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5肖老师讲课
小建中汤与桂枝加芍药汤,都是治“营卫+肝”之病。
不同之处,小建中汤用饴糖,甘草来缓肝,即“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桂枝加芍药是用芍药酸泻肝,与用乌梅类同。
感冒了,怎么腹痛?营卫不和影响肝了呗。
而用柴胡疏肝丸,四逆等疏肝不行,治不了肝,营卫表证未除。
所以半夏厚朴汤,用苏叶。
感冒了,胃哇哇呕吐,眼睛别盯着胃,要看表,表证是呕吐之本。
表先病,胃后病。
先病为本,后病为标。
遵五胜原则或内外五原则而治,都可以。
用桂枝汤解表,可治五脏之病,桂枝汤牛大了!
这就叫“善治者,治皮毛”,弃医理,玩方证对应,达不到此境界!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是表受邪,表之“出入废”,则内之肺的“升降化灭”而咳喘。
调营卫三大法,每一法都可以治五脏以及九窍之病。
1,调和营卫法应以变通为用,代表方桂枝汤,
2:宣通营卫法应以解表为先,代表方麻黄汤。
3,补益营卫法应以建中为本,代表方小建中汤。
怎么理解葛根芩连汤治下利?
有表证则表之“出入废”,于是内之“升降化灭”,解表治本,兼顾清热止利治标。
精解桂枝汤的作用机制是:
桂枝辛温发散,温通卫阳,可解卫分之邪:
芍药酸甘微寒,滋阴和营,能补营分之弱。
生姜辛温,佐桂枝发散风寒以解肌,大枣甘平,佐芍药滋补津液以养营;
炙甘草甘平之品,入通脾胃,和中州,甘草配桂枝辛甘合化为阳助卫气,甘草配芍药酸甘合化为阴以滋营。
营卫二气主要分布在人体的体表,在体表呈环周型运行,营卫二气不得单行,常相使相伴,共同防御外邪,保护五脏六腑。营卫二气共同点都是防御外邪之气。
由于胃是卫之根,脾是营之源,所以当营卫不足时要健脾胃。
认为只卫气防御外邪,是不妥的。
营卫为五脏六腑之使,五脏六腑为营卫之守。
即:营卫是受五脏六腑指使的,五脏六腑是受营卫守护的。
在病理上,在外的营卫不能固守,在内的脏腑就会出现各种病症,治疗应该发散邪气,使邪气从表而出,恢复营卫固守功能为主,则脏腑功能自然如常。
若明理,信手摘来皆妙药,丹皮配香附也可以调和营卫。
丹皮清肺,香附疏肝,调肝肺即是调营卫。
这是因为“卫主收敛通肺气,营主疏泄通肝气”
这我总用,有时不是特意开的,可是开完了一看,有丹皮与香附。
营卫不和标志性特征是什么?
脉兼缓脉,舌质暗,睡眠不好。
【小结】
一,从神机气立学说角度理解外感与内伤关系。
二,从营卫与脏腑关系角度理解外感与内伤关系。
营卫不和,意谓着气血不畅,舌质发暗
营卫不和,意谓着卫气运不利,不利则卫不入阴,人睡眠不好。
营卫不和,脉能正常吗?脉兼缓脉。
于是,我们从舌(舌暗),脉(兼缓),症(睡眠不好)三方面判断出营卫不和。
【干货】
1,《内经》用半夏汤化痰降胃治失眠。
2,卫不入阴则失眠。此二者有关系吗?
好象是没有,然而实质高度一致。
假如用半夏汤,人立卧,把失眠治好了。
那你说卫是否入阴了?
肯定入阴啦,否则还失眠,这证明胃之升降主卫气之运行。
于是我们来灵感了,调营卫治玩固性失眠,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半夏汤。
营卫与胃同调,并化痰,还收敛浮阳。
我用过桂枝汤合半夏汤治失眠,杠杠的好使!
用半夏汤不好使,原来是营卫不和太重了,用桂枝汤帮一下忙。
在中医里没有矛盾,表面看是互不相干,而实质全是互通。
要凭四诊实据而用,禁止照搬套用。
【干货】卫气在阴阳跷脉中升降,这在《内经》中讲的明确肯定。
我们现在论证了胃主卫气,又因为跷脉司腿运动,因此腿运动问题,要考虑胃。
理顺讲:胃主卫气,卫气在跷脉中运行,跷脉司腿运动,结论胃主腿运动。临床事实也证明了此结论。
胃里有痰,痰者胃则呕,患者有恶心,呃逆等症状
舌下静脉周围有淡黄色雾状物,应主痰。
现在应该明白《内经》治腿痿所言“独取阳明“。
把营卫研习透彻,可治许多疑难症!
1,表之出入废,则内之升降化灭。内之升降息,则表之出入孤危。
2,营卫为五脏六腑之使,五脏六腑为营卫之守。
即:营卫受五脏六腑指使,五脏六腑受营卫守护。
3,营行脉内,卫行脉外,相使相伴。营卫主要分布在体表,呈圆周型运行。
4,胃是卫之根,脾是营之源。胃与卫主降,营与脾主升。
脾胃与营卫相互影响,脾胃升降顺利则营卫升降顺利,营卫升降顺利则脾胃升降顺利。
桂枝汤调和营卫机制:
桂枝辛温发散,温通卫阳,可解卫分之邪;
芍药酸甘微寒,滋阴和营,能补营分之弱;
生姜辛温,佐桂枝发散风寒以解肌;
大枣甘平,佐芍药滋补津液以养营;
甘草是甘平之品,入通脾胃,和中州,甘草配桂枝味辛甘则合化为阳助卫气,甘草配芍药味酸甘则合化为阴以滋营阴。
诸药和用,共奏调和营卫之功。
《伤寒论》“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
烧针令其汗,是否伤心阳了?
不一定。
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说明营卫被堵,这是肯定的。
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说明内之心肾升降异常了,这也是肯定的。
注意,条文说: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而没说烧针令其“汗”,必发奔豚。
故此条文是讲营卫不和,影响了心肾之升降,症见奔豚。
因此,用桂枝汤调营卫,再加点桂枝疏肝气,并且强心,不唯独是强心降逆。
书上解此条文,注意力集中在汗伤心阳上,是不妥的!
我个人看,此条文之营卫不和,对肾影响大!
假如奔豚病因是“烧针令其汗”而伤心阳了,还用等到“核起而赤”吗?
当时即发奔豚。显然奔豚病因不是伤心阳,而是营卫不和。
将条文弄清楚了,我们又来灵感了。
原来营卫不和对肾有影响,故治肾病注意辨营卫,标志性特征我已经讲了,怎么调营卫?
加丹皮与香附调营卫,这我也讲了。
于是疑难病好于我们手中!
留个问题给各位思考,烧针扎何处令其汗了?
针灸玩的好,应该知道的,当知道针扎在何处了,运学经络学说,即知发奔豚之病因。
贴膏药祛表邪使营卫和而治五脏之病,您会外治癌症了。
例如,遗精,首先审是否营卫不和,其次考虑肾。
见舌质暗,睡眠不好,脉兼缓象,桂枝汤证,加再点收涩的龙骨牡蛎,即是桂枝龙骨牡蛎汤。
同理,桂枝加附子也是如此用,什么这个那个的,纸上谈兵,脱离人体客观实际,都扯淡的。
桂枝汤是调营卫的,各方都是由桂枝汤随病机演变而来之方,营卫不是根本问题,那根本问题是什么!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也是如此用,让人背方证,这倒底是让人学会,还是不让人学会?
一句话:邪犯表伤及营卫,营卫不和使脏腑病变,病本在营卫,当调营卫,用桂枝汤,兼顾治脏腑之标,加点药。
这样就弄出一大堆桂枝类方,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桂枝加附子汤等等……,不用死记硬背,看一下就可以了。
桂枝汤是一个攘外安内之方。由此看来,蒋介石懂点桂枝汤之道,不过他先安内,弄反了。
当2022的今日到来时,咱们要拥有气口九道脉法,成为善诊奇经八脉病者;
掌握伤寒论的营卫学说,成为“善诊者治皮毛”者;
掌握厥阴篇之主线,解厥阴病之病机,敲开治急病之门。
【治胃病绝活】
1,《伤寒论》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2,有的胃病怎么那么难治?
治病思路不对,病在视野之处。以前讲过肾精亏,精不化血,导致冲脉血海空,冲脉之气上冲,由于冲脉与胃经连接,所以使胃气上逆,当补肾精治本,兼顾降胃安冲,如此则胃病治好了。
3,今天再讲一个治胃病绝活,请看《伤寒论》条文,这是典型营卫不和,方剂也是用经典的桂枝汤。我不是要讲此条文,我要讲您忽视的地方。
注意看“干呕”,这是胃气上逆的定性症状,说明营卫不和影响了胃,是吧。
患者长期有营卫不和,则使胃长期不正常,胃岂能不病也!
用桂枝汤加半夏,这是治病基础,调和营卫并降胃逆。比如兼胃阴亏,加麦冬呗,等等……,此为随证加减。
读经典要反复读,其中一字千金,不可忽略。
这就要求治胃病,会辨肾精亏,会辨营卫不和之表证。如果不存在,另用他法。
如果您见谁治胃病开桂枝汤,我告诉您:遇见高人了,伤寒功夫深厚,拜他为师!
由于脏腑指挥营卫,所以营卫影响脏腑,导致脏腑之病,易治,
弄清楚主次,拟方开药,谁量多谁量小,心中自有尺度。
有的腹泻,解表逆流挽舟,是不是觉得医术了不起?当明白了脏腑与营卫关系后,非常简单。病机是营卫不和,影响了大肠。
这就是抄了六经辨证和脏腑辨证的后路,走捷径,这是中医最大特点,互相抄后路,化繁为简!
六经辨证抄了脏腑辨证的后,可是六经治表证的强项,又被脏腑辨证抄了后路,即营卫与脏腑关系。世间之事奇妙般的变换。
西医所谓的胃肠感冒,基本都是营卫不和的表证,二剂即愈,轻者服一次就好了。
中医里抄后路化繁为简现象,略举一二:
1,铃医用泻火圣神汤通治十二经之火,抄了脏腑辨证各脏腑火证的后路。
2,脏腑别通抄了表里经的后路。
3,六经辨证抄了脏腑辨证的后路。
4,营卫与脏腑关系,抄了六经辨证治表证强项的后路。
营卫不和,这是广义概念,具体而言,分为:
(1)营卫不足,用小建中汤,此方由桂枝汤变化而来,脾胃是营卫之源,营卫不足当建中补脾胃。
(2)营卫不和,用桂枝汤直接调营卫。
(3)营卫郁闭,用麻黄汤,宣通营卫。
如此一来,诸表证统于一个证之下,即营卫不和证,我们抓住了表证之本质,化繁为简。
六经皆有表证。其实呢,合则为一,分则为六。我们能合能分。
如此,我们不但抓住了表证之本质,并且学表证方剂,一学一大片。
桂枝加龙骨牡蛎,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加半夏汤,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桂枝汤,同理,麻黄类方,也是一学一大片。
各方之主症,我不说,你也知道了。
小建中汤是桂枝汤的变方,桂枝汤是调营卫的,这事不能忘了。走到天涯海,并讲英语,变了许多,依然是中国人。
《伤寒论》伤寒,阳脉涩,阴脉弦者,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
“腹中急痛”,怎么得的?伤寒了呗,营卫不和,导致的。应侧重调营卫不和,根据具体情况,桂枝汤基础上而治,即成了小建中汤。
调营卫不和,用桂枝汤的变法,万变不离其宗。
小建中汤,虽然是温中之方,但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在补营卫不足,如果只是温中,那用理中,四君子等方呗。
【干货】《伤寒论》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许多人见心脏病,不敢用麻黄,这是非常正确的“胆小”,而有些人,在麻黄上做文章,比如开盖煮,去沫,长时间煮等等,做法背道而驰。此条文讲的正是这事。
伤寒脉结代,乃是邪气阻滞而营卫涩少,没办法攻取邪气,中医有智慧,采取迂回包抄之策,缓攻取邪气,没有不服者,用炙甘草汤阴阳两补,益营卫,仅轻轻祛一点邪气。
现在患心脏病的人太多了,他们就不患外感病吗?
邪气照样犯他们皮毛,伤营卫,营卫不如,导致心脏病发作。
那在临床怎么用炙甘草汤如此少呢?学习浅尝则止了呗。
从这个意义上看,《伤寒论》是兵法之书,何止是医书。读不出其中治病的兵法策略,这没办法。
由于“营卫为轮,脏腑为轴”,外感中出现的各种脏腑病症,多数是营卫之轮先病而脏腑之轴后病,所以治疗的重点应该是调和营卫之轮而非调和脏腑之轴。
但是,这并不是说营卫之轮就比脏腑之轴重要,恰恰相反,脏腑之轴比营卫之轮更重要,脾胃为轴中之轴则是重中之重。
只是说在外感疾病出现脏腑病变之时,应该以调和营卫之轮为主,兼及脏腑之轴而己。
营卫不和,卫气入阴必然不顺利,人睡眠不可能好,没毕业的中医大学生,也能理解,此理不难懂。但是伤寒论上没有,然而又来自于伤寒论。
太阳中风证主要是感受风邪,风为阳邪,其性升发向外,同气相求则卫阳被风邪引动,浮盛于外,而逆其“降入”作用,此即是所谓的“卫强”。
卫阳主汗孔开合,由于卫阳外浮,不能降入于营,汗孔开而不能合,又加之风性疏泄,致使营阴升出太过,随着卫阳外浮从汗孔排泄而出,此即是所谓的“营弱”,于是太阳中风症状见脉浮缓,汗出,怕风。
水流湿,火就燥,这是在说什么?
是在说水流向同气的湿处,火烧向同气的燥处。风为阳邪,卫也是阳,风邪犯同气的卫。
阴虚生热,你说这个热向何处去?
其中之一是向同气的阳经处去,使阳经亢盛,阴虚而便秘就是的,大肠热盛。
阴虚所生之热,跑到阳经大肠,这你知道,好理解。而跑向阳经胆,阳经胃,也要知道,同理也!
热跑到胆,胆与心别通,人失眠。去掉胆热,好几天。过一段时间又失眠。
怎么治?降阳经之阳,升阴经之阴。明理之后,很好办,多退少补呗。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