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边漫话之打箭炉的锅庄(十二)

根据川陕总督席尔达从唐希顺和四川巡抚贝和诺处获得的情况和提出的进军之策,以及“唐希顺已亲至化林营汛,抽调各镇、营官兵,应否直前剿逐,擒拿渠魁,密题请旨”时,皇上便立即决断:“著将荆州满洲兵二千发往四川。将军莽奕禄年老,著镇守地方。副都统二员领兵前去。再著理藩院侍郎满丕自京驰驿前往统领,与提督唐希顺商酌行事。这所发之兵,每名赏银二十两,整理器械。到成都之日,其口粮酌量路程支,勿致迟误。其粮饷著巡抚贝和诺料理。现今应作何行事之处,著唐希顺相机而行,勿致失机。”

从统领指挥到兵力调度,以至上下协调,后勤安排等都顾及到了。尽管这两千满军最后并未参战,但也可看出这康熙大帝的用兵,可算是周到细致。

川陕总督席尔达还主动请缨,准他亲领官兵进剿。皇上说“秦省地方要紧,席尔达不必领兵前往。”才没有成行。

   2

自移驻化林营以来,参将李麟已在大渡河边与喇嘛营官昌侧集烈周旋了一年有余,深知番兵凶悍。数月来,他屡遭袭扰,已有兵丁被杀被抓,连河边险道上的偏桥也遭拆毁。

为摸清敌情,李麟让沈边土司余明奇一边秘密派人入炉打探;一边率土兵先过河招安三渡口和村堡彝民;还一并招抚了咱哩的左六七力,将其迎缴的三颗印信转呈化林大营。这些都为渡河作战作了必要的准备。

大战在急,参将日夜琢磨着破敌之策。

一天,李将军正站在高坡之上,迎着凛冽的寒风,注目敌营。突然,身边一护兵惊奇地对他说:“将军,你听,对面好象有号声!”

李将军忙抚耳细听。 一会,将军问那护兵:“你听出点名堂没有?”

“将军,风太大,没听清楚。莫忙,让我再好生听听。”那护兵用双手抚着两只耳朵,聚精会神地细听了一会后,转过身对将军说:“好象是我们的号兵在吹军号。”

将军一下想起来了,对,前几天被番兵抓走的兵丁中不就有号兵么?只听他自言自语地说:“好生细听!好生细听!!”

大风稍停,能清楚听到,那号声是从河西的一个山垭上传来的。

将军一阵惊喜:“听到了!听到了!!是的,是的,是我们的号语。那嘀嘀哒哒嘀,哒哒哒嘀嘀......分明是在向我们传话,说的是'大岗难打,深沟难填,战胜番兵,从湾东、磨西面转—转—转—' ”。

李将军赶紧向接替于养志之职的新任四川巡抚贝和诺详细秉报了大渡河边的重要军情,并提出了他的破敌之策。

贝和诺赓即上奏朝庭:“据化林营参将李麟等详称,将来取炉,非三路进兵不可。三路齐进之外,更宜另拨官兵,一路由宁番,一路由鱼通,一路由宁越,则渠魁亦可擒献。”

皇上“著唐希顺相机而行,勿致失机。”的圣旨,飞驰到大渡河畔,奉差打箭炉督师的理藩院侍郎满丕、四川提督唐希顺立召各路统领会商布阵。

一万官兵,在大渡河东一百多里的岸边,迅疾展开,各就其位,披挂待命。

(0)

相关推荐

  • 应州大捷,10万人大战一天,才战死68人,这场战役为何如此奇葩?

    "应州大捷"是中国乃至世界战争史上一场奇葩的战役. 奇葩理由之一:明朝皇帝带俩随从骑马偷偷出宫,溜达到边关,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稀里糊涂在前线跟蒙古人打了一仗. 之二:对军事一窍不 ...

  • 炉边漫话之打箭炉的锅庄(二)

    时光飞逝,转眼就到了藏历第十二饶琼的土兔年,即皇历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这是"甲拉甲布"最不吉利的一年. 土司蛇蜡喳吧已好多日子没睡过一个安稳觉了.他怎么也不明白,早在 ...

  • 炉边漫话之打箭炉的锅庄(二十一)

    *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朝廷又用兵小金川.起因是小金川土司泽旺年老体病,其子僧格桑"犊性未驯,罔知利害",在多事头人怂恿之下,以"沃克什土司欲以咒诅之术害我父子性 ...

  • 炉边漫话之打箭炉的锅庄(二十)

        * 乾隆十二年(1747年),朝廷发兵征讨欲吞并小金川的大金川土司莎罗奔. 莎罗奔,其性十分凶悍.随岳钟琪征乌斯藏有功,雍正元年(1723年)授安抚司之职,逐渐强盛.乾隆九年(1744年)与巴 ...

  • 炉边漫话之打箭炉的锅庄(二十二)

    那个"由部员出身,未娴军旅,且齿迈躯肥,于驰驱行阵殊非所宜"的阿尔泰,"办理小金川一事,胸中竟无定见,惟图急于迁就了事".而且办事一味畏首畏尾,迁延不决,&qu ...

  • 炉边漫话之打箭炉的锅庄(二十三)

        * 乾隆五十六.五十七年(1791.1792年),明正土司随福康安入藏征讨廓尔喀有功,皇上赏戴花瓴. 乾隆五十八年十二月壬午(1794年1月24日),"上御抚辰殿大幄次"赐 ...

  • 炉边漫话之打箭炉的锅庄(二十四)

    3 明正土司的住地打箭炉,是出入川藏的咽喉,西部的军事重镇,也自然成了康巴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我们还是先看史书的记载: "打箭炉地方外通西域,内皆高山峻岭,实为天设之险.皇上救援西 ...

  • 炉边漫话之打箭炉的锅庄(二十五)

    让我们再看看前人眼中的打箭炉:"三月初四日,进打箭炉,为蜀西极边,皆番地,乃藏路咽喉,土官明正司统属.""今设兵戍守其地,番汉咸集,交相贸易,称闹市焉".这是为 ...

  • 炉边漫话之打箭炉的锅庄(二十六)

    4 "锅庄"因何产生?早期功能是什么?照刘赞廷<康定县图志>所说,是明正土司"置土目于此",以便"听差侍贡"而形成的.也就是说, ...

  • 炉边漫话之打箭炉的锅庄(二十八)

       绵 绵 茶 香 "茶马互市"与打箭炉锅庄   西炉的繁荣,主要赖于茶叶贸易.锅庄"服务于此,其间扮演着极其独特的角色. 边茶贸易兴旺,"锅庄"兴 ...

  • 炉边漫话之打箭炉的锅庄(二十九)

    2 茶叶,早在两千多年前就传入了西藏.西汉,司马相如出使西夷,多年生活在蜀地饮茶最为盛行的成都.算是饮茶名士的这位使节,很可能就是最早把茶之饮传到"西夷"去的. 唐朝,出使西番的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