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如:传统京剧结尾质疑

1949年以后,为了破除迷信,许多传统京剧中有关神鬼、星宿以及因果报应的情节都被删除。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人们觉悟大大提高,观众不会因戏曲中有鬼魂托梦、因果报应等情节便相信现实社会中真有神鬼。而社会上至今仍有一些愚昧无知者去烧香、修庙、求签、问卜,却未必是看了戏才受到的不良影响。
即如京戏中的《乌盆记》、《铡判官》,虽受到观众的欢迎,但有谁会相信'丁丁当当盆儿鬼'能伸冤告状,包拯本人真有'日断阳,夜断阴'的神通呢!何况《白蛇传》、《西游记》,一直以神话姿态展现于舞台,逃过了屡遭禁演的灾难;而像《李陵碑》、《洪羊洞》、《杨排风打青龙》以及《九龙山》杨延昭给岳飞托梦传授'撒手锏'等,都被'戏改'专家们用'断鹤续凫'的办法硬把剧情删改得牵强附会,长期以扭曲的形态存活了下来。

谭富英《李陵碑》舞台照
我则认为,《托兆》一折尽管不上杨七郎鬼魂,而杨令公父子却仍因亲人托梦而导致六郎回营打探,杨继业被困自尽,依旧离不开'天人感应'的思想背景。特别是'碰碑'一折原来的结尾,以苏武之神点化杨继业为过渡情节,终使这位忠臣勇将免遭被俘之厄而凛然殉国以全其节义,难道真比换上一位莫名其妙的'山中隐士'稀里糊涂地收去了杨继业的宝刀,并让他所牧之羊说死就死等等欠通手法和情节更为逊色么?如果那位所谓的'隐士'乃辽邦奸细,则又成为'长敌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败笔,杨继业是中了辽人圈套才死去的,岂不更加弄巧成拙?尤其不应删去的,是杨继业碰碑之后,应上辽将韩延寿。他一面安置令公尸,一面通报辽邦上级,这才与另一出戏孟良盗骨的剧情相呼应。如后面接演《调寇》,更不存在观众起堂收不住场的问题。我们如果真想'振兴京剧',为什么不在这方面认真思考一下呢?

从而我联想到全部《清风亭》的结尾。此戏最后一折是'雷殛张继保',故原名《天雷报》。盖张继保因忘恩负义而不认养父母,逼使两位老人自尽,天理难容乃终遭雷殛死去。这个故事流传已久,清代学者焦循在其著作中便曾著录。半个世纪以来,为了破除迷信竟免张继保一死,看去像是'科学'了,却起到'灭天理,存人欲'的反作用,使观众心态反倒失去平衡。这里我想说明的是,'雷殛'一场,小生扮张继保应摘掉乌纱剥去袍服,头顶甩发,身穿红褶子(象征他是罪人,与陈世美被铡前扮相一样),跪在舞台中央,手托二百铜钱而死。中间还有小小噱头,即地保看到两贯铜钱,想伸手拿来据为已有;此时检场人在紧要当日洒出一道火光,说明钱上有电(这才是真正合乎科学呢)!于是地保叹道'不义之财,我也别要了!'这样处理方式,编剧人警世之意跃然观众眼前。这样收尾,岂不比让张继保心安理得打道回府更'有戏'么?现在不少戏都恢复'鬼魂'出场,难道就不能让张继保'死'一回么!

王又宸之《天雷报》 
附带说一句。程砚秋当年演出《荒山泪》,全剧结尾时是有虎形出场的(第一场以虎形'吊场',首尾正相呼应)。两个公差一见,忙用公文遮拦,掩蔽身体。老虎见了公文,用鼻子嗅了嗅,竟夹着尾巴逃去,然后两名公差点明题旨,下场结束。这正是编剧人把'苛政猛于虎'的道理做了形象化的处理,虽有悖实情却隐含深意。此一结尾已被删去多年,我常引为遗憾。最近听说张火丁在北京上演此戏,终于恢复了程先生当年演出本之旧,使结尾有了'戏',我认为这是值得'表而出之'的。 
2003年岁次癸未立秋沪上作
(《吴小如戏曲随笔集》补编)

(0)

相关推荐

  • 【秦人说戏】秦腔谚语连载(二)

    乾州佳辉(张佳辉)整理   乾州蕞娃(刘立军)注解 6.魏甲合功夫硬,<时迁偷鸡><斩韩信>. 魏甲合:(1894-1976)西府秦腔演员,工须生兼净角.艺名魏明山,陕西宝鸡人 ...

  • 吴小如和马连良

    吴小如先生是我极尊敬的一位学者,近读小如先生的学生谷曙光收集.编注的五卷本的<吴小如戏曲文集全编>(山东文艺出版社,2020年12月版),其中囊括了小如先生关于中国戏曲的全部论述,感触颇深 ...

  • 独家专访|赵珩先生谈文人与戏

    时逢中秋,有幸拜访赵珩先生.赵先生在他的彀外堂接待了我们,赵先生的彀外书屋装饰典雅,一面书柜藏书甚多,墙上书画.架上陈设都透露出浓厚的文人气息.赵先生精神矍铄,和蔼健谈,为我们详述了文人与戏曲的奇妙缘 ...

  • 谷曙光|凿破鸿蒙自成家:写在《吴小如戏曲文集全编》出版时

    吴小如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文︱谷曙光 一 我侧身坐在老师北大中关园的书房里,怯怯地向他禀告,正在编<吴小如戏曲文集全编>,而且是"上穷碧落下黄泉",努力想把他从早期到晚 ...

  • 吴小如:京剧的节奏是否缓慢?

    最近听到一种理论,认为不少人之所以不爱看京戏,是由于它在表演上节奏缓慢.比如演员一个唱段动辄十来分钟,一场起霸"慢腾腾地"也要十分钟左右.有些表演细节(如<拾玉镯>.& ...

  • 和宝堂、吴小如关于京剧流派的争鸣

    和宝堂 流派的束缚 京剧舞台上梅.尚.程.荀.余.言.高.马等等名家争雄,流派纷呈.形成了一段鼎盛春秋,也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艺术遗产.然而如何认识.继承.发展流派艺术,使京剧振兴起来,已经引起了人们越 ...

  • 吴小如谈京剧:为什么今天的所谓马派传人,不管怎么学也学不像?

    几年前写过一篇<说马派>,该说的大抵已说过.而马先生的哲嗣崇仁同志却谆谆嘱我再写一篇,只好如命.实则意尽辞穷,并无真知灼见,所以换了一个角度,从怎样学习马派艺术来探讨一下如何继承和发展京剧 ...

  • 吴小如:京剧表演艺术的几条规律

    长按二维码,即可购买 梅兰芳.王少亭.杨盛春<龙凤呈祥> 很多中.青年观众曾向我提出这样的问题:"怎样才能欣赏京剧? "我不想从生.旦.净.丑或唱.念.做.打讲起,那样 ...

  • 吴小如:京剧老生流派综说之《说言派》

    言菊朋是票友出身,因醉心谭鑫培的表演艺术,遂毕生献身给戏曲事业.言氏最初向陈彦衡 问业,演唱时并由陈氏操琴:后来更向钱金福.王长林.溥西园等请教,成为谭派传人之一.中 年以后,嗓音发生变化,乃在谭派唱 ...

  • 吴小如:怎样才能欣赏京剧?舞台上一定不能搞“人海战术”

    很多中青年观众曾向我提出这样的问题:"怎样才能欣赏京剧?"我不想从生.旦.净.丑或唱.念.做.打讲起,那样看似专门,实嫌枯燥,没有看过多少戏的即缺乏具体感性知识的中青年朋友依旧会感 ...

  • 吴小如:在京剧大师马连良艺术百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类似这样的活动我多年都不参加了,因为对京剧现状,我的看法很悲观,说一句极而言之很难听的话,京戏"没戏"了.但是纪念马先生艺术百年,开这样一个座谈会.还是很有意义的事儿,说马派是怎么 ...

  • 凄美!京剧名旦荀慧生与吴小霞的绝世之恋

    点击蓝色字体京剧艺术一键关注 电视连续剧<荀慧生>剧照 2011年10月,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一顶民国时期的水钻旦角头面引起围观,特别是水钻上的那支凤钗,形状优美,雪白光亮,格外引人注目 ...

  • 吴小如:关于京剧的“味”

    <早安京剧>系列公众号,全天候陪您赏玩京剧-- 关于京剧的"味",一些学程的朋友把程派学过了,本像"一杯茉莉茶一样清香"的程派唱腔唱得像果汁,甚至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