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原先写作“周山”
施晓平
苏州市吴中区香山街道有个舟山村,背靠穹窿山,面向太湖,自然环境优越。这个村以核雕而远近闻名,又被称为“舟山核雕村”。不过,从碑刻、地方志等资料看,“舟山”两字原先写作“周山”。
有关“周山”的早期资料
笔者目前找到的最早记录“周山”写法的本土资料,是明代官员顾福书写并篆盖的《故吕吉民继室王氏墓志铭》。该墓志铭2016年被一位叫周永芳的文保热心人士发现于穹窿山,现藏于苏州碑刻博物馆。根据王氏去世于明代成化己丑(1469年)、次年安葬的记录看,此墓志铭当书于成化六年(1470年)。而墓志铭开头的落款“赐进士承德郎刑部主事周山顾福”,就提到了“周山”一词。
除碑刻外,苏州早期地方志也提到过“周山”。笔者找到的最早记录这一地名的方志是明代正德《姑苏志》,内有五处相关记录,如卷第八(山上)“玄墓山”条记录:
相传郁泰玄葬此,故名……其南为周山。
卷第十八(乡都)记录:
……陈巷、刘家、周山、梅舍、郁舍、西塘、吴璠、上蒯、下蒯(在十五至十八都)。
卷第十九(桥梁上)则记录:
周山桥。周山街上。
此“周山”就是吴中“舟山”。
河南省洛阳市附近也有一座山叫“周山”(又名秦山)。何以断定,上面碑刻和正德《姑苏志》提到的“周山”,就是今天吴中区香山街道的“舟山”呢?理由主要有三。
一是顾福是吴县周山人。上面提到的碑刻落款显示,顾福是个进士。查《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明代叫顾福的进士只有一人,顺天府大兴县(今属北京)匠籍直隶吴县(今苏州)人。结合李东阳(1447年-1516年)《明故河南布政司右参政进阶嘉议大夫顾君墓表》等资料可知,顾福生于公元1440年,卒年不详,字天锡,号云厓,出身于工匠家庭,父亲顾贤被征调到北京参加工程建设,后以顾福贵而赠儒林郎散阶、光禄寺丞官衔。顾福勤于读书,成化二年(1466年)中三甲第三十二名进士。
清朝道光《苏州府志·人物六》对顾福记录如下:
顾福,字天锡,吴县周山人。父以工籍隶大兴。登成化丙戌进士,授刑部主事。
而乾隆《吴县志》记录,顾福的儿子顾闻于明代嘉靖七年(1528年)中举,并有如下文字介绍:
顾闻,字行之,福子,治《易》。
乡举顾闻宅在周山。闻隐居构此,曰“寄心庵”。
清代徐傅的《光福志》也记载:
顾闻,字行之,周山人也,嘉靖中有声公车间。
上述记录都证明,顾福和他的儿子顾闻是吴县周山人。而如今老吴县范围发“zhōu shān”音的地名,只有舟山村和一旁的小山。古代地名、人名往往被写成同音字,按照这一规律,“周山”和“舟山”应该是同一个村、同一座山。
二是根据地方志“周山”前后文的记录,“周山”就在今天的“舟山”位置上。
如从正德《姑苏志》卷第十九(桥梁上)“周山桥”这一记录前面的“吕浦桥,吕山湖口”、后面的“香山桥,香山街上”记录看,这里的“周山桥”,就位于如今的舟山村那里。
乾隆《吴县志》卷四(山)“法华山”条下也记录:
法华山在玄墓山南……东有横山、渔洋山,迤逦数里,与周山联属。
从与法华山(今渔洋山西南山体)向东“迤逦数里”联属的山看,“周山”也应该是今天的舟山。
三是民国《香山小志》明确“舟山”就是“周山”:
舟山,《府志》作周山,与吕山并附玄墓条下,讹。山在穹窿前,去穹窿里许……
“周山”何时改称“舟山”
从古籍的记录看,一直要到清朝乾隆年间,“周山”才开始被写作“舟山”。乾隆十年(1745年)吴氏依绿园刻本《七十二峰足征集》卷八十三开头就提道:
武峰吴定璋友篁搜录,舟山叶南孔传编订。
民国《香山小志》人物卷记载:“叶南,字孔传,舟山人,好读书。”证明《七十二峰足征集》中的“舟山叶南”不是其他叫“舟山”之地人士,而正是今属吴中区香山街道的舟山村人。
至于最早写“舟山”地名的苏州地方志,笔者所见的是清道光四年(1824年)刻印的《苏州府志》。该书在吴县十六都四图的记录中,提到了“舟山桥”地名;在十六都十九图、二十都九图,也提到了“舟山”这一地名。
不过,直到清末乃至民国时期,苏州一些地方志上还在同时使用“周山”“舟山”。分析下来,仍写“周山”应该是沿用旧志记录的结果。
“周山”“舟山”得名改名原因分析
根据民国《香山小志》“相传吴王练水师造舟于此”的记录,“舟山”的得名,似乎与吴王派人在这里建造战船(舟)、训练水师的传说及村边有山的实际情况有关。
从今天的地理位置看,舟山村(古代无行政村概念,所以应指舟山自然村,下同)距太湖1.2公里,那怎么可能在这里造战船、训水师呢?有人对此认为,春秋战国时期太湖水域比现在大,该村就在太湖边,只是后来由于泥沙淤积,太湖面积缩小,舟山村离太湖才越来越远。
这种传说,目前并没有考古或早期古籍记录来证实。
也有书籍称,舟山村因村边小山形如舟船而得名。张振雄著、苏州地方志办编、2010年1月出版的《苏州山水志》在“米堆山”条的记录就持这种观点:
米堆山,以形似米堆得名。在吴中区光福镇,西临太湖……东南余脉称鲤山,一称吕山,海拔46.6米……鲤山东南有孤立小丘舟山,因山形似舟而名。
从舟山东西两侧看,这座山倒确实有点像小舟。不过,形似小舟的山很多,为何只有包括这里的少数山体才取名“舟山”?所以这种说法依据也不是很充分。
根据这里有不少周姓居民可以推测,这里很可能是因为周姓最早聚居或最有影响,或者山头归周姓所有,小山和山下的村庄才得名为“周山”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姓氏陆续迁来,其他家族影响不断扩大,村名、山名再叫“周山”逐渐变得不合适,于是就改称“舟山”了。或者因为“周山”不如“舟山”那么形象、那么富有诗意,于是文人就将地名雅化为“舟山”。随着文人作品的推广,民间也就逐渐接受“舟山”这一写法了。
当然,上述说法只是笔者的个人推测。也许只有找到舟山周氏家谱或其他相关资料,才能将这一历史之谜真正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