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福安正月初二"做白年"话题的另外看法

福安正月初二“做白年”话题的另外看法

作者:李健民

近年,在公共媒体上常见到一些关于乡土民俗的文章,这些作品为普及民俗文化做了很好的工作,并通过官网媒体传播,流行甚广;但其中也难免一些“非真”之说,误导人们对历史真实的认知。

下面谨就福安有关“做白年”习俗的一些叙述提出看法。欢迎批评。

一说:福安正月初二不拜年,俗称“做白年”,是本土“特异习俗”,是为纪念抗倭,并且是“全国迄今为止唯一的倭寇侵华民俗纪念日”。事实上“做白年”之俗闽东各地皆有,非独福安一地。

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福安县志·风俗·节序》:“二之日,有新丧之家,设奠延吊”的记载(该志据嘉靖本编修,嘉靖版在万历九年的特大洪水中漂失,万历版成为现存最早的福安县志)。

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宁德县志·风俗·节事》:“新正元日庆节,二日行吊新丧。”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福宁州志·风俗·节序》:“元旦,夙兴……有新丧之家,五更设奠举哀。”(该志据嘉靖十七年本编修)民国《霞浦县志·礼俗·春令俗》:“客岁有新丧者,元旦日于灵前设牲醴果品……初三日重来拜奠”。

可见“白年”之俗由来已久,并且出现在嘉靖三十八年(己未年,1559年)福安“己未之难”前。那时福鼎、柘荣、周宁尚未建县;寿宁县地从福安县划出不久,其俗与福安县同。故福安、宁德、福宁三志所载当可代表闽东。这些记述同时说明,除霞浦县(明代为福宁州)外,其他县基本上是初二“做白年”。

为了祭奠被倭寇杀害的众多乡亲,福安乡亲就在正月初五日再做一次“白年”,并成为习俗延续下来。此后福安就有初二和初五两个“白年”日。过“白年”之家大门悬挂孝灯,厅堂布置为孝堂,全家举哀;各村镇鞭炮不响、锣鼓不惊;不是做“白年”的平常人家,亲朋戚友之间忌串门走动,不互贺新年。

两次“白年”的习俗闽省很多地方都有,第二次“白年”时间也多为正月初五,并且均为悼念死于倭乱的乡亲。改革开放以后初五做“白年”之俗有所淡化。

二说:有一年年关,倭寇攻城,福安城沦陷后,屠城四天,死者四千人。直至当朝总兵戚继光率部从浙江赶来,打败倭寇,光复县城。初二日,亲友乡邻互相探询有无阵亡和未归者,后来人们就把这一天叫做探亡日。

据明万历《福安县志》载,嘉靖的“己未之难”是在农历四月初,初四日倭寇攻城,初五日城陷。非“年关”也。

福安县城沦陷后,倭寇屠城,“计男妇死者三千余,虏驱而去者七百余,溺水堕崖死者莫计”,“空城一炬”。倭寇掳掠烧杀五日,至四月初九日自行离城而去,非戚继光率部从浙江赶来,打败倭寇,光复县城。

同年十一月,卢仲佃从晋江调任福安知县。卢知县到任之后加紧城防建设,进一步廓城安集,严阵以待。第二年(1560年)四月,倭寇再次进犯韩阳,卢知县率领三个儿子同全城兵民一道,众志成城,保卫福安。倭寇见福安城防坚固,知不能得手,遂连夜逃遁。这股穷凶极恶的海贼后被援闽的浙江参将戚继光率领的“戚家军”歼灭。

“探亡日”流行于福建南部沿海地区,类似闽东地区的“做白年”。网上有一篇文章,是关于莆田正月初二“探亡”民俗的。说这一天亲友之间互相探望,凭吊在倭乱中死去的亲人,慰问幸存者(李翠《正月初二是探亡日》)。可见“做白年”不是闽东独有的民俗。与莆田地区不同的是,闽东的“白年”,系丧家行为,民间忌走动,不贺岁、不会亲。将福安的“白年”与外地的“探亡日”,混杂在一起,显然是抄袭上述外地说法。

三说:“做白年”人家有意在红春联顶上镶上一道两寸长的白边,以示心有余哀。这红白相间的“白额春联”格外醒目,提示家中“做白年”。

白头春联(白额春联)的由来是为纪念南明唐王,与倭寇无关。

清顺治二年(弘光元年,1645年),清军占领南京,南明福王政权灭亡;明皇族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第二年(1646年)八月,朱聿键在汀州被俘,后囚于福州、死于福州。这时清政权已建立两年多,福州百姓为纪念唐王,在新春联上方加贴白额,表示为唐王戴孝。此做法后扩大到福建大部地区,并长期延续,寄托对故国的怀念。

后来成俗,将大红纸染色时留一小块长边不着色,成为白额红纸。“文革”前过年,常用这种红纸写春联,并无什么特别的指向意义。现在白额对联虽然已经消失,许多上年纪的乡亲对此仍保有记忆,绝非所谓“做白年”。

史海钩沉话福安,祝君好运幸福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