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IEP融合教育课程 提高普校融合教育质量
构建IEP融合教育课程 提高普校融合教育质量
杨群芳
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
摘要:普特融合教育是普教与特教互融互合、共生共赢的教育。普校校园融合教育课程的构建及实施途径是提高融合教育质量的关键之一。本文针对“普特课程如何融合”,就普校特殊学生IEP融合教育课程开设及实施现状,以“和谐共生教育理论”和“三观”为基础,提出新时期普校特殊学生IEP融合教育课程由基础型课程、适应型融合教育课程和康复休闲型课程三大板块构建,提出课程实施途径增加“同能异齡”安置、居家、社区等。让课程精准地为每个特殊学生服务。
关键词:普特融合;和谐共生教育理论;IEP融合教育课程;有“根”的课程;同能异齡安置
普特融合教育是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互融互合、共生共赢的教育。《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明确要求:要坚持统筹推进、普特结合,全面推进融合教育。融合教育将成为当今评价普、特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虽然我国“普特融合”的特殊教育发展模式已初展样态【1】,但是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深思:普特课程之间如何融合?普特教师之间如何融合?普特学生之间如何融合?普特家长之间如何融合?普特教育行政管理之间如何融合?(简称5R问题)如何针对5R问题构建出符合“办好特殊教育”、“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新时代要求的适合普特学生和谐共生、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校园融合教育课程?
普校校园融合教育课程的构建及实施途径是提高融合教育质的关键之一。本文针对“普特课程之间如何融合”,就目前普校特殊学生IEP融合教育课程开设及实施现状,以“和谐共生教育理论”和“三观”为基础,建议新时期普校特殊学生IEP融合教育课程的构建由基础型课程、适应型融合教育课程和康复休闲型课程三大板块组成,建议课程实施途径在传统的基础上增加“异齡同能” 、居家、社区等安置形式。为盲聋肢残培智等特殊学生构建更加开放、灵活的多元课程体系,让课程精准地为每个特殊学生服务。
一、研究背景
(一)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IEP融合教育课程:即盲聋肢残培智等特殊学生在普通学校接受融合教育学习的个别化融合教育课程。
和谐共生教育理论: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1879年提出“共生”概念。从哲学层面讲,“共生”的核心是“双赢”和“共存”【2】。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之间如何和谐协同发展?教育家陶行知、张诗亚等为代表的和谐共生教育理论【3】,不仅对中国教育人类学的建设和发展具有推动作用,而且在普特融合教育背景下,对营造普特融合和谐共生的育人环境,构建符合新时代普特融合和谐共生的融合教育课程,同样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有“根”的课程:即针对盲聋肢残培智等特殊学生学业成就起点和适应发展、康复休闲需求等,为学生提供的个别化融合教育课程。这里的“根”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适合学生的课程。比如针对主动运用语言沟通有困难的自闭症等学生,就得提供与普通学生语言互动交往课程;二是指学习或训练的起点。遵循“向下延伸扎根”原则,找到学生的起点课程。
同能异齡安置:即依据特殊学生学业成就评估结果,将其安置在与其学能匹配的班级,与普通学生在“同一空间”“同一时间”,“同步”学习国家基础教育课程,如语文、数学、思品与社会等学科。
“三观”:即基础课程观、适应性融合观、康复休息观。基础课程观:《残疾人教育条例》第二十三条提出 “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残疾学生的义务教育,可以适用普通义务教育的课程设置方案……” 【4】。特殊学生享有国家基础教育课程学习的权利。适应性融合观:个体、团体规则,自我服务能力,生活劳动能力【5】等社会适应能力培养【6】是融合教育的核心,必须纳入特殊学生IEP课程计划,尤其是自闭症学生的课程计划。适应性融合课程是决定融合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康复休闲观:特殊学生,身心有残疾,就得提供康复训练课程。况且《残疾人教育条例》第八条提出“……使残疾儿童、少年及时接受康复训练” 【7】,《指导意见》也强调了要对他们进行“心理生理矫正补偿” 【8】。学会休闲,可以更好地帮助特殊学生绽放精彩生命。
(二)背景
2017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了修订后的《残疾人教育条例》,2017年11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办好特殊教育,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意见》。新时代呼唤新课程、新教材。
但是,就目前来看,为盲聋培智等特殊学生提供的IEP融合教育课程设置及实施途径针对性不强,融合教育教学质量仍然偏低,很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思考和突破。
一是我国目前普校融合教育的课标、课程、教材建设没有一套完整的方案,“融合”的聚焦点不明朗。融合教育,涉及普特双方教育互融互合。普通教育的课标、课程、教材要有与特殊教育 “融合”的元素。同样,普校的特殊教育课标、课程、教材不仅要有与普通教育 “融合”的元素,而且还要有与特教校特殊教育“融合”的元素。期待教育部出尽早出台普特融合教育纲领性课程建设方案,真正落实普特融合教育和谐共生共融发展,尽早结束“单恋”。
二是我国目前普校特殊学生融合教育课程的研究宽度、深度不足。更多的是针对盲聋肢残特殊学生“学习通道”,着眼于对基础教育课程内容和教学策略的调整研究,而针对智力落后、自闭、脑瘫等有智力障碍的特殊学生的课程研究还比较薄弱。比如基础教育课程,他们“学什么”?从哪开始学?有没学习高点?怎样与普通学生“合起来”学,而且能学得起走?盲聋培智等特殊学生在普通学校除了学习基础教育课程,还应该学什么课程?如何在普校构建“以生为本”的IEP融合教育课程?等等。有待于深入研究、实践、开拓创新。
三是我国目前普校特殊学生融合教育课程开设“残缺”,缺乏合适性、针对性。目前更多地区主要开设学业课程,缺乏适应性融合教育和身心缺陷补偿、潜能开发等功能性康复休闲类课程。如聋生听力受损并非带上助听器安装电子耳蜗就能随班就读,和普通学生一样“听”老师讲课、回答老师的提问。他们必须配合针对性的康复训练,一方面帮助他们建立语音、语言内涵之间的联系,发展他们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一方面提升他们与随班老师、同学进行简单的日常手势、唇语、口语沟通交往能力。再如随班就读初中毕业倒流到特教校就读的智障、自闭等培智学生,他们的生活劳动能力普遍不及特校学生。据调研主要是普校课程缺失和家长劳教指导意识不足。再如一自闭症学生放学回家就躺在地上耍手自言自语,家长很苦恼,老师知道后就教会他在电脑上玩“对对碰”游戏,至此“躺地耍手自乐”问题行为得到了替代。残缺的课程,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不利于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四是我国普校特殊学生融合教育的基础教育课程实施途径同龄随班就读(学籍班)、“陪护转教”针对性、合适性不强。普特基础教育课程融合的教学就是要让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一起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学习“同一内容”,而且要学得起走。“同龄随班就读”,没考虑随读学生学能,对盲聋肢残等智力没受损的特殊学生而言还比较适合,但对有智力缺陷的自闭症、智障、脑瘫等学生来说就不太合适。这种没有学习交点的课程实施途径,对他们而言,叫随班就“坐”,他们不仅“读不走”,而且还“坐不住”,同时还有可能滋生出系列“问题行为”。对老师而言,不仅增加老师课堂掌控难度,同时增加老师的教学压力。“陪护转教”,陪护把老师的上课要求转教给自闭症学生,学生缺乏集体远距离注视、追视、听能、互动等课堂融合适应能力的培养。
二 “普特融合”普校特殊学生IEP融合教育课程构建及实施途径
综上所述,普校特殊学生个别化融合教育课程的构建,建议由基础型课程、适应型融合教育课程和康复休闲型课程三大板块组成。课程实施途径建议在传统的基础上增加“异齡同能” 、居家、社区等安置形式。
(一)基础型课程板块
即基础教育课程,是指特殊学生进入普通学校(义务教育段)参与国家学科课程学习的课程,也即学业课程,发展性课程,如语文、数学等学科。这是国家规定的各学习领域体现共同基础要求的学科课程,强调学生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发展。这是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学业课程的融合,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在“同一空间”“同一时间”,学习“同一内容”。学校可根据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9】对特殊学生进行学业成就的评估【10】结果,确定每个特殊学生需学习的学科及学科要学习的内容,为每个特殊学生提供有“根”的学业课程。课程目标主要在于实现教育的公平,全面发展特殊学生的基本能力。
课程实施途径可以根据特殊学生的残疾类别和学能,提供合适的安置模式。如“同龄同能”随班同步教学或“同龄近能”随班分层教学、“同能异龄”随班同步教学、资源室学科补救教学等。“同能异龄”随班就读,打破了传统的一刀切“随班就读”学习模式。这种课程实施模式,对智障、自闭等特殊学生非常适合,它可以避免同齡异能随班混读、坐不住现象。这种安置实施起来尽管有一定难度,但同样是融合学校课程改革的一道亮点,可以尝试。
(二)适应型融合教育课程板块。
即适应性融合教育课程,是指特殊学生融入校园、融入家庭、融入社区,并参与其中活动的适应性融合教育学习的课程。包括校园适应性融合教育课程、居家适应性融合教育课程、社区适应性融合教育课程。学校可根据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对特殊学生进行社会适应能力的评估【11】结果,确定每个特殊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为每个特殊学生提供有“根”的适应课程。课程目标主要在于培养特殊学生自我服务能力、生活劳动能力、校园社区家庭融合适应能力,为他们更好的融入社会打下扎实基础。
1. 校园适应性融合教育课程。
即盲聋培智等特殊学生融入校园一日生活(如入厕、饮水、日常交往礼仪、常用设备使用等常规要求)、校园活动(学校、班级生态与非生态各种常规要求)、学科教学活动(远距离注视、听懂集体指令、回应老师同学等常规要求)所要学习的校园融合课程【12】。该课程对普通学生来说是隐形课程,对特殊学生来说就是显形课程,必须列入个别化教学计划中,給于实景强化训练。
校园适应性融合教育课程,包括校园生活融合课程、校园活动融合课程、校园学科教学融合课程。其目标在于自然场景刺激,在普通学生协同下,帮助自闭症等特殊学生建立个体、团队规则意识,激发他们参与学校各种个体、集体活动的兴趣、动机,进而发展他们校园融合能力和沟通交往能力。
课程实施途径主要在校园一日生活、集体活动、学科课堂。实施策略主要是同伴互助【13】(“同伴”是指普通学生)和班主任强化引导。比如自闭症规则意识及执行能力不足,不知道上课回答问题要举手,在其旁边可安排一名乐于助人的普通学生适时提醒等。
2. 居家适应性融合教育课程。
即盲聋培智等特殊学生融入家庭一日生活所要学习的家庭融合课程。包括生活自理课程、居家生活劳动课程、居家礼仪休闲课程等。其课程目标在于培养特殊学生的生活自理、家庭服务、家庭沟通交往等能力。如能独立穿脱衣服、独立打扫整体房间等。
课程实施途径主要是学校(家长实操方法培训+学生实时学习)和家庭。
3. 社区适应性融合教育课程。
即盲聋培智等特殊学生融入社区生活所要学习的社区融合课程。包括社区认识与应用、简单劳动服务等课程。其课程目标主要在于认识社区设备、场所功能,并参与其活动。如能独立超市购物、独立乘坐地铁、独立走人行道过马路等。
课程实施途径主要是学校(家长实操方法培训+学生实时学习)和社区。
(三) 康复休闲型课程板块。
即盲聋培智等特殊学生根据自身身体、心智缺陷和优势,需接受康复训练或特长训练、娱乐训练所要学习的康乐课程。康复课程主要有听觉康复课程、视觉康复课程、语音矫正课程、沟通交往课程、心理康复课程、动作康复课程、感觉统合训练课程等。残疾学生种类多、每个学生功能受损也不同,康复需求也不同比。建议学校构建康复课程超市,满足学生的不同康复需求。课程目标主要在于为盲聋培智等特殊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对他们缺陷补偿和潜能开发。比如,对说话吐字不清的唐氏、智障等学生进行语音矫正训练;对运动功能受损的脑瘫学生进行作业治疗、物理治疗康复训练;对有情绪问题的自闭等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训练等。
课程实施途径可以考虑“政府购买服务,引入社工、康复师等机制” 【14】、学校特殊教育资源室、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等。
总之,构建新时代“普特融合”普校特殊学生IEP融合教育课程,应以“特殊学生”为中心,既要遵循基教性(基础教育课程标准)、融合性、康复性、个别化、弹性、合适性、选择性、向下扎根向上提升、多元性等原则,又要体现普校特殊学生IEP融合教育课程与普校普通学生课程的共性与差异,体现普校特殊学生IEP融合教育课程与特校特殊学生课程的共性与差异,为盲聋培智等特殊学生构建出符合“办好特殊教育”、“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要求的有“根”的、有“温度”的IEP融合教育课程,让课程温暖每个特殊学生,让课程真正践行“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
参考文献
1.彭霞光.中国特色特殊教育发展模式初步形成【N】.中国教育报, 2019-09-26(6)
2.杨玲丽.共生理论在社会科学领域的运用【J】.社会科学论坛,2010-16(149)
3.石玉昌.和谐共生教育理论的历史源流与内涵探究【J】.凯里学报,2014-04(2)
4.《残疾人教育条例》第二十三条
5. 《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
6.《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意见》
7.《残疾人教育条例》第八条
8.《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意见》
9.《残疾人教育条例》第二十条
10.韦小满,蔡雅娟.特殊儿童心理评估(第二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6:186
11.韦小满,蔡雅娟.特殊儿童心理评估(第二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6:304
12.甄岳来,李忠忱.孤独症社会融合教育【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10:
13.《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意见》
14.同上
微信号 :tejiaomengzhu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