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孩子和富孩子,真的容易区分吗?即使穿着同样的校服,也能看出 2024-08-07 14:39:29 社会习惯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只有踏入过社会的人,才会意识到校园究竟有多好。父母把孩子们送入学校只为培养孩子成才,在大多数学校里没有所谓的高等与低贱,学习才是第一目的。在校园里,即使是穷人家的孩子,也一样拥有和富人家孩子一样学习的机会,这大概也是唯一一个可以不看家境,努力便能争取所求的地方了吧。 但事实上,即便给了相同可以努力的机会,穷人家的孩子和富人家的孩子,在学校里表现的形式也是不同的。由于家境和从小受教育的程度不同,穷孩子和富孩子呆在一起,也是很明显的两个群体,性格和气质可以反映出这个孩子家境的好坏,虽然听起来很不公平,可这就是现实。有的人出生可能就是终点,有的人穷极一生也达不到别人出生时的高度。然而孩子就像是一张白纸,最终呈现的样子和后天教育也是脱不开关系的。但大部分人还是能够看出来,穷孩子和富孩子本来就是不一样的,无论是从穿着打扮还是举止谈吐,始终脱离不了因资本供给不同的不同。两者反映出的也是这两个不同阶层人的真实状态,而“穷孩子”跟“富孩子”在校园里的不同,最明显的表现应该就是以下这几点了: 两者待人处事的态度不同一般来说,富裕的家庭从小就会给予孩子很好的教育,这样的教育可不仅局限于书本知识,更多的是帮助孩子全方面发展。因此,这样的条件使得富孩子们有着充分的底气和自信,他们各方面的能力都是从小培养出来的。所以无论在待人还是待物上,富孩子的谈吐一般都很有教养,举止也是慷慨大方,遇事不会有丝毫胆怯畏惧的心理,坦然和淡然也是他们一直以来的处事心态。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富孩子们一般很少会考虑到别人的感受,因为他们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 相对于穷孩子来说,他们就没有什么底气了。穷孩子没有足够的资本支撑自信,父母给不了他们什么好的生活,并且时时刻刻都会灌输“只有学习才是人生唯一出路”的思想。使得他们从小只知道学习书本知识提高学习成绩,不在意锻炼为人处世的能力,所以他们在待人接物方面往往都是比较畏缩害怕的。且这样的孩子也是比较敏感的,如果说富孩子会习惯性地以自我为中心,那么穷孩子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会更照顾别人的情绪,容易忽略自己的想法去迎合别人。 两者性格的不同性格的不同是穷孩子与富孩子身上最为明显的特点了,富人家的孩子在人群中永远都是耀眼的,因为他们身上呈现出的自信与骄傲是掩盖不住的。而自信也使得富孩子们在面对任何事情的时候,都是大胆、勇于尝试的。他们时刻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做事不计较得失,失败于他们而言仿佛就只会是个意外。且富孩子们更加活泼开朗,善于交际,他们时常活跃在各个人群之中,社交对他们而言就是一种享受,这样的人往往就会有很多的朋友。但家境不好的穷孩子身上就不可能出现这种自信,换句话来说,自卑敏感才是他们的代言词。也是由于家境的问题,这些孩子们天生就要承担起很多不属于他们那个年纪该承担的责任,所以在他们之中“早熟”是很正常的。比起富孩子,他们往往更加独立懂事,性子也更沉稳,但骨子里是敏感而自卑的。特别是和跟他们生长环境完全不同的富孩子呆在一起时,穷孩子们一般就会是沉默寡言的。 两者格局大小的不同“格局”不同决定了人们对于生活方式的选择不同,穷孩子的格局往往是比较小的,因为他们的家境使得父母没有能力和条件,去让他们接触书本以外的世界,在该成长的年纪眼界却得不到更好的开阔。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而穷孩子们的眼界也只能限于书本了,在获取知识和资源这件事上,他们开窍更晚,起点也相对落后。而富孩子有足够的条件去开阔眼界,他们很轻松就能走出书本,去实地看看大千世界。与社会接触得多了,学到的东西也会更多,格局自然就打开了。相比“学习才是人生唯一出路”的教育,富孩子们的选择可以更多,因此也不会那么在意学习成绩,他们已经明白成绩能决定的东西只在学校,而不是在社会。加上有些从商世家从小的熏陶,富孩子在踏入社会前,就早早地明白了资源和人脉才是不能缺少的东西,与其说是格局更大,不如说是资本的世界更现实。 回到校园里,即使穿着一样,资深教师很容易就能看出“穷孩子”和“富孩子”,这也是因为从两者在学校里的日常表现是不同的。老师们发现,家境好的孩子往往接受新事物的程度较快,受教育的成果更明显,和老师相处起来更像朋友,这是由于他们的大胆与自信。而家境不好的孩子容易自卑敏感,所以往往一受到批评就会很难受,这样的孩子会害怕犯错也不敢去尝试接触新事物,只会不断羡慕那些天生就站在阳光底下的孩子,教育起来需要更加温柔和耐心。作为教师,要时刻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关心爱护学生,有高度政治责任感、一视同仁、多给后进生一点关爱、了解学生加强心理沟通,不能因为家境不同而对学生实施差别对待,要意识到穷孩子和富孩子都是自己的学生。具体来说,就是要帮助穷孩子建立自信,给予他们尊重并时刻注意保护好他们的自尊心。而对于富孩子而言,正确的价值观的培养也离不开老师的引导,要让他们明白家境优越并不意味着不努力就能得到一切,不停下奋斗的脚步,靠自己取得的成功才是有意义的。学会因材施教,不抛弃不放弃每个学生是一个合格的老师应当做到的。 赞 (0) 相关推荐 每天学点心理学之702:孩子在学校被欺凌的迹象家长如何判断,千万不要大意。/意象外化技术 到专业美文和精彩案例分析,尊享心理咨询. 布置作业 讨论结束后,可以给咨客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其过后完成,目的是将得到的感悟落实到现实中,既可以巩固咨询 ... 为何学生都穿校服,老师一眼就能看出“家境”不同?原因太现实了 文|全文共1800字,阅读时间约4分钟 如今学校的学生穿校服已经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了,但是学生都穿校服,真的就看不出来孩子之间的区别吗? 现如今为了避免学生攀比,也为了可以更好的统一管理,大部分的学校 ... 怎么才能教育出一个自信的孩子?[思考] 怎么才能教育出一个自信的孩子?[思考] 富人家的孩子为什么很容易认出?幼儿园老师:身上这三点过分高调 陈晓卿说过:"咳嗽.贫穷与爱,这三样东西是无法隐瞒的.往往越想隐瞒,越显得欲盖弥彰."比如贫穷的家境中成长的孩子,将他们送入幼儿园后,与家境富裕的孩子一起生活,从很多方面就能体现出 ... 读书和不读书的人生,差别有多大? 在知乎上看到过一个提问:"我读过很多书,但后来大部分都忘记了,那读书的意义是什么?" 有一个回答非常贴切绝妙. "当我还是孩子时,我吃过很多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吃过什么了 ... 【家庭教育】做大格局的家长 作为一名家长,如果你认为自己的孩子不优秀,那么你就必须成长,因为你是孩子一辈子的思想引领者.要想引领孩子的思想,你必须是大格局的家长. 什么是大格局的家长,一是眼界要宽,二是胸怀要广.拥有大格局的家长 ... 我们的校园设计(下) 回顾2019,立足2020,新的征程,新的起点,我们仍专注于一件事:让空间与课程相结合,让环境触发学习新样态.在这里,玩与学.动与静.思考与交流都是学习的手段:在这里,知情行意.五感六觉.想象力.好奇 ... 家境不好该如何教育孩子?贫穷并不可怕,这3点才是重点 每个家庭的收入来源不一样,家庭条件也会有所差别,有些可能条件优渥,有些则可能家境贫寒. 随着时代发展,我们逐渐发现那些长大后有一定成就的孩子大都家里经济条件较好,由此将孩子成功与否与家庭经济条件直接划 ... 刘立忠校长:我们做什么样的人 [往期回读] 爱的最好证明就是信任 有才无德,其行不远矣 寡妇门前是非多 老板娘 老来伴的幸福 修车人老修 我们做什么样的人 江苏省丁沟中学 刘立忠 刘立忠校长 同学们: 金鸡瑞犬吉祥时,大家新春 ... 穷孩子和富孩子交换学校后,谁更强?BBC全程揭示惊人差距 都说知识改变命运,那么,更进一步来说,教育能否帮助一个穷孩子跳出他的固有阶层,实现阶级跨越呢? 今天给大家带来一部BBC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全程跟拍了英国6个富孩子和穷孩子彼此交换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后 ... 穷孩子和富孩子交换学校会怎样?BBC全程跟拍6个学生,揭示惊人差距… 本文经公众号:精英说(ID: elitestalk)授权发布,原标题:穷孩子和富孩子交换学校会怎样?BBC全程跟拍6个学生,揭示惊人差距-,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提起公立学校和私立 ... 穷养的真正含义,家长真的知道吗?别让“作秀式穷养”毁掉孩子 现在大家的生活条件普遍提升了,给孩子提供的各种物质以及教育资源也都更好了.秉持着再苦不能苦孩子的理念,即便是家里没有那么多钱,大多数父母也会想尽办法把最好的东西给孩子. 但是有些家庭却不是如此,即便他 ... 每天给孩子按摩,真的有助于长高吗? 导读:作为家长的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长得更高一些,尤其是家里有男孩子的,妈妈们都会利用各种各样的办法来让孩子长高.前段时间,小编的一位亲戚就在收集各种各样的方法,而最近就听说有一位师傅能够通过给孩 ... 德国“奇葩”教育理念:再富,也要穷着养孩子? 众所周知,德国属于世界发达国家之一,人民生活较为富裕.然而,富裕的德国人却信奉"再富也要'穷'孩子". 他们的理由是,娇惯了的孩子缺乏自制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长大后会很难适应社会, ... 别总把自己的想法强压给孩子,你真的懂孩子吗? 现在很多父母都更想让孩子按照自己规划的路走,认为这是通过自己多年来总结的经验得出的,只有这样才是最好的.但是有没有想过,即便是多年来的经验,时代也在不断变化,并不是一直如此,以前那些"老三套 ... 这样的孩子,未来真的很难有出息 这样的孩子,未来真的很难有出息 醉美图 | 最幸福的事:看着孩子们天真的笑 花香,茶香,书香,绿创文化传播人文香 长按二维码,关注绿创文化 孩子们精灵般的微笑,美丽而不带杂质,暖暖的感动. 孩子们的微笑是世界带来的一份最美的礼物,是一幅美丽的风景. 孩子们那纯美的笑犹如一朵圣 ... (原创)教育随笔:孩子命,真的是家注定! 2015年秋季,笔者有幸被借调到城区的实验中学"支教".一年难忘的城区任教经历结束之后,自己又回到了原来的学校继续着乡村教育事业.如果说笔者始终在乡村学校任教,或许对于城区的教育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