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好为人师,误人子弟,都香菱写诗的黛玉不是个好老师

被宝钗带入大观园的香菱,“得陇望蜀”,想要学诗。黛玉不嫌她身份卑贱,倾囊相授,短时间就让香菱写出了一鸣惊人的好诗,也让香菱享受了一段当年父亲甄士隐那般的诗性生活。

在很多读者眼里,这是个极美的情节,不但体现了黛玉既能写诗又能教诗,而且体现了黛玉成人之美的美德。更重要的是,生命短暂的香菱,因为有过这么一段绝美的诗性生活,人生有了意义。

然而,红楼这部经典巨著,有一个覆盖全书的大原则:“假作真时真亦假”,所有美好的表象下面,必然藏着残酷的另一面,正如跛足道人的风月宝鉴,看到正面的美女之后,要翻过来再看,就会看到反面的骷髅头。

黛玉教香菱写诗这件美好的事,也应该翻过来,看看反面是什么。

应该怎么翻?翻过来的具体操作办法是什么?就是书中的一处细节:

且说香菱见过众人之后,吃过晚饭,宝钗等都往贾母处去了,自己便往潇湘馆中来。此时,黛玉已好了大半,见香菱也进园来住,自是欢喜。香菱因笑道:“我这一进来了,也得了空儿,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黛玉笑道:“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为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香菱笑道:“果然这样,我就拜你为师。你可不许腻烦的。”

正是这一处细节,整个事件就变了性质,黛玉不再是成人之美的美德之人,而且是助推香菱走向死亡的帮凶。严格地说,正是黛玉这一行为,直接把香菱推向了死路。

先解释一下这个细节。

当香菱提出要黛玉教她作诗时,黛玉提出一个要求:拜师。香菱也马上答应,“我就拜你为师。”就这样,黛玉和香菱都有了新的身份:师生,正式确立了师生关系。

为师之责,传道授业,先德后才。

在我们的文化里,“师”的内涵极为深厚,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很多人把这种说法仅仅理解为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却没有想过,对老师的尊敬程度,为什么等同于父亲?而且,父亲的养育之恩长达十几年,凭什么短到只有一日的师恩,却能比肩于父亲的养育之恩?

道理其实很简单,因为,老师对学生,不但要教授技艺,还需要像父亲教育孩子一样,教学生做人。而且,从排序来看,是先学做人后学技艺,所以是先传道后授业,先德后才

我们每一个接受过学校教育的现代人,应该都还记得,学生时代的成绩单上,思想品德课始终排在第一位,然后才是语文数学等基础学科。这就是先德后才的体现。

为什么要注重先德后才?因为,一个人如果拥有了才华、才能、技艺,就容易恃才傲物,也容易恃才欺人,甚至因有才而获取高位,从而损人利己。所以,越是才高之人,越需要拥有高品德,以德压才,不拔尖、不欺人、不谋私

这就是司马光所说的,“德胜才是君子,才胜德是小人”。一个人德之高低,不是和他人比,而是和自己的才比。才华高于众人,德就需要更高于众人,而才疏学浅之人,哪怕完全无德也没多大关系。

比如贾雨村,就是才高德低之人。初入官场,就“恃才辱上”,而且因自己“才干优长”,就觉得有能力“贪酷”。所以,贾雨村是个才胜德的小人。

当然,除了恃才伤害他人之外,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卿本无罪,怀璧其罪”。你无害人之心,但会因为才华外露而引来祸端。要么是被人嫉妒,要么是被恶人看中才华而想收买利用。

比如香菱被夏金桂惦记,就是因为她“才貌俱全”,而且在夏金桂面前卖弄学问。

所以,才高德更高的人,懂得“藏愚守拙”,轻易不会暴露才华。无论是不是无心露才,都容易被人当成炫耀和卖弄,于是当成攻击的目标。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就是这个道理。

也就是说,如果老师收学生,只教技艺不教做人,要么容易去害人,要么容易被人所害

正因为如此,有能力为人师的人,在收徒弟带学生的方面都极为慎重。首先是考察品行,如果是心术不正的人来拜师,坚决不能收。

据说,《易经》之所以编写得极为深奥难懂,为的就是防止心术不正的人拿来自学成才,危害人间。几千年来,《易经》术数的传承,靠的都是师父收徒弟的方式,严格把控人品关,只能用《易经》之术行善,不能拿来作恶。

一旦同意收徒,那就会担当起“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责任,先教做人,后教技艺,尽量把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之人

孙悟空拜在菩萨提老祖门下,老祖并没有马上教他技艺,而是用七年的时间,教悟空“洒扫应对,进退周旋之节”。这七年中,悟空都在“扫地锄园,养花修树,寻柴燃火,挑水运浆”。老祖此举,为的是就是磨悟空的性子,使之尽量收敛野性。只有这样,学到精妙法术的悟空,才不会成为为祸人间的魔鬼。

林黛玉主动要求香菱拜师,确立师生关系,但她从未教过香菱如何为人处世。她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是技艺方面的,不涉及如何做人。

所以,作为老师的林黛玉,极不合格,教艺不教德,让香菱这个学生因“才貌俱全”而又轻易露才被夏金桂设计陷害

林黛玉本身就是才高德低之人,不懂什么是为人师表。

有人说,黛玉也是单纯善良之人,不懂人情世故,她拿什么教香菱如何做人?

其实,这是对黛玉的误解,黛玉并非不懂人情世故,她初进贾府时就懂得“藏愚守拙”,“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表现得端庄稳重而又内敛。另外,在防恶方面,黛玉也能看穿人心险恶,比如尤二姐被王熙凤赚进大观园,大家都以为王熙凤转性变贤惠了,“然宝黛一干人暗为二姐担心”,说明黛玉看出了王熙凤藏在笑脸下的险恶用心。

这就说明,黛玉在人情世故方面的知识,用以自保完全没问题。连王熙凤这样心机深沉之人她都能看穿,还什么险恶是她看不透的?

但是,她不懂应该把这些知识教给她的学生。这是因为,她本身就是个才高德低之人,不重视品德修养。

这可不是我随口乱说,作者曹雪芹先生在钗黛二人的判词里写得明明白白,“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给宝钗的是“德”,给黛玉的是“才”。按照常理,对一个人的评价,会用最高成就来评。从后文可知,宝钗也是有才之人,其诗词方面的才华不亚于黛玉,但作者给她的评价却是“德”,说明她德比才高。黛玉则正好相反,才比德高,所以作者给她的评价是“才”。

关于“师”,还有一个普遍共识,“为人师表”,表是表率的意思。在才华技艺方面,师不必强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但在品德方面,老师却要做弟子的表率。所以,老师有权像父亲一样教训行为不端的弟子。

有理由相信,贾雨村做黛玉老师的时候,也只是授业没有传道,只是教书本知识没有教做人之道。因此,没有做过师资培训的黛玉,在收下香菱这个学生之后,也不知道需要教香菱为人处世之道,不知道应该教香菱防恶能力。这就导致了香菱成为显而易见的“才貌俱全”之人,进而成为夏金桂攻击的目标。

教香菱写诗的同时,黛玉有责任提醒香菱记住自己的身份地位。

在香菱之死的问题上,黛玉还有一重罪。她把自己在贾府所受到的优厚待遇,代入到香菱身上,让香菱忘了自己的身份地位,全身心投入到学诗写诗中。

我们有必要注意的是,哪怕是整个贾府,也只有黛玉一人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写诗中。因为,除了黛玉,大家都有学习任务和工作任务,只能把写诗当成业余爱好。

黛玉因受贾母宠爱,而且身体不好,于是享受了特权,既没有学习任务,也没有工作任务,“饶这么着,老太太还怕她劳碌着了。大夫又说好生静养才好呢,谁还敢烦她做?旧年算好一年的工夫,做了个香袋儿;今年半年,还没见拿针线呢。

因为有此特权,黛玉便可以把写诗当成生活的全部,哪怕连晨昏定省都省了,也没人会说什么。

但香菱不一样,她的身份只是侍妾,她的本职工作是侍候人,她是需要打卡上班的人。她只能抽出十之一二的时间来学诗写诗,大部分时间还是要回归现实生活,兢兢业业地去完成她的工作任务。

也就是说,香菱可以跟黛玉学诗,但不能跟黛玉学不分昼夜、随时随地地写诗。孔老夫子提倡有教无类,什么身份的人他都教,但不是教这些人脱离本职,而是教他们用学识把本职工作做得更好,并因有学识而更有好的心态和能力来应对生活的变故。

我们知道,一个尊敬并信赖老师的学生,极易把老师当成模仿的对象。模仿老师的风格,模仿老师的为人,也模仿老师的生活方式。越是心思单纯之人,模仿的程度越深,因为把老师当成了偶像。

作为老师,有责任提醒学生,哪些能模仿,哪些不能模仿,否则会误入歧途。

黛玉没有提醒香菱,而香菱也果然误入歧途,学诗都学得疯魔了。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当我们对一个兴趣爱好到了疯魔的程度时,我们就容易在生活和工作中心不在焉,无法保持清醒的头脑,警惕性也降到很低,走在路上极其容易出车祸。

香菱没机会出车祸,但有机会出人祸。看不到身边的潜在危险,一脚踏进了夏金桂并不高明的陷阱。

身为老师的黛玉,有能力识破王熙凤计赚尤二姐,对于侍妾身份的学生,是不是有责任像宝玉一样提醒一下香菱呢?宝玉的提醒香菱听不进去,黛玉的提醒她一定听得进去,因为黛玉是她深深信赖的老师。

也许有人会说,黛玉哪能担得起这么大的责任?是啊,如果黛玉没有主动要求香菱拜师,没有和香菱成为师生关系,这些责任就都不属于她。这也就是为什么“好为人师”是个贬义词。在想要成为人家老师之前,得掂量掂量,自己有没有那份厚德和能力担起这份重责。一个成熟的人,会对“老师”这个称呼怀有敬畏感,不会轻易给人当老师。所以,很多智慧之人,愿意给人以提点,却不肯给人当老师,不愿意轻易接受别人拜师,不想担下教做人处世的重责。

因为,老师,代表的是沉甸甸的责任。好为人师的黛玉没能担起这份责任,助推了香菱的死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