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个鲜为人知的扶阳派医家——吴天士
导读:众所周知,叶天士为温病派宗师。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吴天士是著名的扶阳派医家,与其高祖吴正伦、叔祖吴崑并称为澄塘“吴氏三杰”。
吴天士重视阳气,继承了明代温补学派的思想。
《宝命真诠》中长篇引用赵献可《医贯》“命门为君主”之论原文,如“肾无此,则无以作强而技巧不出矣;膀胱无此,则三焦之气不化而水道不行矣;脾胃无此,则不能蒸腐水谷而五味不出矣……心无此,则神明昏而万事不能应矣。正所谓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也……余所以谆谆必欲明此论者,欲世之养身者、治病者斟以命门为君主,而加意于火之一字。夫既曰立命之门,火乃人身之至宝,何世之养生者不知保养节欲,而日夜戕贼此火?既病矣,治病者不知温养此火,而日用寒凉以直灭此火,焉望其有生气耶?”
按:此段原文强调命火的重要性,吴氏推崇备至,奉为圭臬,由此看出其重视温补的根源。
“人生之水火,即阴阳也,即气血也。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然物不生于阴而生于阳,譬如春夏生而秋冬杀也。又如向日之草木易荣,潜阴之花卉善萎也。故气血俱要,而补气在补血之先;阴阳并需,而养阳在滋阴之上。此其义即天尊地卑,夫唱妇随之旨也。若同天于地夷,夫于妇反,不得其平矣。俗医未克见此,而役役于滋阴,战战于温补。亦知秋冬之气非所以生万物者乎?”(《宝命真诠·水火阴阳论》)
按:这段话与李中梓《医宗必读·水火阴阳论》大致相同,强调阳气的重要性,阳主阴从之理,以及“养阳在滋阴之上”的主张。
他反对贵阴贱阳论,“救时者,倘以贵阴贱阳为政教,必国非其国;治病者,倘以贵阴贱阳为药石,必治乖其治矣”(《宝命真诠》)。
由此赞同张景岳“刘朱之道不息,轩岐之道不著”之论:“在丹溪先生医学多精到处,独以六味加知柏为治痨之方,实足贻祸于后世,然由来若此,日用如许清火降气、克削真元之毒药也。今不识其出自何书,得何传授?一见失血、咳嗽、发热等证,动以此种清降损真诸药投之,一医有然,更数医皆然;庸医有然,即名医亦无不然。”
因此他治阴证“热药多多益善”,倡用附子理中汤,尤其推重附子。
吴天士崇尚温补,认为“甘温之药如行春夏之令,生长万物者也;寒凉之药如行秋冬之令,肃杀万物者也……可见司命者,当常以甘温益人气血,不可恣用寒凉以耗人气血,即有大实大热当用苦寒,亦惟中病则已,不可过剂。病去之后,即须以甘温培补”。
由此可见,他治疗内伤虚弱之证,推崇六君子汤、八珍汤或十全大补汤、八味地黄丸、补中益气汤(通常不用升麻、柴胡)、归脾汤等。
同时吴氏也擅用附子,广泛应用附子,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彰显其鲜明的火神派风格。
《宝命真诠》“卷四症治”中,吴氏屡用参附汤、四逆汤、理中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辛热方剂治疗伤寒及多种杂病,体现了广用附子的特色。案中凡阴寒之证吴氏多选用附子理中汤,次则选用八味地黄丸、麻黄附子细辛汤等,基本不离附子,堪称广用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