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鸟被誉为“行走的油包”,吃素却太胖,常被捉来熬油
南美洲作为世界七大洲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植被动物,上千万平方千米的陆地面积,经交多个山脉海峡,也使得南美洲有着多样的气候环境。
历史上也有许多古代文明在这里诞生,南美洲的原文化以印第安文化为主,在西班牙殖民者发现印加国后,对印加国的征服,印第安人大量死亡,再到后来欧洲殖民者引进黑奴来补充缺失的动力。如今的南美洲文化已经形成了一种多样化的发展,并且不断融合,使得南美洲的文化更加丰富。
西班牙殖民者与印第安人
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了许多趣闻传说,早期对南美洲的探索里就有非常多的故事,不少小说电影也把许多宝藏的埋藏点设定在南美洲,这片陆地所诞生的文明和“特产”仍旧能够成为许多人乐此不疲的对话和讨论。
神秘洞穴
南美洲的故事不少,曾经还有不少未解之谜在此地诞生,其中就有被传讹多年的洞穴考古而来的传说。在厄瓜多尔有一条地下隧道,这条隧道最初发现是在1965年由阿根廷考古学家胡安·莫里茨发现……
厄瓜多尔地下隧道
重点并不在于介绍这个神秘的故事,毕竟这个传说故事得到过“搞笑诺贝尔文学奖”,故事性不言而喻。但厄瓜多尔的实际洞穴是存在的,也并没有传说中的四千公里长,这个距离都能穿过大洋彼岸到达另一个地方了。洞穴的所谓“遗迹”也不是什么外星文明,而是当地的印第安人在此活动的痕迹,在狩猎活动中通过对墙壁的简单处理,让人们误以为这是什么远古文明。最初探险者们只想在这里去寻找黄金,不过后来却不了了之,消息也以讹传讹,越来越离谱。
该洞穴入口在一个干谷的谷地,距离圣地亚哥河两公里,通过一条被称为“烟囱”的隧道,下降到隧道底部,就能来到一个大厅。洞穴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油鸱洞”,这是印第安人在此活动的真正原因。
油鸱洞
每年春天,当地的印第安土著分支出来的舒阿人便会带着藤梯和火把来到洞穴内部,进行捕猎。在我们熟悉的认知里,洞穴黑暗潮湿,通常还有大量蝙蝠,不少毒虫蚁兽,印第安人肯定不会给自己找麻烦。因为在这个洞穴中生存着一种鸟类,浑身充满丰富的油脂,长久以来一直都是印第安人的重要油脂来源。
油鸱洞中的蝙蝠
油鸱
油鸱,听起来挺像“油脂“这个词,可能这也是它被称作这个名字的原因之一吧。油鸱在鸟的分类里较为特殊,属于夜鹰目,油鸱科,而且仅有这一种科属。作为夜行性鸟类,最大的特点便是活动时期是在夜晚,不同其他主要以昆虫为主的夜鹰目鸟类,油鸱喜爱吃油棕榈果,体型较小,尾部呈扇形,脚极小,身上还有白色斑点,肥胖圆润的体型从远处看去很像一个肉球。
油鸱
从玻利维亚到委内瑞拉这一段的热带雨林中都有分布,部分地区包括巴拿马、多巴哥也有少量分布。每当到了夜晚来临的时候,油鸱便会离开巢穴寻找多肉的果实,喙部尖端带钩状能够很方便的啄食果肉,最为常食用的是油棕榈果,这些果实通常含油量非常大,它们身体皮下便会积累出很厚的一层黄色脂肪。
繁殖期间,油鸱会大量的聚集在洞穴岩壁的洼沟处建巢,并用嘴里分泌的粘液和未消化完的果肉混合在一起粘黏在岩壁上形成巢壁。由于幼鸟成长需要大量的进食,往往在身体里堆积的脂肪要比成年鸟类更加丰富。
油鸱幼崽
每年到了油鸱的繁殖旺季,印第安人便会带着工具到洞穴里大量收集幼鸟用来熬油。油鸱炼出来的油脂不仅成色几近透明无味而且能够进行长时间的保存,长期以来都是印第安人重要的生存物资。
美味多油
油鸱身体有着丰富的油脂,被誉为“行走的油包”,很大原因都离不开油鸱的食物来源——棕榈果。
棕榈树广泛分布在南美洲、亚洲以及北美洲等地区,且许多国家有大规模的种植,生长适应范围非常广,而且易于栽培种植,每年都会结出大量果实。棕榈果以果串的方式生长在树上,每串果实能够达到上千颗,而这些果实充满油脂,我们今天食品行业加工里最常见的棕榈油便由此得来。
棕榈果
油棕榈产业最早在非洲作为传统产业,所有环节都是人工进行,油棕榈广泛种植在世界各地后,在发展中国家都是优秀的的经济作物,除了经济发展外还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
棕榈果能通过熬制或者轧制直接出油,而且种植成本低,产量高,油价低,成为了全球市场上第二大的食用植物油。在油的性状上,棕榈油的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各占一半,这也使得棕榈油有更好的抗氧化的能力。油鸱大量食用在体内积累的脂肪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棕榈油本身,这也能解释为什么通过幼鸟炼制的油脂能够存放这么久。
长得胖怪我咯?
油脂提炼史
油脂作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营养补充来源,在饮食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除了营养平衡还能够带来热量和必须的脂肪酸。早在原始狩猎时期,就有动物油脂的初步提取了,人们对加热肉食骨头中渗出的液体便是最早的油脂认识。
以我国为例,早期文献记载的动物油脂大多都是牛油、猪油、羊油这几种动物油脂。在古代的烹饪中,为了给食物增加口感和营养,也会在蔬菜里加入油脂,这种待遇享受通常也只有王公贵族能够享用到。
猪油
除了动物油脂以外,植物油脂的记录也非常详尽。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出使西域时就给中原地区带来了许多农作物,其中的芝麻在中原地区种植后,就被用作于榨油。
而在宋代的记录就更多了,不仅在种植上有广泛的油脂提炼记载,更多的还体现在吃的上面。《梦溪笔谈》里就有记载当时的人们喜欢用麻油煎炸食物,不管什么吃的都喜欢炸着吃,比如传统的油饼、油炸卷,详尽记载还有对于榨油工艺的记录。
古人的榨油装置
而西方最为知名的植物油那便是橄榄油,直接通过冷榨取工艺直接提炼出橄榄果里面的植物油,在地中海沿岸的国家有着几千年的种植历史,高档的橄榄油还被冠以“液体黄金”的称号。
橄榄枝也在西方作为一种美好的象征,代表和平胜利。16世纪初,西班牙的殖民者将橄榄果种植发展到了美洲大陆,橄榄油在后续的航海中被逐渐带向全世界各地。动物油脂使用中,欧洲地区还有用牛奶提取出的油脂制作出黄油这样营养丰富的产品,同时家禽的饲养如猪、鸭、鸡等油脂较高的动物身上也有提炼,以此制作出各种食物。
黄油
印第安人“专有”的油脂
由于油鸱这种鸟类在世界范围的分布只在南美洲才有,这种特别油脂也就成为了印第安人的专属。小型鸟类虽没有什么杀伤力和明显的威胁,对于油鸱的捕获远比想象中充满难度。
要想提炼油鸱,首先就得穿过洞穴来到隧道底下,当地土著会带着油锅和装备来到洞穴进行炼油活动。对于印第安人来说,每年得到的油脂都像是上天赐予他们的礼物一般,在油鸱的繁殖季还会有相应的庆祝活动。关于这种鸟类还有一个称号叫做“恶魔“,并不是因为它长得太丑像恶魔,而是刺耳锐利的啸叫声会让人难以忍受,就像恶魔的嘶吼一般。
长得可爱声音却难听
油鸱作为夜行性鸟类还有非常奇特的功能,就是听声辩位,通过发出声波进行反馈来达到追寻路径和寻找食物的功能。同样是生活在洞穴的蝙蝠,利用的也是超声波,而油鸱不同之处则是直接的叫声。油鸱能够发出频率非常高的叫声,可以高达7000赫兹,这在人类的听觉范围内的,不仅频率高,分贝同样也是大的惊人,在越靠近目标位置,声音则会越大,最高可以达到100分贝。
油鸱的洞穴里远远不止那么一两只鸟,而是有上百只,如此密集嘈杂的声音也让油鸱炼油这一活动变得“声势浩大“。顶着高分贝去收集幼鸟的印第安人都会面临着听力下降和暂时性失聪的风险,严重者甚至会失去听觉。
高分贝的声音易造成鼓膜破损
对比起其他动物油脂来说,油鸱获得较为方便,产油量大且易于储存,炼出来的油长久以来都作为印第安人的食用油。在生活上,油鸱凝固的油块还能够作为优秀的燃料用作照明,这对他们来说已经成为了自己文化的一部分。
因纽特人获取脂肪块
不仅在南美洲这样的热带有特殊的炼油方法,在地球另一端的寒冷地带里,生活在西伯利亚的因纽特人,由于北极地区常年寒冷干燥,热量的获取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为了在严寒地带生存下来,因纽特人会捕猎海豹和大量的鱼来制作鱼油和脂肪膏,作为日常生活的食物。
因纽特人
当地还有极其特别的食物,用鲸鱼肉做的脂肪块。因纽特会将捕获的鲸鱼连带脂肪和皮一起割掉,通过自然腌制发酵形成的脂肪块,这就是在水果蔬菜极其匮乏的极地的维生素来源,脂肪对于因纽特人有着非常特殊的含义。
结语
南美洲大陆早期因为各大洋的隔绝,没有充足的畜类能够驯养,农业、畜牧业发展受到限制,印第安人在长期与自然的接触中形成了自己的生存方式,相对落后的科技水平让印第安人在今天仍以原始的方法来获取物资。捕获油鸱雏鸟时往往会伴随着破坏,用棍棒桶落巢穴的传统手段也给油鸱生存带来威胁,过多的捕捉也让这种特殊的鸟类数量快速下降。
油鸱——危!
好在后续科学家发现了这类具备回声定位,并长得像油包一样的鸟有着一定研究价值。委内瑞拉政府也在科研团队的协助下,在卡布里岩洞建立了国家公园。南美洲多个地区现如今有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公园,用来保护像油鸱这一特殊的物种。
现代文明的融入也开始逐渐引导印第安人用更先进的办法进行生产,生活条件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这让油鸱的生存有了一丝喘息的机会,这种特别的传统手工艺制油相信在未来会彻底成为一种历史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