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哥窑六棱长颈瓶真伪新趋势

  哥窖是宋代五大名窖之一,哥窑器物传世的至今少见,前人记载描述哥器造型种类很多。如砂足桶式花盆,盆内有胭脂润斑点和六个支痕,鱼耳彝炉是裹足支烧,器内足内皆有显著的丁痕,砂足海棠式花盆盆里有丁痕,均为稀有的珍品。裹足支烧六出口盘、砂足六出口盘也很少见。哥鋈的胎色、釉色、釉质哥窑采用瓷土淘炼细坚,因土非一种,故色也不一。我见到的有沉香色、浅白色、杏黄 色、深灰色、黑色等始色。

  

  《格古要论》中哥窑和龙泉窑是分为两条描述的新哥窑器,从文章层次分析,旧哥哥窑是对新哥窑而言的,其次,明陆容《菽园杂记》一书亦刊刻于嘉靖年间,对龙泉窑记录得比较细致,是研究龙泉窑场分布、原料出处、制作工艺以及烧法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料,但对哥窑却只字未提,基于上述各书所记,宋时龙泉窑章生一、生二兄弟二人各主一窑之说,起初得自传闻,以后渐次附会而成。

  哥窑是宋朝的五大名窑中的一种,它的底胎很薄,釉色主要有灰青色和米黄 色两种。这种瓷器最 大的特点就是“金丝铁线”,也就是哥窑上的开裂。哥窑的釉面上有很多被称为“百圾碎”的不同纹片,这些开片大的呈黑色,小的则呈黄 色,因此被称为“金丝铁线”。在哥窑瓷器上,开片这种装饰手法被用到了顶峰。

  

  “哥窑”名列宋代五大名窑,在宋代瓷器鼎盛时代,创造了很多传奇事迹。记载哥窑的古文献就多有元代《至正直记》,明代《格古要论》,清代的《博物要览》等诸多传记。

  球比珠大,也就是说哥窑有大小不同的两种气泡,其排列形式不是间杂错落,而是较为整齐地排列在一起。聚球式的气泡比攒珠的气泡数量要少得多,一般呈圈形排列在器物之内壁,像一个很厚的环。“攒珠聚球”它是当之无愧的划分真假哥窑的一条必不可少的重要依据。

  

  宋代有五大名窑,这个我们都知道,汝窑、官窑、哥窑、定窑、钧窑。然而在五大名窑中却有一个异数——哥窑,由于烧造传世哥窑瓷器的窑址至今尚未被发现,致使学术界对哥窑有诸多说法,而其诞生亦是一场残缺美的盛宴。

  传世哥窑瓷器主要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国外一些大型博物馆及少数收藏家手中,总数不过百件左右,以至哥窑破损残片也被视为珍 稀物。据专 业人士介绍,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宋哥窑器有50余件,其中多为宫廷旧藏,少数来自社会,计有:盘口弦纹瓶(原系私人收藏,1940年征自扬州)、锥把瓶、贯耳瓶(分椭圆、六方和扁方三种)、投壶式小瓶、戟耳炉、鼎、盘、碗、洗等。最 具代表的器物有哥窑青釉弦纹瓶、哥窑青釉鱼耳炉、哥窑八方贯耳扁瓶、哥窑青釉海棠式花盆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