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其中的伯仁是谁,又为何被杀?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我们应该都听说过这句话,但却不一定了解其中典故。
对此,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伯仁是谁?他又为何被杀呢?
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两个疑问,一起来回顾下这个发生在东晋初年的故事。
话说“八王之乱”发生后,晋室正统皇权可谓江河日下,而出身旁系的琅琊王司马睿则在“琅琊王氏”——王导和王敦等人的辅佐之下,艰难地在江南地区建立了一个小朝廷,历史上称之为“东晋”。司马睿当上皇帝以后,因功封王导为丞相,负责掌管朝政,王敦则担任大将军,负责军务。“琅琊王氏”和司马氏共同撑起了这个偏安的“东晋”小朝廷,时人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
细心的人会发现,“王与马”中“王”排在了“马”的前面,也就是说“琅琊王氏”的权力实际上还超过了司马氏的皇权,这传达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信号——司马睿虽然身为一个开国之君,但其真实掌握的权力却是非常有限的,甚至还有人曾感叹说,晋元帝司马睿是史上最为弱势的开国皇帝。
大权旁落而皇权衰微,司马睿当然是不甘心的,当然这也可能只是他的权宜之计。果然,等司马睿逐渐坐稳了皇帝的位置,便开始向“琅琊王氏”——王导和王敦等人下手,他先是慢慢冷落丞相王导,然后又起用自己的心腹——刘隗、刁协、戴渊等人并赋予实权,试图压制王氏权势。
对于司马睿的举动,大家心知肚明,身为文臣的王导倒也因此落了个清闲,但时任征南大将军——以重兵镇守武汉的王敦却对此不太买账。随着司马睿的“动作”越来越大,坐不住了的王敦便索性以“讨伐奸臣”为名发兵进攻东晋的都城建康(今南京)。
王敦此举,无异于乱臣贼子,同时也将身在京城的王导等人推到了最危险的境地。刘隗也建议晋元帝诛杀留在京城中的琅邪王氏族人,闻讯的丞相王导慌忙率领宗族二十余人跪在皇宫之外请罪,司马睿对此一度犹豫不决。
就在这时,故事的主角“伯仁”出场了,他便是东晋名臣周顗(yǐ),“伯仁”正是他的字。周顗和王导王敦等人均是故交,他们曾在晋室衣冠南渡之后一起饮酒感慨,上演了一出著名的“新亭对泣”。
另外,周顗这个人还有一个很不好的嗜好,那就是喜欢喝酒,而且一喝就要喝到爽喝到醉,所以经常耽误正事。他在担任东晋王朝的仆射(相当于宰相)之时,因为时常饮酒而导致清醒的时候不多,所以人们也称之为“三日仆射”。
就在王导领着一大家子人跪在皇宫外面的时候,受到皇帝征召的周顗正要进宫议事。王导看到周顗,就像看到了救星一样哀求道:“伯仁,我一家几百口的性命就托付给你了!”不过周顗看都没看他一眼就进宫了。
见到晋元帝以后,周顗进言说王导绝对是一个忠君爱国的人,王敦造反之事和他没有关系,绝不可错杀忠良。晋元帝不但采纳了周顗的建议,还特意留下周顗一起喝酒,直到喝多了才放他回去。
这时王导等人还跪在那里谢罪,看到周顗出来,王导又去喊他的名字,不过喝多了的周顗依旧没有搭理他,而且嘴里还冒着酒气说道:“如今杀了这帮贼子,便可换个大官当当!”据历史记载,周顗回到家后又上书朝廷,坚持说王导不可杀。
如此看来,王导的两次求救,周顗都没有搭理,而且第二次还弄得好像要落井下石似的,这难免会引起王导等人的怨恨。
后来,王敦大军顺利攻下了建康,司马睿被彻底架空。踌躇满志的王敦找来王导问道:“周顗这么有名望的人,担任三司的职位,应该没什么问题吧?”王导对此不吱声。王敦又问:“就算不能位列三司,好歹也能当个仆射吧?”王导依旧不吱声。王敦最后只得叹了口气说道:“如果不用他,那就杀掉他算了!”王导还是表示沉默。
不久,周顗果然被王敦杀害。
再后来,王敦之乱被平定,王导在整理中书省文件时,才发现周顗当时为营救自己所写的奏折,其中言辞恳切,让人动容,只是当时没有在自己面前表现出来而已!
王导拿着这封奏折,想起自己当初不负责任的沉默,一次次错失了挽救恩人的机会,一种强烈的负罪感涌上了心头。回到家后,他泪流满面地对自己的儿子们说:“吾虽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
只可惜人死不能复生,周顗已随黄鹤去,徒留伯仁在人间。
参考资料:《晋书》、《资治通鉴》
更多魏晋历史故事:

钟会灭蜀后必定会反?其实这三个人早有预料,难怪司马昭留了一手

魏灭蜀之战,姜维钟会邓艾等都有出色表现,不料最后却被此人团灭

此人奉命杀死皇帝,却反被当成替罪羊,逃上屋顶被射杀后遗臭万年

风华江左第一名士谢混的故事:“清华大学”校名起源于他的一首诗

西晋女诗人左棻:有趣的灵魂和娇媚的容颜到底是不可兼得


(0)

相关推荐