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出一篇优秀的文献综述?|《自然》专访
《自然》采访了一些写作老手和新手,了解他们如何让自己的综述不同凡响。
文献综述是科学家的重要资源,既展示了一个领域的历史背景,又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意见。撰写文献综述可以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灵感,还能练习写作。但是,很少有科学家接受过如何撰写综述的培训,也没学过什么才是优秀的综述。即使是选择合适的辅助软件也不容易(见“工具和技术”)。为此,《自然》向编辑和在职科学家请教了他们的综述写作技巧。
赵文婷:突出重点,避免术语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医学工程助理教授
当我还是一名研究生时,写综述能提升我对本领域历史的理解。我还能了解到领域内有哪些尚未解决的问题,给我灵感。
例如,我在博士期间写的第一篇综述1是关于细胞如何积极感知药物递送用的纳米粒子,与之互作、并适应它们的。我当时感到很沮丧,因为我发现我们对此的了解非常有限。正是因为那一次的经历,我开始研究如何修改纳米粒子的表面特性才能增强生物传感。当我转入博士后研究时,这个问题带我发现了细胞-膜曲率的作用,并在这方面发表了论文,这也是我目前的研究重点。如果没有写那篇综述,我就不会开始这个领域的研究。
学生在写第一篇综述时的一个通病是好高骛远。我在写第一篇综述时,想象着要对生物应用中使用的每一种纳米材料进行全面总结,结果得到了一份“鸿篇巨著”——讨论的论文太多,但却没有将它们很好地分类。我们最终发表了这篇综述,但决定将讨论范围严格限制在生物传感纳米粒子上,而不是涵盖不同纳米材料在生物学中的应用。
我对学生的建议是接受一个事实:综述不同于教科书,综述应该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讨论,可以跳过一些话题,以免分散读者的注意力。学生还应该牢记编辑截止日期,尤其是受邀撰写的综述:确保综述的范围不要太广,以免拖延。
一篇好的综述还应该避免术语,要为不熟悉该领域的人解释基本概念。虽然我是科班出身的工程师,但我对生物学很感兴趣,我的研究是关于开发纳米材料来操纵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以及这会如何影响衰老和癌症。作为这些生物学主题的一个“局外人”,对我最有用的综述是用明白易懂的科学语言写的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