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牟少华【散文】记忆中的烘笼

凉城文苑期待你的关注

           

           

           

           

记忆中的烘笼


文//牟少华  主播//田容嘉
前几天,就在我打开电视收看《记住乡愁》栏目时,屏幕里七十年代学生带烘笼儿上课的情景,不断浮现在我的眼前。那熟悉而又模糊的童年记忆,不由自主地把我带回到了读小学时,带着烘笼上学的时光……
“烘笼儿",又叫烘笼子。现在才知道烘笼是人们常用的书面称谓。我们小时候都称之为烘笼儿,是一种在竹篾编成的篮子中放陶瓷钵烧炭,用以取暖的工具。
70年代初,正是我们上小学的时候,在教室没有煤炭炉集体取暖,更谈不上现在有暖气或空调的年代,烘笼,堪称学生时代的“烤火神器"。宋代曾几在《茶山集》中写道:“前庭锦烘笼,君问何许得。"说明早在宋朝,烘笼就已经在使用了。
那些年,不像现在全球气候变暖,冬天特别冷。学生几乎手脚耳朵都冷得长冻疮,又痛又痒,冷空气来袭,有烘笼的抱紧烘笼,上课时烤脚,下课时烤手,没带烘笼的只有干跺脚,趁课间休息赶快活动活动手脚……
我们最先用的烘笼,都是买的那种用竹子削成竹篾,编织成一个直径不到一尺的竹篓,中间放上一个瓦钵,沿着瓦钵编织成篓,篓的上侧是一个大圆孔,便于加炭和散热,上面是一个结实的竹提手。后来,家长们考虑到竹烘笼太轻巧,不便于烤脚,就改进成了一种用木板条钉成的一个四方型的烘笼,中间放上废旧的瓷盆,四周可以脚踏取暖,用木棍做成提手,便于提携。条件稍差或怕麻烦的,干脆用旧瓷盆,对角钻个孔,用铁丝穿上作为提手,照样当烘笼使用。那些年,只图实用,不求美观,所以,各式各样的烘笼都有。
烘笼,在当时好像没有什么高低贵贱,贫穷富裕之分,除了档次有点区别,功能基本上差不多。
每天吃完早饭,上学前通常都会把柴火灶里的热灰,放在烘笼钵内先垫上一层,然后放上热炭,再把生炭放在上面,最后在上面盖上一层冷灰,还要留一个孔洞,有了氧气,炭火才不至于熄灭。木炭最好是选用青冈树木烧制的,这样,木炭才更熬火,可以保暖到下午放学。
去学校的路上,一边走路,一边用手臂甩着烘笼,自己可以根据木炭燃烧程度的需要,掌握甩烘笼的力度和速度。在甩的过程中,相当于“自拉风箱",青烟直冒,火星四溅,不一会儿木炭就烧红了。有经验后,我们还可以把烘笼沿着手臂甩成360°,一粒也不会掉落在地上。和同学玩比赛时,我们可以像现在的链球运动员一样,把烘笼绕过头顶,甩得倍儿圆,开心得不得了;还可以用各种不同的姿势,甩出不同的花样来,不仅是取暖,还是一种玩乐。淘气时,放上半湿半干的树枝在里面,薰得到处乌烟瘴气;恶搞时,还给别人的烘笼里偷偷放上石片儿,或者丢炮仗在里面,炸得烘笼里的石片和木炭到处飞。不过,想想那个时候,真是一点安全意识都没有!
那个年代,我们有好几个同学家住学校西北方,离学校很远,没有水泥或沥青路,路面也不是很好,坡度又长又陡,还要过西门大桥,每次都要差不多40多分钟才能走到学校,每天往返两趟。到了冬天,走路所用的时间就要更长些,没有现在的高楼大厦挡风,刺骨的西北风吹得满脸红痛,对于上早学的我来说,尤其每逢下雨、落雪、结冰的天气,显得异常的艰难。小孩冬天一般都穿千层底棉布鞋,布鞋容易打湿,那种湿冷就会透过鞋底浸透到脚上,冷得浸骨,钻心地痛,然后直到冻得麻木,失去知觉。说来也怪,那时还真是很少感冒。现在想想,听说日本人从小抗寒,光着腿,是为了锻练强健的体魄,磨炼意志,可我们那时倒真是觉得太冷了!
冬天上学时,书包、烘笼、木炭、小火钳,几乎成了我们那个年代孩子们上学的标配。上课的时候,教室里一个人一个烘笼,整个教室的温度就能升高一点。课间休息的时候,大伙儿提着各式各样的烘笼跑到教室外,用火钳加木炭,烧东西吃,忙得热火朝天。放学的时候,同学们提着烘笼,蹦蹦跳跳地回家,遇上下雪天,还提着烘笼在路边堆雪人,打雪仗,这是多么有趣的场面啊!
通常是,一到学校,同学们便会把土豆、黄豆、苞谷等坚果放在烘笼的热灰里,然后再打开书本,闭上眼晴,晃着脑袋,开始早读。过一会儿,脚底下就会感受到“卟卟"、“叭叭”的动静,整个教室都能听到这种声音,生怕暴露,各自装出一副与己无关的样子,互相窥看。就等着课间“放风"时刻的到来,便可以提起烘笼冲出教室,享受香喷喷的土豆和玉米花了……
记得有时上课的时候,老师讲得正带劲,教室里突然"乓"地响一声,或接连响几声。那准是苞谷、黄豆或板粟爆炸了,大家你看我,我望你,然后大家都哄嘡大笑起来,老师就会马上沉下脸来,粉笔往讲台上一扔,连呼“提出去、提出去。"那个同学虽然极不情愿地把烘笼放到了教室外,可回到座位仍然心有不甘,时不时老往窗外张望,生怕烘笼里的“东西"不翼而飞。如有同学再犯,老师就会罚你站在讲台旁边,以亮相警示其他同学,遇到淘气调皮的同学,还时不时与座位上的同学互动,做怪相逗大家分心。后来,老师便干脆罚他站在课桌走道的最后边,靠墙站好,以免影响其他同学……
已经过了将近半个世纪,如今想起来真是感慨万千。虽然现在孩子们的上学条件和读书环境,与那个时候没有任何可比性。但是,那个年代的烘笼呀,却是父母给予自己孩子冬天最好的礼物!
一个小小的物件,那些琐碎的趣事,承载着我们太多的回忆。记忆中的烘笼,给我童年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不少的温暖和乐趣。至今想起,依然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编审:谭绍义

           

           

           

作者:牟少华,湖北利川人,1962年11月出生,现从事市场监督管理工作,为人真诚随和,喜欢旅游,追寻自由和理想,旨在放飞自我,放松心情。
主播:田容嘉,河北秦皇岛市人,城建人员,业余爱好唱歌、诗歌诵读和旅游。

           

           

           

1. 凉城文苑公众平台不介入任何版权纠纷。坚决反对抄袭、洗稿等违反创作道德的行为。如因版权问题引起纠纷,请投稿人与版权方自行处理。因此,为保护原创者权益,我们征稿的范围仅限原创作品,如在其他微信公众平台上公开展示过的作品,平台一律不予采用,一经发现,直接删除。
2.平台征稿的体裁为散文(随笔)、诗歌(古体诗、近体诗及现代诗歌)、杂文、小说等。文章一般以两千字以内为宜,小说不超过3000字,诗歌每次1-4首,长篇小说可安排连载。
3.稿酬规定:从2020年10月1日起,文章采用后,以一周时间为限,阅读量在100以下的,按赞赏金额60%计发稿费,阅读量在100-500的,按赞赏金额的70%计发稿费,阅读量在500-1000的 ,按赞赏金额的80%计发稿费,阅读量在1000以上的按赞赏金额的90%计发稿费,发布的文章无赞赏金额则无稿费。稿费在文章发布的第8至10天之内,以微信红包或转账的方式发放,逾期未领视同放弃。10元以下(含10元)的赞赏及文章发布一周后的赞赏不发给作者,留作平台运行经费。作者请加主编微信15727260343。
来稿可发微信15727260343,或发邮箱717326846@qq.com。投稿请附100字左右的个人简介及个人生活照1张。编者收稿后会及时处理及时回复,一般不会超过一周时间,在此期间请勿多投,超过一周可自行处理。
平台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如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
如有疑问,请点击《凉城文苑》公众号“联系我们查看详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