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儿子高中时‖文/大约在冬季
想起儿子高中时
2015年夏,儿子考上了县重点高中。
学校规定:所有学生,每第三周的周六下午4点,可以回家,周日下午4点返校,第一周和第二周的周日中午,学校对家长开放,可以送一些午饭,水果和衣服。
学校的伙食不错,也很便宜。但做家长的还是因为不放心孩子,怕孩子吃的不好,穿的不好,更多的是因为想念,毕竟,孩子越成长,就离父母越远了,相聚的时间也是越来越少,所以,家长们不放过任何一个和孩子相聚的时刻。
学校餐厅的座位是有数的,所以一到学校开放日,餐厅里就坐满了人,有一多半是家长(有父母同来的,也有父亲或母亲单独来的,还有携爷爷奶奶,亦或弟弟妹妹的)。
学生12点放学,所以学校开放时间是11点55分,提前并不开门,为了能在餐厅里有一个座位,不到11点,学校门口就有人等着了。
我和媳妇是11点钟,从家出发,约摸15分钟到了,就已经有100多个人在排队,我们一般是一个人去排队,另一个人在后面拿着东西(捎的饭菜,水果,衣服)。11点30分,差不多有上千人跟上来了。
高中三个年级,一级有2000人,三个年级6000多人。我们和孩子提前说好,在哪个餐厅的哪个位置等着,不然这么多人,要想找到孩子,太费劲了。曾经有过,家长等了一个中午,也没能见到孩子。
到11点50分,就有差不多六七千人,多的时候,能有上万人。
回头一看,满满当当全是人,学校门前的公路边上,排满了车,绵延数千米。
逢到此时,便有十数个交警,在路上指挥,协调车辆,以免造成交通堵塞。
这上万人的送饭大军,在我们县城,实属一道壮丽的景观,浩浩荡荡,纷纷扬扬。
从校门处到餐厅,约摸400多米。
11点55分到了,大门徐徐开启,刚刚开了一条缝儿,就有人一下子窜出去了,随之,就像大闸放水一样,人们呼啦一下,齐齐往前奔去,如同海浪翻滚,又好像千军万马,蜂拥向前。
有拉着小车的,有背着包的,有拎着牛奶的,有提着西瓜的,有扛着被子的,还有拿着生日蛋糕的(可能是孩子赶上过生日了)。
往往最前面的,到了餐厅,坐了几分钟了,后面的才刚刚从校门处出发。行动慢的,就只能陪着孩子在路边吃,有条件的,自己捎个小桌子,几个小凳子。没有的,只能席地而坐。
从餐厅门口向两边看,路边也排满了看孩子的人群,坐着的,蹲着的,还有站着的。
每每此时,我的眼里就浸满了泪水,说不出的滋味,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上了高中后,儿子好像一下子长大了,抢着去买饭,去打汤,去买馒头。
媳妇一番叮咛嘱咐,一番嘘寒问暖,其实就是十几分钟的样子,饭吃饱了。我们又送儿子回宿舍,直到进了宿舍门,我们才依依不舍的往回走了。
偶尔赶上媳妇有事,我就自己去。这就必须格外的早,又要拿东西,又得跑着去占坐,累个气喘吁吁,心里埋怨着,媳妇你装这么多东西干什么呀?
又有一次,是媳妇自己去的,奔跑的时候,不小心摔倒了,好在身体没摔坏,儿子看到媳妇满身的土,问怎么了,媳妇说,没事没事……
还有的时候,忽然下起了雨,校门口,就一下子布满了雨伞,各种花色,各种款式,在雨中攒动,门一开,人们还是顶着雨,踩着水,跑,溅的满身是水,是泥……
终于等到高考了,心里仿佛一下轻松了,不用再去门口等了,不用再去奔跑了。
成绩出来后,反复选择比对后,儿子选了一所1500公里,省外的大学。
我却怀念起那些等待,奔跑的时光来了,每每走到学校门口,我都驻足观望,久久不愿离去。
有一次,周末,媳妇突然问,该去给孩子送饭了。我说,孩子已经上大学了。媳妇喃喃到,哦,忘了,忘了。
又有一次,媳妇说,我晚上梦到孩子小时候了,在公园里荡秋千。我说,是吗,然后不做声,听她絮絮叨叨几分钟。我说,年前,孩子就回来了,快了,快了。
龙应台说,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不用追,不用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