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苓散到底是不是一个利水剂?
今天讲一下传统经方五苓散在临床上应该如何运用。
在很多人看来,五苓散是一个利水的方剂,但实则不然。
在《伤寒》和《金匮》中,用五苓散有11证。除痰饮篇一证原文未提及口渴外,其余10证都以口渴、脉浮、小便不利为辨证要点。
并且五苓散证多在大汗之后、包括药物发汗及病程中自然出汗、吐泻、或药物泻下等情况下发病,临床上以口渴、小便不利为主的临床表现。
那么这是不是提示五苓散证的发生,可能与体液流失的病理变化有关呢?
五苓散证中,有“水逆”吐泻、吐涎沫、脐下悸动、心下痞等反映脾的运化障碍、水饮停聚的证侯表现。而且五苓散原方做散剂服用,要求服药后要“多饮暖水”,本意在于一方面为了克服因胃肠蓄水所造成的吸收困难,一方面为了补充损失的体液。
而且明确指出服药后“汗出”为判断病情好转的指征,并不是以“小便利”为病愈的标准,由此可以看出五苓散与一般的利水剂在功效上是不同的。
第二点是概念上的混淆,把五苓散证以“膀胧蓄水”来解释,认为是由于太阳病循经入里,膀胧气化不利所致。
这完全是牵强附会的理解,把六经辩证与十二经辩证混淆到一起,牵强地把太阳病与膀胱腑联系在一起所造成的一种误解,实际上五苓散证根本不关乎膀胱。
五苓散虽然有11证,但理解起来并不复杂,主要从两方面来看:
第一、五苓散证发生在病人大量出汗、呕吐、腹泻之后,大家想一想,此时是不是身体处于脱水状态,就是一下子身体里的水大量流失了。这种脱水用现代医学来说,属于高渗性脱水,体内水分流失比钠更多。
临床上来看、很多小孩子会有这种五苓散证,比如小儿单纯性及中毒性消化不良、急性小肠性腹泻、小儿假性霍乱,以及其它原因所致的吐泻时,此时身体里的水分迅速流失,那么人的本能就是要抓紧喝水、补充体内缺少的水分,所以患者会表现出口渴;
由于身体已经处于脱水状态,那么为了进一步减少水液的流失,出汗和小便的量都会少,此时的小便不利是为了保水,这也是为什么五苓散证把“汗出”作为好转的指征,当然服用之后,小便的量也会增加,但比出汗要来的慢。
体内处于缺水状态下,人会变得烦躁,如果重度脱水,会出现狂躁、幻觉、胡言乱语、以及陷入昏迷状态,临床上见的多是以烦躁为主。
另外身体处于脱水状态下,患者的皮肤会变得干燥粗糙、没有弹性,这也是五苓散证的一个重要指征,但现在往往被忽略。
五苓散证的另一个指征是水逆,患者非常口渴,但喝水之后会反上来,这是因为胃里的水是满的,但胃肠蠕动功能差,胃和小肠也无法完成水分的吸收,用中医的话说就是脾的运化功能出了问题,虽然身体处于脱水状态,但脾却无法运化水液。
五苓散通过恢复脾的运化功能,让胃和小肠正常吸收水分,水分进入到血液之后,再通过肺和心脏把水分输送到全身,身体的脱水状态就能得到恢复,出汗和小便自然能正常。
正常人身体水分是平衡的,所以服用五苓散并不会增加小便的量,只有五苓散证的人服用之后尿量会增加。这也是不能把五苓散当成利水剂的一个原因。
来看一个医案,患者6岁,男,急性肠炎发作,泻水样大便数十次,并伴有高烧,高烧退去后,出现烦躁、不盖被子、口渴,水入即反吐,小便量少。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五苓散证,由于肠炎导致身体迅速脱水,同时胃和小肠无法吸收水分,水无法进入到血液里,这里五苓散起到的就是恢复脾对水分的吸收转运功能。
这下再看五苓散证就很清晰了,患者发病前有大量出汗、腹泻的脱水经历,之后出现口渴、无汗、小便量少、烦躁、皮肤干燥无弹性这一系列症状,就可以断定为五苓散证。
水逆,也就是喝水之后往上返,并不是一个必备症状,如果兼有上面的四个症状,才可以用五苓散。
明天继续讲五苓散证,这种五苓散证辩证会更复杂,是由于身体脏腑组织发生病变,导致的局部蓄水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