,就用针刺的方法抑制邪气的上逆而使气下行;若邪在下脘,则就用散法以祛除积滞。
第三,关于“小腹痛肿,不得小便”之症,经文曰:“小腹痛肿,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约取之太阳大络,视其络脉与厥阴小络结而血者,肿上及胃脘,取三里。”这段意思是说,患者如果表现为小腹疼痛、肿胀,小便不利等症,此乃为邪在膀胱所致。治疗当针刺取太阳之大络,观察足太阳经之络脉与厥阴经的小络,如果是有瘀血结聚的,则针刺以祛其瘀血;而如果是小腹部肿痛向上连及胃脘的,临床治疗当取足三里。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