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怀念师家巷

三    坔    夜   话

一方水土有一方文

这里是《三坔夜话》,李老师斯时乡轩临窗,于此跟你诗词吟哦,抒怀述志,漫笔人生,点情碰心,说故事,聊语文,话庄道巷,谈古论今,......

今日从我的老家上泰兴城已不是我儿时走的那唯一的宣泰土路了,泰兴北的高速出入口离我家仅百尺之距,镇海路、济川北路、兴燕北路三条南北宽阔的现代化大道,任一条上乘车分分钟便可到达泰兴城。如今的泰兴城也早已不是青石板的狭窄街道,也不是低矮的店铺,而是街道宽敞、高楼林立,大厦比肩;老龙河上座座大桥横跨南北,如长虹卧波,又似凌空银练。这座原本的小城这几年发展可谓日新月异,尽显现代气派,差不多已接近中等城市的水平了,或者可以与之相媲美了!这种变化着实令人着迷,更令人慨叹不已!
只是,令人感叹不已的同时亦带有一些遗憾,因为好多的古巷都随着这城市的扩建改造消失了,没有了,留给人们的只能成为记忆。现在的鼓楼桥是原迎幸桥改扩建的。原迎幸桥南端的东桥码头下,也就是大庆路北迎幸东街上,有一条直通如泰运河即老龙河的小巷,叫做“师家巷”,这师家巷便是所消失的古巷中之一,其实说到这巷,还是让人挺怀念的呢!
我对这巷子颇为留念,甚至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不仅因为这巷子是我儿时上街的必定的歇脚之处,父亲总会在这巷子里买个烧饼给我解个馋,也算我没白跟着父亲上街一趟,我也可回家后到小伙伴们面前炫耀一番——我上了街,我爹还买了烧饼给我吃;也不仅因为在那缺吃少穿的年代,我在这条古巷里跟着长长的买借销粮的队伍,到设在这里的城北粮管所买借销粮回去度那青黄不接之春;还不仅因为在这古巷里、在这里的城北粮管所里我认识了我的妻子,有了一些我自己的故事;更因为我后来到这故乡对岸的迎幸中学工作,能常来这里深巷品古韵,坐听龙河涛声拍岸,且由此知道了这古巷的不凡来的来历,不凡的故事……
时光隧道的那边是远在明世宗嘉靖四十年之前(公元1561年),为防止倭寇侵袭,官军准备了一批船只,在现在迎幸东街东头的一条原名为“两泰官河”的大河上,在这河的东西向的名为“通泰桥”的桥北侧待命。倭寇来侵,泰兴人民城上水上出击,倭人失败惨重,再也不敢来犯。此后,官方便将水上参战的船民安排在通泰河西岸桥北落户,白天外出经营,夜晚仍回原地,以御不测,由此逐渐形成人烟稠密的巷子。后来,这些船民又全都被缴去官船,携家带眷,就地种田。这巷子本来没有巷名,后来来了一个许家庄人,是个老皮匠,在巷口搭起一个简易工棚,带着一个徒弟,专做皮匠活,食宿都在里面,人们便随口喊为“老皮匠巷”,若干年后逐渐喊成“老皮巷”。
雍正年间,巷口来了一个无儿无女的老奶奶,摆设一个炒货摊,卖些炒豆、瓜子一类的炒货,维持生活。由于她颇勤快,每天早起来,便把巷内打扫得清清爽爽,久而久之,逐渐形成听得她的打扫声,人们便好起身准备下地了。白天,她把巷内各户人家照看得好好的。有时妇女外出,都把门上的钥匙交给她,遇有起暴下雨,她总不辞辛勤,把各家晒在外面的衣物收得好好的。后来,凡是家中没有人,都把钥匙交给她,怕她记不清楚,便在她棚内钉好上下两根木条,上东下西依次钉上钉,各户各自挂上,回来后各取各的,一点也不错。甚至有些妇女下地干活,把小孩或吃乳的婴孩送到这里来,她从不拒绝,给小孩子喂吃,边做生意,边带孩子。这样就形成一个“托儿所”。这要算我国最早的一个托儿所了。因此她少吃短烧,全巷内的人,均乐意援助,索性不用她烧煮,按时你家送中饭,他家送夜饭、早饭。温饱都不用她费心。她也更加关心巷邻。在各家下地后,都得到各家门口检查一下;人家睡下后,她也要去各家提醒灶头火烛当心。在她来巷后到去世这几十年内,从未发生过一次火警或失窃等事。

到了同治年间,有一班文人雅士,认为“老皮巷”容易使人读走了音,很不“雅”,且又对这勤劳认真、乐于助人的老婆婆有不尊敬的含意,便根据这婆婆的一番事迹,提名为“司家巷”,其意甚明,“司”这个中国汉字,有掌握、处理、承担之意,显然,以此作这老婆婆照管各家的纪念词来命名此巷,意义就很不一般了。到了民国廿五年(1936年)警察局长张恨愚首次发动在泰兴钉搪瓷街巷门牌时,却将“司家巷”误以为是“师家巷”,从此“司家巷”便成了“师家巷”。其实这巷内从未有一个姓师的居住过,出巷街上虽有一家姓师的,可不是出色的名人,且又与巷口隔了好几家门面,与巷内毫无关系。不了解“司家巷”之所以称为“司家”的历史和命名的根据,又“师”与“司”音相近,且师者,为学习之范,“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故“师家巷”之名也就一直未加更改。

思来,“师家巷”内的古建筑其实也有不少的,颇有古韵文化气息,让人在这条古巷里不由得要驻足沉思。它的西巷头就是原城北粮管所,早先我去粮管所和后来调到其北岸的迎幸中学工作,我都会莫名的在师家巷里转悠。那条巷子里留有我的身影和足迹。可惜,这条巷连同我曾工作过的龙河北岸的迎幸中学都被拆掉了,都没有了。只是它与它们还留在我和好多人的记忆深处!多么希望以后城市或乡村改造时,对一些有着历史印痕的东西哪怕立个纪念性的石牌,刻上一段文字,也好让人存个念想,留一份乡愁于心。那样,多好!
(0)

相关推荐

  • 离我们远去的东关九曲巷

    全国各地,叫九曲巷的地方不少,有的保存完好,有的荡然无存,据考证,在我们潍坊城区,就有两个九曲巷,一个在西关,一个在东关,西关那个与东关九曲巷相比,鲜为人知,人们更多知道的是东关九曲巷,它西起北下河, ...

  • 【小巷记忆之十】书香墨韵悬桥巷

     一条老街深巷,一座旧居古宅,让人们追忆起往昔的人文荟萃,隔着早巳长出鲜苔的黛瓦粉墙,这老巷里不起眼的老墙门里,随处都有让人如雷贯耳的名字在我耳边轻轻回响. 洪钧.顾颉刚.叶圣陶.黄丕烈.钱佰煊.徐波 ...

  • ​有华州区东大门之称的南关村

    邮箱:3125136050@qq.com 有华州区东大门之称的南关村 南关村位于华州城东12公里处,北邻老西潼公路,南接上安村,西邻构峪河,与丰良村隔河相望,东邻二华(华州.华阴)交界,总面积7.6平 ...

  • 苏州老街巷之(20)——中张家巷

    苏州老街巷之(20)--中张家巷 在<苏州历史文化地名保护名录>里没有中张家巷,实际上这条巷子是有很厚的历史文化蕴籍其中.2019年里大部分时间,这条巷子在改造,同时改造的还有巷子所依的中 ...

  • 江苏泰兴刁家网支系

    江苏泰兴刁家网支系始祖刁余春,原籍姑苏,明初因避燕兵之乱迁江北黄桥之东,筑室而家焉.住地后人称之为刁家汪,刁家网.今名为江苏省泰兴市横垛镇刁网村.配李氏.子一:万全.堂号万松堂.截止2007年,子孙繁 ...

  • 养育巷323号——怀念陆家姆妈

    ᐃ苏州养育巷 ᐃ苏州养育巷使徒堂 看了网上回忆养育巷的文章,也勾起我少年的回忆.忍不住也要聊上几句. 我家租住在养育巷,还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事.当时养育巷还只是一条小巷.323号是一座深宅大院.南面就 ...

  • 【里巷故事】从玉带街到巴家巷 “闭到眼睛往前走,闻到臭气是硚口”

    城里出生的人有故乡吗?我认为没有.一直称老家在沔阳张沟,1947年父母带我两兄一姐下汉口后,居无定所,住过不少地方.我是在汉口利济北路出生的,以后住过玉带街.大通堤沿和巴家巷,都在硚口,即" ...

  • 庐陵故事——康家巷里的故事

    康家巷里的故事                                            刘述涛 在吉安城众多的巷子之中,有一条叫做康家巷的巷子.康家巷因有康文卿住在里面居住而得名.人们都 ...

  • 陈梓灵:令我怀念的家(外两篇)

        作者介绍 陈梓灵来自富春八小,三年一班,活泼开朗,爱好画画.古筝.唱歌.朗诵.写作.但最爱还是读书,尤其喜欢世界名著.富阳日报的小记者的她,经常参加各类小记者活动,撰写的多篇文章刊登在富阳日报 ...

  • 探访师家沟清代民居建筑群

    师家沟清代民居位于山西省汾西县城南5公里,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国家级传统村落.已故国家文物泰斗罗哲文先生题词:窑洞文化精华,民居建筑瑰宝. 师家沟清代民居始建于乾隆32年(公 ...

  • 【榜上诗家】金永波||长城万里江山固,劲旅千师家国雄。

    文学家园 诗词美刊 榜 上 诗 家 诗家简介 金永波:男,1951年12月生,中共党员.普通大学本科中文系毕业.黑龙江广播电视台高级记者.首届中国新闻奖获得者.自21世纪以来有1000余首诗词在各省和 ...

  • 自主MPV大比拼,大通G50 PLUS和传祺M6谁才是你心中的最“家”搭档?

    大通D50 PLUS与传祺M6全面PK,谁更符合您对家用MPV的定义? 随着国内汽车消费向实用化转变,更宽敞.更舒适的MPV车型,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不过,面对各大车企层出不穷的MPV车型,哪款才 ...

  • 张家巷小书摊

    ​第五篇 <张家巷小书摊>             2019-7-15         世界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历史已经走过了已经走过的路程,回望过去才能走向未来.一个不知道回 ...

  • 看了此文,你永不会忘记的一个人----记丁家巷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介绍了平江路上的丁香巷.丁家巷,同样位于平江路附近,平行于平江路南面起始段的一条路.它名称的来历,同样来源于另一位丁姓人物. 它徒有巷的名称,是一条长不过百米的宽阔大马路.两面沿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