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正是病虫害的高发期,也是喷洒农药的高峰期,雨水较多,如果刚打完药,紧接着就下雨了,要不要再重新打一遍?如果不重喷,担心病害、虫害、杂草治不住,重新喷又担心出药害,这究竟该怎么办?
农药的种类很多,按照类型分为内吸性、触杀性、保护性等,按照作物需要来说,主要是杀菌杀虫、除草等功效。要想不会白忙活,从打药的时间、降雨的强度和施药的效果来等来进行分析。根据植物吸收农药的普遍速率,内吸渗透作用强的,一般1-2小时有效成分可以吸收70%左右,内吸性弱的一般4-6小时有效成分可以吸收60%-80%。所以,如果打药时间距离降雨时间已经超过4小时,那么药液已经与作物充分接触并且被吸收,发挥了抑制病菌或者杀灭害虫或者抑制杂草新陈代谢的部分作用,此时可以不进行重喷。
如果是内吸性的农药,一般较耐雨水冲刷,如三环唑,喷后1小时遇雨,对药效基本没有影响;具有迅速传导作用的硫菌灵、多菌灵、三唑酮等,施用4小时内,80%被植物吸取到组织内部,药剂受降雨的影响较小。
触杀性重点放在杀虫方面,一般在喷药1-2个小时后,害虫出现中毒情况,在4个小时作用就会达到杀虫效果,这样雨天的影响也不大,建议,喷洒后一定要持续观察药效,没有看到虫子中毒或者症状没有得到控制,这时是否决定用不用二次喷洒。要确定害虫有无抗药性和作物会不会出现药害,在喷洒时,要改用与前一次作用机理不同的农药品种。如果是保护型的杀菌剂,如代森锰锌、代森锌、百菌清等,虽然有耐雨水冲刷的特性,但是还是会影响效果的,如果4小时内下雨或者4-8小时内下雨时间较长,雨后一到天气转好就需要补喷,但是只需半量喷施就行了。
如果是抗生素类的农药,如阿维菌素、多杀霉素、井冈霉素、中生菌素、春雷霉素等,3小时内下雨则需要补喷,3小时后下雨就不需要补喷了。如果是微生物活性的农药,如苏云菌杆菌、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淡紫紫孢菌等微生物农药,这类农药在高湿条件下更有利于其孢子体的萌发和繁殖,阴雨天施用这类农药,更能充分发挥其杀菌灭虫作用。2-4小时以内或4小时以外下雨基本上都不需要补喷。雨水量大的时候,会对药效的持续性造成影响,碰到今天打药,第二天下雨的情况,不论什么农药无需进行二次喷洒。老农在此建议大家,在当下多湿多雨的季节,在使用内吸性的杀菌农药时,以保护剂为辅,内吸性的杀菌药可除去前期潜伏在果树上的病菌,多雨的时候被雨水冲刷还能被果树很快吸收。如果用药3天后仍看不到明显效果,没有看到虫子中毒状况或者病症没有得到控制,或者杂草生长没有受到抑制,那就应该重喷或补喷。但是,如果需要重新喷,再次施药时改用与前一次作用机理不同的农药品种,避免同一类型的农药使用剂量过大,导致抗药性和药害问题。
现在这个季节下雨是常有的事情,但是病虫害不能因为天气多病而放弃防治,所以在打药之前不仅要关注天气预报,还要在打药时添加助剂进行使用。添加助剂可以增加药液的展布性、粘着性、渗透性、耐雨水冲刷能力,更有利于药液的吸收和利用,所以在打药时可以在打药时加上康普森橙皮精油,药效翻倍。
如果是夏季和秋季,一天中喷洒农药的最佳时间一般为早上9-10点左右和下午4点以后。早上9-10点左右喷洒药物是因为此时作物的叶片上附有的露珠基本已干,不会对药物有太大的稀释,影响到药效,并且此时也是病虫活动较为旺盛的时间段。下午4点以后喷药是因为此时光线逐渐减弱,温度逐渐降低,不会因为高温对药效产生影响。
如果是冬季和春季,一天中喷洒农药的最佳时间一般为下午的2点半至3点半。因为冬春季节,温度较低,若早上喷洒,会降低温度,并且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
除开根据时间以及季节来判断喷药时间以外,还应当考虑农药的特点。一般的农药,不宜在高温时喷洒,但是草甘膦和排草丹等农药,在晴天的高温时分喷洒,药效较好。
农药喷雾器的压力:
一般情况下,农药喷雾器的压力是4kg,不过具体的压力得需要看喷雾剂的配置。
使用农药喷雾器的注意事项:
在使用农药喷雾器之前,要检查喷雾器的开关、接头、喷头等处是否拧紧,药桶是否有滴漏的现象,避免漏出药液污染环境、产生药害。
还需要穿上长袖衣、长裤、防水鞋、袜,戴上口罩和手套,做好防护措施。
不可以在炎热的中午,和迎风时施用农药,如果有中毒现象,应换上干净衣服鞋袜后,去往医院。
在喷药的过程中,如果发生喷头堵塞、接头处滴漏等状况,应先用清水冲洗该处后再处理,不可以用嘴吹喷头或滤网,也不能用金属物体捅喷头孔。
施药完毕后,要及时更换衣服,并用肥皂洗净手、脚和面部。
要将使用完的农药喷雾器清理干净,但不可污染饮用水源、养鱼池塘和河流等处。
来源丨植保家、赣州瑞丰植保服务及网络
编辑丨农财君 新时代 新种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