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啥补啥,这下你知道我缺啥了

搬新家时,狠狠心,取消了预计放满一整面墙的书架。邻居们都把那面墙称为电视墙,我家没有电视机。

旧家不只有顶天立地的大玻璃门书架,卧室也有书架,卫生间也有书。连我父亲家地下室里也有很多我的书。
缺啥补啥,我缺啥,唉,这下你知道了。
可是我已人到中年,很多书放在心里,很多书再也不要看了。所以精选了又精选,留下的都是会反复读的书,一人一个小书架也就够了。
所以正在精选值得珍藏的书。
丘恩华签名的《提问力》。给了我最好的方法论。从提问开始,解决人人都会遇到的现实问题,同时也弥补了我阅读的局限。
因为我爱买的书常局限于散文随笔,譬如清少纳言的《枕草子》,陈思呈的《私城记》,杨葵的《坐久落花多》,张大春的《见字如来》,绿妖的《沉默也会歌唱》,周晓枫的《河山》,野夫的《乡关何处》,李娟的《走夜路请放声歌唱》,张怡薇的《新腔》……阅读上的偏狭相当于挑食,营养一定不够全面。还好,得到签名书和友人送的书,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

严歌苓签名的《芳华》。小说耐读,装帧精美,签名更增其美。我其实在喜马拉雅听了所有严歌苓的小说,但捧在手里读又是一回事。她解构了时代、地域、人性中的美好,从刘峰开始,揭开人生许多疮疤,告诉你哪有什么反转,不可说不犀利。

贾涤非签名的《李陵传奇》。他怎么可以穿越千年,深入李陵的内心世界,把一个史册中的人名,活化为有血有肉的英雄?我对历史的兴趣,尤其是对汉代历史的兴趣由此产生,他是我的启蒙老师。

林少华签名的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收藏经典是中文专业人的癖好,我哪能免俗?

历史学博士送的《父子同侍乾清门》。一本口述史,清宫中事,活色生香,比电视剧不知精彩多少倍。

政法学院的学生小岳去年毕业时送我的礼物,一本扬.马特尔的《葡萄牙的高山》。使我一时流连忘返于当代西方小说的密林之中。

米雅送我的《大唐李白》。我从此和她一样迷上张大春了。

读书群里的村长送我的茨冈女神赵秋原的《浮世绘画》。诙谐机警的女神金句配以雌狒狒大尺度绘画,难得浙大化学材料专业毕业的理工男能和文科生有一样的阅读兴趣。

也有枕边书,张岱的《夜航船》,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这些书,需要慢慢啃。有时一天只能啃几行,看了后面又常常忘记了前面。我老了,头脑像个大筛子,好多精华都漏掉了。
习惯了手机阅读,纸质书简直太奢侈。夏日午后,凉风习习,我拎个小板凳,坐在楼前一棵树下读《逝去的武林》。那棵树很高,开大串的细碎小白花,极香。

巫森见了,说:“你坐在树下看书,样子好美,把我们小区品质都提高了。”
我听了,竟然信以为真,忘形而笑。不觉间,细碎如白芝麻般的落花啊,落我满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