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哈佛宣战!硅谷创投大师鼓励天才青年「辍学创业」
Paypal创办人、矽谷创投大师Peter Thiel认为高等教育逐渐泡沫化,许多青年为求学负债、错失创业良机,2011年他成立Thiel Fellowship,每年奖助有志创业的青年每人十万美元,并提供企业导师与人脉资源,条件是必须辍学!究竟Thiel Fellowship是如何挑战名校文凭并冲击传统教育?
创新心法:
长春藤高材生愿意辍学创新,因为体会到「机会成本」。面临抉择时可思考:如果选A,那么B会给我产生多大的代价。
本文三大重点:1. Thiel Fellowship:有些好点子是不能等的。2.机会成本庞大,为何人才仍选择放手一搏?3.创新教育改革还是误导人的慈善事业?
1. Thiel Fellowship:有些好点子是不能等的
(图片撷取:Wikimedia)
图说:Peter Thiel
在成立Thiel Fellowship前,Peter Thiel早已是硅谷名人,除了创办Paypal,更是Facebook、LinkedIn草创时期的天使投资人。在科技圈多数人表态反对川普时,他却高调力挺川普、作为川普的「科技伙伴」,由此便可见Peter Thiel在硅谷独树一格的作风。
2010年Peter Thiel以「有些好点子、好人才是不能等的」(Some ideas just can't wait.)为宗旨提出Thiel Fellowship概念,他认为当今高等教育价格飙涨,许多菁英人才为了一纸文凭贷款负债,真正所学却和学费不成正比,且传统教育往往钳制创意思想、阻碍年轻人挑战创业;求学累积的负债压力更让学生毕业后不敢冒险,最终只能放弃抱负、恪守一份中规中矩的工作。
(图片撷取:Thiel Fellowship官网)
Peter Thiel认为二十岁以前,年轻人尚未筑债高台,较敢于冒险、创新,辍学创业的成功案例更有贾伯斯、比尔盖茨、扎克伯格等,因此他成立Thiel Fellowship,让有潜力的青年能有读大学以外的选择,给予他们业界资源和人脉社群,除了专家及企业导师指导,更定期安排工作坊,让获奖人边做边学,实践心中能「造福人类、社会的突破创新」。
Thiel Fellowship成立第一年,收到了四百多份申请.当中共有24人获奖。这些获奖人能够获得十万美元奖学金,并参与为期两年的奖助培训,唯一的条件是获奖人必须辍学才能加入这个不可思议的圆梦计画。
2.机会成本庞大,为何人才仍选择放手一搏?
(图片来源:Pixabay)
Thiel Fellowship的运作模式和理念引起社会哗然,许多专家、学者和父母认为这是在怂恿学生辍学,在去年六千多位申请者中,高达七成五是已录取哈佛、耶鲁、斯坦福等名校的高材生,这些获奖人若加入Thiel Fellowship,必须放弃名校光环、家人期许和校园同侪,究竟是什么魔力,让顶尖人才即便面对如此庞大的机会成本,仍渴望加入Thiel Fellowship?
今年26岁的Paul Gu,是硅谷金融借贷新创公司Upstart创办人之一。作为华裔移民,常春藤教育似乎是美国梦的一部分,2011年他决定自耶鲁辍学加入Thiel Fellowship,当时他的父母非常反对,但他却直言在大学这条安稳的跑道上,自我成长相当有限,因此即便知道创业成功的机会不高,仍选择挑战。
事实上Paul Gu原先以电子商务为创业目标,因缘际会下透过Thiel Fellowship社群人脉认识了Google高层,进而合伙创办Upstart。如今Upstart稳定成长,并成功获得Google Ventures、Khosla Venture等创投投资,回忆起这段心路历程,Paul Gu认为Thiel Fellowship确实提供了念大学以外的方案,但若选择加入就要放手一搏、加倍努力。
天才少女Eden Full Goh十岁时发现自己对太阳能科技的热衷与天分,甚至透过书本自学组装太阳能车,她高中时的科展作品SunSaluter──一组能提升太阳能发电量30%的简易装置,不仅获奖无数,更让她进入普林斯顿大学。2011年,十九岁的Eden被富比士列为「三十岁以下菁英」(Forbes 30 under 30 list),同年她决定自普林斯顿辍学加入Thiel Fellowship。
(图片撷取:SunSaluter官网)
图说:SunSaluter太阳能装置。
Eden表示自己能预见SunSaluter为百万开发中国家人民服务、提升能源永续效率,然而大学僵化的体制和必修课却无济于事,为了专心发展SunSaluter事业,她选择离开大学。在经过多年努力后,SunSaluter现在已成为国际社会企业,拥有成熟稳定的团队组织,并在印度、马拉威等16个国家从事能源服务,正是Peter Thiel所谓能「造福人类的创新事业」。
另一位获奖人Jesse Leimgruber,现为新创数码市场公司NeoReach执行长,NeoReach专为大品牌设计行销方案,其客户包括Amazon、微软、美国大型零售公司沃尔玛(Walmart)。他认为Thiel Fellowship落实了「让创业经验取代学历」的宗旨,这段经验会让你的履历更亮眼,因此就算辍学的机会成本高,天才怪胎们仍蜂拥而至的申请。
Jesse Leimgruber提到「奖学金和创业资金固然有帮助,但真正不可取代的是Thiel Fellowship的人脉资源」,除了藉由Peter Thiel的名声打开通往矽谷之门,这里的企业导师和获奖人同侪更形成一个强大的社群,他们是你的朋友、顾问、甚至是未来的投资人,这样的人脉是在斯坦福、MIT或任何校园内无法获得的。
(图片来源:Thiel Fellowship FAQ)
Jesse Leimgruber表示,还是有很多人会问获奖人们辍学的事,或是如果创业不成功会不会回去念大学?事实上这些获奖人都明白,他们随时可以回到校园,但回到大学意味着放弃在Thiel Fellowship逐步建立的人脉和累积的经验,Jesse Leimgruber说他知道现正着手的事业可能不如预期发展,或将来某天公司经营失败,然而任何失败都不会导向回归大学,而是激发出下一次创新,多亏Thiel Fellowship的环境和资源,每一次冒险和挑战都能如虎添翼。
3.创新教育改革还是误导人的慈善事业?
综观获奖人的心得和经验,Thiel Fellowship似乎是新世代的教育改革,然而许多学术专家却不这么认为。
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家Shamus Khan称Thiel Fellowship是个过度自我为中心的改革项目;哈佛大学前校长Larry Summers也曾在一场公开会议中表示「Peter Thiel用这个误导人的慈善事业贿赂高材生辍学」。虽然比尔盖茨、马克扎克伯格等辍学创业成功,但他们终究是少数非凡优秀的人,倘若越来越多能力足以进入高等学府的学生被Thiel Fellowship吸引而放弃学业,对这个社会而言将是场悲剧。
面对这些质疑和抨击,Peter Thiel表示Thiel Fellowship从未宣称所有学生都该辍学创业,而是召集特定某一群「被传统教育制约创意」的年轻人,让他们跳脱世俗对于进入名校的期待,在业界资源和社群的协助下发挥潜力,为社会带来突破性发展。此外,Peter Thiel也希望这项计画能迫使大众重新思考大学教育的意义,并非所有人都需要这纸文凭。
虽然Thiel Fellowship目前仍被视为菁英神话,但不可否认这场天才教育革命已逐渐发挥影响力。成立六年来Thiel Fellowship培育出许多出色的创业家,证明除了念大学外存在其他育成的可能,此举激励了许多有志创业的青年;对一般大众Thiel Fellowship则揭示了批判和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在成长的过程中必须认清最适合自己的环境,不管是遵循主流价值或逆势成长,都要有勇气为梦想奋斗挑战。
看完文章,大家有什么想法?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