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边漫话之《西康琐记》连载之六十六
寻找“西吴国”(五)
“卡拉洛柱”
短暂的实地寻访,虽大有所获,但仍欠充分,还需进一步求助那些熟知古老传说的当地民众。
该找谁呢?自然是先得问问当地的“老同志”和找找那些民间的 “木雅通”。凭我过去在这块地方工作、生活多年留下的印象,找到他们应不算难事。
2003年的5月3日,在我家曾住过近三十年的木老爷锅庄旧址上建起的一幢新楼里,就有幸找到了原沙德区政府秘书、后为康定县“地名办”和“县志办”负责人之一的龚斌才。从这位“老沙德”和他夫人桑姆(一位出生于原沙德区普沙绒乡,又一直在这个区上工作至退休的老干部)所摆的老“龙门阵”中,就获得了不少关于“卡拉国”和“色巫甲布”的宝贵信息。
这是1978年我为原沙德区政府秘书、后为康定县“地名办”和“县志办”负责人之一的龚斌才一家拍摄的一张“全家福”。他的夫人桑姆是宁夏著名学者李范文先生1980年来沙德的六巴等地考查时的翻译之一。李先生这次考查,有《西夏遗民调查记》存世。
桑姆说,从瓦泽白塔沿云九公路顺力邱河往下走,一会就到了呷巴乡的地界。那里有片美丽的草坝子,离坝子不远的山坡上有座古老的大碉房,房名就叫“卡拉”。听老人们讲,很久很久以前的“木雅卡拉洛柱”就在这一带。“卡拉”是这方的地名,“柱”是藏语的一个数目字,译成汉语就是六。“卡拉洛柱”,就是指由六大部落组成的“卡拉”。那时,在我们木雅地方最强大、最了不得的就数这“卡拉洛柱”,谁都不敢惹它。至今,有的木雅人还把“卡拉洛柱”,作为“凶悍”“强大”的代词,用它来“打比方”,比如在说到谁谁谁有多凶时,他们就会脱口而出:“哼,甭吹了!他凶,又有好凶嘛?莫非还有'卡拉洛柱’凶么?!”据说,山坡坡上那座叫“卡拉”的老碉房就是当年“木雅卡拉洛柱”头目的住地;那块美丽的草坝子,就是这六大部落聚会的地方。
今天康定呷巴地方的这块坝子,就是古时木雅六大部落聚会的地方。 (郭昌平摄)
这段有关“木雅卡拉洛柱”的民间传说,不是分明映证了史书上记载的宋代在木雅地方出现的那个“卡拉国”的存在么!?而且它比史书说的更具体、更详实。
这块“夺惹苍姆”(图左),已被众多哈达缭绕(图右),难见其真面目。
紧接着,桑姆又给我们摆起一个更有趣的“龙门阵”来:就在“木雅卡拉洛柱”那块美丽的坝子中间,有眼终年不竭的甘泉,泉边立着一块油光光的石头。都说那泉是个“神泉”,这泉水能销灾除难,尤其是用它洗眼睛更“神”,只要用这“神水”一洗呀,各种眼疾就会销除,使人眼明心亮。所以来这里洗眼的人,总是络绎不绝。洗过眼睛之后,人们总要在石头上抹些酥油和拴些布条。甘泉边这块石头,木雅“地角话”叫她“夺惹苍姆”。“夺”,藏语,就是汉语说的石头;“惹”译成汉语就是“长”;“苍姆”是“雌”(母)的意思。木雅“地角话”,这“夺惹苍姆”直译就是长长的“母石头”,文雅一点可称之为“仙女石”。
真有趣,石头还分公母!更奇的是,这块“母石头”还不是本地“生”成的,而是从远处“打”过来的,她竟是块“飞来石”!女主人越说兴致越高,边摆碗筷边招呼:来,我们边吃边摆,那“母石头”(仙女石)的“龙门阵”呀,不是几句话说得完的。
从藏火盆桌上的炖锅中冒出的股股久违了的萝卜炖肉的浓香,扑鼻而来。一下就勾起了我对当年在木雅地方工作、生活的回味,更激荡起对这方古老土地的恋情。盛情的主人,定要象以往那样,用本地萝卜炖一锅如今已难得一见的“卡拉国”特产的沙德香猪儿肉来款待“老战友”。美酒佳肴,围炉慢侃,说不完的当年“老话”,那“仙女石”的“龙门阵”只得暂且放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