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冬日的怀念/张继

冬日里,天空飘满了雪花。晶莹的雪花落满窗外的小院。

记得那天也是一个雪天,我走出屋,天空慢慢地放晴了,到处都是白茫茫的。农场低矮的土屋,在厚厚的雪下格外的漂亮,像一个个圆润的大蘑菇,东一个、西一个散落在雪地上,明净的蓝天高远深邃,温暖的阳光照在洁白的雪地上,泛起蓝莹莹的光,听着脚下“咔嚓、咔嚓”的踏雪声,让我感到无比畅快。

不知什么时候,卞老师突然站在了我的面前。面容清廋的他,微驼着背,显得矮小、单薄,仿佛一阵风就能把他吹倒。卞老师兴奋地说:“昨天,我又看到你发表的散文了,语言优美、文笔细腻,看来又进步了。”说着,他竖起了大拇指。停了一下他又说:“报纸我给你留着呢,回头去我家里取吧。”我心头一热。

第一次见卞老师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

那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当时,我上小学五年级,卞老师是水利营的政工干事,负责宣传工作,和我父亲关系甚密。一天,我跟着父亲去他的办公室,只见桌上铺满花花绿绿的彩纸。卞老师正手握一只大号的毛笔伏案写字,毛笔在他手里娴熟地摆动,一行龙飞凤舞的大字展现在我们眼前。

父亲大声赞道:“好字!”卞老师回头看见我们,放下笔谦虚地笑着说:“哪里呀!张班长,一般、一般。”他摸摸我的头,见我神情专注地看着那些字,眼里充满了欢喜,便对父亲说:“孺子可教也!”他又轻声问我:“想学吗?老师可以教你。”我高兴地点点头。父亲笑着对卞老师说:“其实,我们就是来拜师学艺的,没想到咱们想到一块去了。”

从此,我常去卞老师那里学习书法。我发现他不但字写得好,画也很棒。五颜六色的彩笔在他手里变换着,一会儿一朵栩栩如生的牡丹便跃然纸上,鲜红的花瓣艳丽夺目,翠绿的叶子清新淡雅,淡黄的花蕊透着勃勃生机。我睁大眼睛看得出神,羡慕极了。卞老师望着我笑了。“只要好好学,多练,你也能画出来。”他鼓励我说。

后来,卞老师调到了团机关当宣传干事,因为工作太忙了,我就很少再去他那里了。上初中那年,学校出墙报,班主任知道我书法好,便把任务交给了我。我画了几幅版头,都感觉不满意。没办法,只好去请卞老师帮忙。他听完我介绍后,放下手头的工作,精心设计了一幅版头,并画在彩纸上剪好。用毛笔在纸上写了很多的字,再从中选出自己满意的,用刀刻出来,并告诉我如何贴在墙上。他是个完美主义者,对手头的工作一丝不苟,哪怕有一点瑕疵都不会放过。品德的“德”字,他写了几遍都不满意,最后又继续写,直到满意为止,这让我至今难忘。结果,那个墙板自然得到了老师们的好评。

参加工作后,我在连队负责宣传工作,经常去卞老师那里请教一些新闻写作中遇到的问题,他都会一一解答。那年,我的处女作《绿色安集海》发表以后,卞老师先看到了报纸,比我还高兴。他立刻给我打电话,第一句话就说:“好样的!文章都上咱军垦报副刊了,不简单呀!”见了面,他拍着我的肩膀连声说:“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呀!”然后,他兴奋地说:“我年轻时,也非常喜欢文学,写了不少文章寄给报社,可是退稿信收了一大摞。后来,我调到文艺宣传队当编剧,编写了不少快板书、短剧和相声,有几个节目还得了奖。可是,我心中仍然藏着那个文学梦。今天,我的学生发表了文学作品,也算圆了我多年的文学梦。”说完,他凝视着我,仿佛给了我一股强大的力量,我暗下决心不能辜负了他的殷切期望。

卞老师亲热地拍拍我肩头,把我从过去的回忆中拽了回来。他大声鼓励我说:“千万不要松懈,继续努力吧!”说完,微笑着摆摆手向前走去。他的背影在雪野上渐行渐远了……

卞老师查出了癌症是在两年前。我去家里探望,在那间熟悉的书房里,他仍提着毛笔伏案写字,字体仍是那么刚劲有力,像他顽强的性格。我劝他歇会再写,他摇摇头说:“我没事的。”望着他那消瘦的面容,我忍不住泪湿衣襟。他把纸巾递给我,微笑着说:“莫伤心,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得病的。没事,你看我这不是好好的吗?”说着,他摊开双手像没病的人似的。然后,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一定要坚持写下去,我相信你一定行的!”我忍住泪水点点头。

那是一个阴冷的早晨,寒风裹着雪粒从天而降,打在人脸上生疼,路边的电线被风吹得“呜呜”直响,像老天的哀嚎,这样的坏天气,我的心情也糟糕透了。谁知去单位上班的路上,就得知了卞老师去世的噩耗,我像挨了当头一棒,站在原地,呆愣了很长时间,心底一股苦苦的悲痛一下子涌上了出来。泪眼朦胧中,卞老师的笑脸不停在我眼前晃动,我知道自己失去了一个好老师、好前辈。

我孤零零地站在雪野上,想着和卞老师在一起的情景,漫天的雪花鹅毛般飞舞着,落在我的身上。“难道你们也是来陪着我一起祭奠卞老师吗?”我对着肩头雪花问道。雪花静默无语,仿佛知道我的心痛,默默地飘落着。我捧起一把素白的雪花,连同自己的悲痛一起撒向大地,真心地祝愿卞老师一路走好,灵魂安息……

雪花飘飘,哀思绵绵。现在怀念卞老师,让我更加崇敬他。我一定会牢记他的教诲。卞老师的名字叫卞博盛,一个普普通通扎根农场的知识分子。

作 者 简 介

张继,原名张积宽,中共党员,一九六四年生人,曾在《散文百家》《绿洲》《中国乡土文学》《石河子文艺》《新疆日报》《新疆经济报》《兵团日报》《伊犁晚报》《济宁日报》等报刊发表散文作品近三十万字。系兵团作家协会会员、石河子市作家协会会员。





根据《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规范·3.6.1文章滥用原创声明》的规定,有八大项不能进行原创声明,一旦违规将永久收回原创声明功能使用权限,导致严重影响的还将对违规公众账号予以一定期限内封号处理。为此,中国(香港)著名行走散文作家联盟旗下四大新媒体《行参菩提》、《行走文学》、《行诗天下》、《行苇春秋》对来稿做如下约定:

(0)

相关推荐

  • 第四届【散文精选入围作品】秋月情未了​II张继国(山东省)

    秋月情未了 ☆张继国(山东省)   一.童年秋月不识愁滋味 夜晚,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可在童年时的我们小孩子的眼里,童年时的秋天是快乐的,秋月下笼罩的我们这些小吃货的美景. 月色下的田野里 ...

  • 高丽君:这一天 | 西海固女作家专辑

    这一天 高丽君 清晨, 静者 七点十分,睡意未消,发车上路,赶往学校.一般情况下,这是我清晨的常态. 深冬一直不冷,今天却飘了几片小雪.空气干净清澈,雪花晶莹明亮,似乎听得见它们碰撞时的清悦. 城市还 ...

  • 几世缠缘,只为今生邂逅(散文)

    几世缠缘,只为今生邂逅 作者:姜   超     主编:非   鱼 茫茫人海中遇见她,那如瀑秀发,那双明澈眼眸,那莞尔一笑,那绰约身姿--是多么的熟悉,仿佛在五百年前就已烙印在记忆里.此时此刻,为什么 ...

  • 大家散文:张靖 听生命的钟声

                     听生命的钟声      川端康成说:"听钟声,太近了反而不好."他的话,仿佛悠远的钟声,让人驻足,浮想联翩--    "当--当--&q ...

  • 散文||严厉的父亲

    严厉的父亲 在我的印象当中,父亲的一生,除了耕田种地是一把好手之外,就是对我特别的严厉. 父亲出生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江南一个小山村的农民家庭,自然而然,父亲只能随着他的父亲--我的祖父耕田种地.祖父那 ...

  • 10字隶书获第六届兰亭奖银奖,还获国展大赛“三连冠”,古拙大气

    在第六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中,有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竟然没有金奖获得者,出现了空缺,可见对兰亭奖的重视程度是多么高,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也见证了中国书法的发展,而在本届兰亭奖中,还有一个最大的亮点,那就是 ...

  • 散文||年味最浓是春联

    年味最浓是春联 胡德胜||湖北 老家在乡下,那里山青水秀,最能锦上添花的就是春节时那红彤彤喜洋洋的春联,老辈人称作对子,--一辈子都要贴在门上的对联. 父亲早年随姑爷读过2年私塾,毛笔字写得相当好,家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冬日遏孔林记/有令峻

    陪南方的两位作家朋友来曲阜拜遏"三孔".他原以为孔林是一片树林的.我说,孔林是孔夫子及其家族的墓地.墓地在山东民间被称为林,祖坟被称为老林.我小时候住在平阴山区,那里老百姓的墓地旁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在一些不眠的夜晚/韦汉权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在一些不眠的夜晚/韦汉权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春满思源/刘景常

    美丽的思源,花事正浓,行政楼后面樱花大道两旁的樱花树枝干壮实.排列整齐,大朵大朵白色的樱花早已挂满了枝头.就连前一阵子长出绿油油小叶片的海棠也开得像一团锦绣一样,一片灿烂.学校医务室西侧金黄色的麻叶绣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在路上,爱在杭瑞线之间/董金官

    那年初夏,没有太多行囊,只有一个黑色的单警装备包.里面装载着我的十七年寒窗,父母佝偻的背影,还有往后那一身藏青色戎装的责任.我记不清自己是如何把它从那辆大巴车的储物仓,挪到警校培训学员的宿舍,只记得自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道口街的老澡堂/马双喜

    豫北名镇道口镇,在历史上曾被冠于"小天津"之称的美誉.这是因为晚清光绪年间,道清(道口至清化)铁路.卫河水路和土路(道口至濮阳.清丰.长垣.内黄等地)相交于此,因此道口成为豫北重要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荆条/梁丽平

    牡荆,是书本上的学名,在民间叫荆条,是马鞭草科落叶灌木,其叶对生,幼枝.新叶为绿色,花成串,生于当年生枝条末端,淡紫色,花期6至7月,荆花最亦酿花蜜,在中国北方地区广为分布,常生于荒坡山地阳坡之上,常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飘雪的日子/李增强

    印象中的青龙湖,冬季有一种颜色始终让人向往如初.亦如三月的垂柳永远钟情于和煦的春风. 青龙湖是个人工湖,偏安于小城的西北部.原先是一座废弃的砖瓦窑厂,后来蓄水成就了今天的青龙湖.如今,这里遍植绿树红花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杏祭/郭建荣

    时下正是杏子黄熟时节,看着满树橙黄的杏子,在绿树的衬托下显得更加鲜艳剔透,忍不住流口水的记忆,又静静的漫步在脑海里. 小时候最喜欢这个季节,因为杏子熟了,它是冬去春来,山里孩子迎来的第一种水果,孩子们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淳朴民风在早集/陈广德

    爽利的一夜,在甜梦正酣的三更时结束.从临街的窗,又听见若有若无的阵阵"踏踏".哦,久违了,家乡早集的脚步. 这是窑湾,苏北小镇,京杭大运河从这儿流过.古时这河里有船,岸上有纤,纤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