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双喜丨多想叫娘再吃一碗馄饨
事情总是这样:当拥有时,并不知道珍惜;当知道珍惜时,却永远不再拥有。
20多年前,我娘在弥留之际的一个后半夜,忽然用她那十分微弱的声音说想吃一碗馄饨。时节已是初冬,我赶忙穿上棉衣,赶往离家一里多远的一处馄饨摊,买来了一碗热腾腾、香喷喷的馄饨。端到病床前喂母亲时,她的嘴角微微动了几下,却没力气张开嘴,一点也没能吃进嘴里。一天后,娘就永远离开了我们。到死她也没有尝到那热腾腾、香喷喷的馄饨的味道。
娘得的是食管病,在她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里,呻吟声断断续续,显得非常痛苦,什么也吃不下去。娘临终换衣服时,只剩下一副皮包骨头,瘦弱的身躯像一个孩子,简直不忍直视。
娘在这个世界上只生活了短短六十四年。她健康时对于饭菜从来没有过高的要求,只求一日三餐,粗茶淡饭。我记得上世纪60年代,冬天娘最爱吃的是糊涂菜饭,后来生活好一点时,换成了糊涂面条,就是在锅里撒些玉米面,丢些菜叶,下很少的面条。娘说吃了这样的饭,又当饥,又暖和。像饺子、馄饨一类的,那只是逢年过节时才能吃到的,平时从不敢有这个奢望。但也有时候,娘生病胃口不好,几天不愿意吃饭时,才想吃一点好的改改口味。那时所谓好吃的也就是白面馒头、点心、水果之类的食品,现在看起来算是再平常不过的家常便饭。让我去买这些食品时,我却懒得跑路,不愿意去。即便去买,也是嘟嘟囔囔,满嘴牢骚。买回来娘吃上几口便说是吃饱了,硬是让我们姐弟吃,于是剩下的多半食品总是我吃完。
那时,我年幼无知,不知道什么是孝顺,也从来没想起过给娘洗脚捶背的事情。参加工作后,有时候工作忙,一连几天不回家。每逢回家一次,还未进门,娘只要听到我的声音,就知道是我来了。她自幼失明,看不见路,两手摸着,赶紧给我开门,并唤着我的乳名。进屋后,娘喜欢和我坐在一起,问这问那,而我当时还显得有些不耐烦,总是敷衍她几句,沾一沾家就走。现在想起来,那时娘是多么想让我在她身边多呆一会。但她从没有拦过我,怕我忙,耽误我的事儿。
转眼,娘去世已经20多年了。我也年逾半百,儿女也都三十多岁了,也尝到了养育子女的滋味。有时候,想培育孩子的孝顺之心,但回想起自己的过去,却十分愧疚。
我第一次在春节联欢晚会上听到《常回家看看》这首歌曲时,顿时感慨万千,想到娘在世的时候,自己却没能好好孝敬她老人家时,泪如泉涌。我恨不得千呼万唤,把娘从那个世界唤回来。如果这个梦想能够实现,我愿每天挤出时间回家守娘一会儿,经常给娘捶背揉肩、洗衣做饭,娘想吃什么,就做什么,让娘吃上天下最好的馄饨。可是,毕竟阴阳两界,这是永远也办不到的事情了。娘死后,我后悔极了,我常常愧疚、自责,为什么在娘有生之年不好好孝顺她,不好好陪娘说说话,聊聊天……
面对父母双全的人,我多想劝说一句:孝顺是不能等待的,趁父母还健在,抓紧孝顺自己的父母吧。千万不要像我,到了“子欲孝而亲不在”的时候留下终生遗憾。
修改于2016年7月12日
作 者 简 介
马双喜,男,河南滑县人,1957年11月出生,现住滑县道口镇菜园巷。平时爱好写作,多次在《安阳日报》、《河南法制报》、《滑台文学》发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